养生变成“养生意”多数“不正规”(组图)

2022-10-17 13:10:10 论坛: 动态 作者:丁舒诚

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到二三线城市再到各个县城,不分年龄层,人们对美丽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普遍。这给美容养生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美容养生机构散落街头,或隐匿于小区小院落,或挂牌在商场超市,或生活在大型商场,可谓遍地开花。

在广州一家中小券商工作的文文(化名)告诉21新健康记者:“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平均每季度在这方面的花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我碰到卫生院白领过来消费的,很少。”

经络理疗、拔罐刮痧、面部护理已成为都市人保持健康的必备品。

但大多数美容和健康机构并不是“非正式的”。近日,21新健康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附近的7家社区美容养生中心,发现其中只有2家有营业执照,1家有健康证。至于执照齐全的店家,没有一家。这些店的服务范围可谓保万象,从美容、线雕到修脚、按摩到丰胸、打耳洞应有尽有。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美容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类。普通美容院的经营范围仅限于生活美容领域,即护肤、修眉、足浴等项目。

医学美容是指通过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和其他创伤性或侵入性医疗技术对人的容貌或其他部位进行修复和改造,包括隆胸、纹眉、穿耳等项目。这就要求经营者在从事纹眉、纹唇、穿耳等穿刺服务时,必须具有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机构必须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01

医疗保健成“配套业务”,大多“不规范”

在广州市越秀区五羊村附近的一家中医美容养生会所,店员向21名新健康记者详细介绍了近期的活动情况,其中包括6次380元的自选项目。

当记者问到做这些项目的人是否专业时,该负责人回应道:“我们这里都是‘老手’,做的时间长,经验丰富,方法你放心。 " 有2800元、6800元和9800元。收费越高,折扣越高。

不过,这家店没有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场工作人员也没有佩戴写有姓名、职务、职称的标牌。

对此,该负责人告诉21新健康记者,“我们只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不需要办理任何医疗相关的许可证。”

但是,卫生部已经规定:

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标准实施的中医推拿、刮痧、拔罐等项目被认定为医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进行,不得在医疗机构内进行。 ——医疗机构不得开展。

非医疗机构从事推拿、推拿、刮痧、拔罐等活动的,应当取得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人员资格证明;积极在营业场所张贴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和工作经历;名称和项目介绍不得使用“中药”、“医疗”、“治疗”等医学术语和病名,不得宣传治疗效果。

据记者观察,该店的按摩师均未佩戴写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标牌。按摩师向21新健康记者解释说,“如果想进一些比较大、比较正规的美容院,需要持相关资质证书;但如果是这种街边小店,要求就不会这么多了。”严格,只要有技能。已经。”

21日新健康记者以想加盟的名义向该店负责人询问。对方表示零基础如何开美容院,如果开店的话,大概需要30万到40万,再加上装修成本、员工工资和各种设备的费用。“现在做这个的人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没那么容易,只能打价格战,跟附近的店比起来,我们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 谈到业务,该负责人向记者补充道。,“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店面成本一直很高,除了人工成本,去年也没赚多少钱,今年相对好一些。”

“要多久才能盈利?” 记者问道。

“短期内很难盈利,需要积累客户,基本上需要三年时间才能盈利。”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美容院很大一部分是大型医美机构的渠道商,为大型机构带来客流获取利润,还有一些美容院押注医美等大项目,希望一夜暴富。然而,随着医美市场的发展,大型医美机构从互联网APP中发现的淘金机会多于实体店。因此,身体健康店也开始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02

卫生令人担忧,美容和健康计划的界限变得模糊

如果说大城市的美容保健院大多不规范、牌照不齐全,那么乡镇的美容院就更担心基本的卫生问题。

21新健康记者来到粤西一家乡镇美容院,看到店里坐着四五个服务人员,外面挂着蓝色毛巾,里面是一间小客厅。这里主要按摩,价格从60到300元不等,视具体套餐而定,一次按摩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一般在这种美容院,60元是最普通的服务,只按摩半身不加其他药物,如果需要加精油按摩全身,价格100多元,整全身按摩需要脱掉顾客的衣服,换成一次性裤子,店员表示“不同种类的精油效果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美容保健中心,不需要购买任何设备或工具。他们被称为美容保健,只提供按摩服务。在监管不严的地区,此类美容美发店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而在监管不力的地区,此类美容美发店大多无证无照。

