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美容院高额高额消费母亲称并非出于自愿(图)
住在通州的周兰(化名)近日得知,她28岁的女儿因为花美容店的钱,在网贷平台和信用卡上欠了24万多元。周岚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女儿张琦(化名)患有“躁郁症”,无法自主决定消费,希望美容院退还全部消费钱。美容院表示,之前并不知道张琦的身体状况,得知后愿意退还未使用物品的钱,但无法全额退款。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双方已前往派出所进行调解,但未达成协议。律师表示,判断病情是否属于行为能力限制范围,需要专科医院专业人员的评估。
事件
女儿美容院高消费 妈妈说不是自愿的
近日,周澜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8月14日至12月6日,女儿张琦在通州一家美容院花了24万多元,直到张琦近日发现信用卡实在无法使用,于是向母亲表白。
周岚表示,张祺患有躁郁症,之前也有过“失控购物”的例子,这次在美容院消费并非自愿行为。张琦提供的美容院消费记录显示,她在这家美容院做过肩颈头疗、热疗塑形、天鹅颈、美臀等多个美容项目。消费记录的POS单显示,金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总消费金额为元。
争议
消费者的精神疾病会影响消费能力吗?
在周岚看来,张琦患有躁郁症,所以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在美容院的开销应该退还。
据《医学》
《派遣员工期限协议》由张琦提供,张琦的医疗期限为2017年6月21日至9月20日,为张琦,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自9月21日起解除。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7月23日出具的另一份诊断证明显示,张琦被诊断为“躁郁症,目前好坏参半”。2017年4月以来,病情活跃,情绪异常混杂发作,治疗效果不佳。母亲周兰认为,张祁对金额没有明确的概念,“如果是正常状态,那么花这么多钱,我也认可。"
对此,美容院运营负责人冯先生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张琦的身体状况,张琦在消费中也没有提到她的身体状况,“她也做过很多服务项目,每次感觉正常,她自己也从来不说身体状况, 我们被视为正常的成年人,可以独立消费。 冯先生表示,在他看来,母女俩出示“精神障碍”证明,要求全额退还所有消费金额,是不合理、不能接受的。
进展
双方在派出所斡旋,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
除了张琦的身体状况,周兰说张琦没有收入来源,用来提现和翻卡的信用卡都是作为美容院员工处理的,店员还指导张琦如何反转卡,导致张祁欠下高额债务。
张琦
向北青新闻记者出示了她和店长的聊天记录,聊天时张琦询问申请信用卡的问题,对方表示美容院可以作为单位信息填写,电话核实的号码也是美容院的座机。此外,店长还表示,“小型POS机可以反转卡,你这次用小型POS机倒,下次提前倒卡。另一张信用卡邮寄信封显示,张女士的一张信用卡被送到了一家美容院。冯先生表示,店里不允许也不能员工向顾客出售卡片或逆卡,至于店内写的邮寄地址,冯先生表示可能只能寄到店内,或者卡片可能只是张琦自己想反转卡片。
冯先生提出,张绦没有消费的物品,经双方共同核算后可以退货,但已经消费的物品没有办法退还美容院万,“如果母女俩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美容院也会配合。"
北清新闻记者了解到,张琦母女周兰以及冯先生已前往北苑派出所咨询,但尚未达成协议。
律师
双相情感障碍是否是一种限制能力需要确定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介绍,躁郁症是情感障碍的一种,一般是指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绪障碍。判断一个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一般标准,一方面取决于年龄,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精神状况。目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行动能力有限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确定病情是否属于能力限制的范畴需要专科医院专业人员的评估,也就是说,不能根据双相情感障碍得出结论。
韩萧认为,如果女儿已经接受了一定数量的消费或服务,就不太可能全额退还。但是,如果能证明女儿的卡是在患病期间签发的美容院万,没有正常的辨别能力,她可以要求退还一定金额;如果女儿对一卡通申请的实质性质没有明确的认识,但在店员的诱导、恶意帮助甚至强迫下消耗巨额金钱,也可以以欺诈或胁迫消费者为由,按照《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维权。
文/记者 郭琳琳 实习生 王一珍
- 上一篇 >:一件美容院机构正规与否,很重要的一点(雪)雪
- 下一篇 >:家用激光脱毛仪的3大问题,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