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在家附近消费63万余元,否认存在诱导消费!

2022-10-19 20:10:48 论坛: 动态 作者:傅怡君

正文 | 和子

“老爷子不仅花光了夫妻俩的退休积蓄,还欠美容院几万块钱。” 近日,梁锦洲女士向记者爆料称,她80岁的母亲4个月就在家附近开了一家美容院。消费超过63万元,购买了65套盒子。梁女士认为老人被美容院诱导消费,要求美容院退回未使用的产品和不合理的收费。涉事美容院工作人员否认有诱导消费,称老人主要消费是购买按摩理疗所需的套装,每套价格不一。经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轮调解,美容院表示只能退200,

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仍在调解中共享美容院拉股东骗局,尚需进一步调查,确定涉案美容院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然而,正如她的女儿梁女士所说,老人一生节俭,孩子舍不得穿好衣服。他们4个月花60万多,买了一堆不懂的理疗服务。难以接受。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类似的“医疗骗局”。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老年人腰酸腿痛是难免的。他们有健康的愿望,每天都需要养生,这也是人的本性。如果有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获利共享美容院拉股东骗局,这将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然而,抛开所谓的健康福利不谈,现实中有些机构没有职业道德,干脆把老人当提款机,千方百计地欺骗老人。这种行为令人发指。

这位锦州80岁老妇的经历,很有代表性。首先,美容院的这些消费项目似乎并不透明,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四个多月的时间,为老人开箱65套,达63万套。不过,商家并没有提供消费单据或发票,只提供了手写的消费记录,上面数着老人的名字。下框的使用次数,“其实老爷子自己也不知道用什么框”……这些操作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其次,老人还说,“我前几次去银行取钱,都是由美容院的工作人员陪同的。” 如果情况属实,这种明显改变的服务超出了底线,超出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正常关系。购买的产品也被怀疑定价过高。美容院以1万多元的价格向老人出售一套盒子,但同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仅为90至300元。

钱花的不清楚,但疗效如何?可能根本看不到。涉事的美容院卖给老人的1万美元套装,其实是按摩疗法中使用的精油和药油。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这种按摩疗法并非完全无效。颈腰椎病、肌肉拉伤、关节炎等很多疾病,确实可以通过规范的康复治疗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根据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理疗应该去正规医院的康复理疗科或康复中心。非法美容院“骗钱致死”的按摩乱象早已触底多次。

其实不只是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骗局,乱收费、不透明价格、乱标准……很多美容院就是靠这些套路打擦边球,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别说老人了,年轻人受骗的案例也不少。

遗憾的是,一旦遇到类似的骗局,消费者将面临维权成本高、无法追回钱款等诸多困难。比如锦州老人,被“骗”了毕生积蓄,大家都觉得不合理,但要依法追究美容院的责任,恐怕很难。从法律上讲,老年人是完全有能力的人,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消费行为;但从实际来看,很多老人认知能力有限,没有辨别骗局的能力,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无力反击。力量。一些不合情理的医疗机构利用了这个漏洞。

近年来,司法机关打击老年保健骗局的力度和社会各方面的宣传力度都不弱。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直接针对人性弱点的骗局是防不胜防的。所以,除了司法打压之外,要想治愈这种现象,最好还是堵住。社会要正视老年人的保健需求,鼓励更多正规、优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市场,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起到“良钱驱逐劣币”的作用。钱”。加强美容院等机构监管,形成行业标准,改变行业乱象。如今,

我们身边的这些老人,手中的一点点积蓄,都是勤俭持家一辈子的。“墨道桑晚,天上乌云密布”,他们值得过上体面幸福的晚年,不能让他们成为骗子的提款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