绝大多数来这些地方的人,只是为了寻求身心的放松,不关心卫生问题,更不用说按摩技师的资质了。他们更关心价格。与聚集在商场里的大型美容养生馆相比,这些小店的服务消费更便宜,但卫生问题却令人担忧。

为了省钱,这些美容养生中心一般都没有专门的消毒仪器和工具。根据卫生标准,美容院使用的毛巾、美容服、床单等必须经常消毒,仅用水清洗是不能达到要求的。然而,这些美容院里未经消毒的毛巾等用品每天仍照常使用,卫生条件极差。

一些比较“高端”的美容院,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不菲。在广州越秀区一家美容养生中心,一位负责人向21名新健康记者推荐了一款胸部按摩套餐,3980元可按摩十次,赠送三件功能性文胸。成长等等都是有帮助的。

至于胸部按摩,相关专家已经表示,按摩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更不用说依靠三无组织机构和民间偏方,相信医生为王。

03

合同治疗是骗局还是赚钱的把戏?

美团点评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指出,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超万亿元,城镇居民平均每年在健康养生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健康。造就这个万亿级数字的不仅仅是保健品,还有美容保健行业的“神奇”盈利方式。

21新健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了多家美容养生中心,称如果无效可以报名治疗并退款。

如上图所示,这个隐藏在住宅楼二楼的美容养生中心可以做身体和面部护理。它的主要项目是卵巢护理等。据说它使用了一种结合了几十种中药的产品。在此过程中,只需坐在仪器上并蒸汽即可。这里的员工表示,疗程多少,是否需要其他产品辅助,主要看个人情况,但基本上一个疗程是不可避免的。

当记者询问这种调理方法是否有效时,老板自信地回答:“当然有效,你怎么敢报名治疗?”

事实上,有专家指出,这种承包治疗方式涉及欺诈和欺骗,只是商家或医院用来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手段,但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合法的。消费者应谨慎对待这种承包治疗的说法,有几点需要注意:

1. 合同处理,无效退款。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归纳性,让消费者觉得待遇有保障,于是投身其中,但商家也不会亏本做生意,往往会要求消费者先交定金。签订合同后,他们需要遵循治疗过程。稍有不慎零基础如何开美容院,很容易被对方抓住,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2、商家先让消费者签订合同,然后在治疗过程中添加其他产品。如果一个疗程后没有效果,他们会说服他们再买一个疗程。

在这些地方治疗,如果需要吃药,一定要查验自己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要轻易尝试对方推荐的产品。

21新健康记者联系美容院进行卵巢护理和熏蒸,一次约300元,一个疗程需要20次,也就是6000元。这种蒸法确实可以缓解疲劳,但真的能对妇科问题起到治疗作用吗?

此外,这些美容养生中心在产品销售模式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记者了解到,下图中的雪莲滋补贴,市面上售价9元左右,30贴270左右,但在这里买要近600元,还有100贴一盒,200贴一盒。贴一盒规格 雪莲滋养贴。据说200贴是一个疗程,这个产品一个疗程就要花费近2000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也有消费者对21新健康记者表示,保健中心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甚至偶尔出现保健中心开卡后带钱消失的情况。

“小泡泡一年1000多,用仪器美容2000多,只能做15次。去的时候可以开卡,每次不花几千,你不会停下来。” 一位美容院消费者对21日新健康记者的评论说。

我国养生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多为彝族、儒、道、医、武、佛等各学府的附庸。传统养生一直处于无名无知的松散发展状态。

1950年代,以刘桂珍为代表的气功保健工作者,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广气功保健,掀起了第一次气功保健热,使气功保健和保健深入人心。人民的心。70年代末到21世纪,社会上形成了第二次气功养生热。但就目前而言,繁荣已经消退。

与此同时,中医养生保健也逐渐升温。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的传统养生、气功、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行业都处于有技能而不学、技能大于学、劣币驱动的发展阶段。出好钱。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处于监管盲区。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卫计委主要管理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院和单位,无权对非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进行执法处罚;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主体资格审查、商业行为准则、消费者纠纷调查处理等工作。,难以有效监督其经营项目的专业性;虽然馆内的保健品和药品都在食药监部门的监管之下,但并不是所有的保健中心都出售药品。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控制它,但实际上没有人可以真正控制它。

更多资讯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