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姐妹不畏难不等靠迎难而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口罩告急,返工迫在眉睫!
面临“一罩难求”的境地
全川姐妹不怕困难不等人
面对困难,自己解决问题!
坐标德阳
自力更生保生产
创造条件确保生产
什邡市石鼓镇大泉坑村是雪茄种植基地,烟苗即将移栽,但工人口罩防护不够。 村妇联主席刘翠萍和妇女志愿者筹措了必要的物资,并在什邡妇联的指导下。 经过全面检测,首批手工口罩已投入使用,为如期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确保它有效
广汉市妇联在金鱼镇开展试点,组织全镇妇女制作口罩。 以购买的竹纤维无纺布为原料,采用三层无纺布加一层保鲜膜的组合,经车缝或热压而成。 方法完成。 通过了药厂的打样测试、防液体飞溅测试和紫外线消毒后,终于送到了当地村民手中。 据悉,金鱼镇将陆续生产900余只口罩,满足当地工作生活需要。
征求经验
2月2日,什邡市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大家,什邡妇联喊你自制口罩”,号召全市女性自制口罩,号召全市女性自制口罩。为缓解口罩物资紧缺压力,发布了口罩制作的正确步骤和详细说明。 讲解并帮助大家在家自制口罩。 市妇联的这条微信美容院工装,顿时激发了广大姐妹们的动手热情。
“能把单独做口罩的视频发给我吗?” “做口罩的无纺布呢?” 一时间,什邡市妇联的电话成了制作口罩的咨询热线。
“大家不要恐慌,市发改科技局已经进口了一批无纺布,马上就给大家发过去。自制口罩的底板是可以杀菌多次使用的,但表面的无纺布需要经常更换。” 很快,材料就到位了。 之后,姐妹们关注了市妇联推送的视频。
呼吁采取行动
“我们医院有限的口罩都是留给一线医护人员的,后勤和行政人员没有口罩,我们得给他们做一批。”妇委会主任赵莉说。仁济医院。 医院没有缝纫机,就拿出了归档用的缝纫机。
“自制口罩需求量大,现在口罩供应紧张,我们一线环卫工人几天只能换一个。” 什邡市综合执法局局长周放说美容院工装,看到市妇联的信息后,他们还组织了环卫大队,一些有缝纫基础的女工开始自己动手做口罩。
方亭街道海丰制衣厂是德阳市德阳市妇女巧手之家。 市妇联负责人刘家红看到市妇联的倡议后,主动提出申请,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办。 由于缺乏制作口罩的材料,刘家红联系了成都的供应商,紧急采购了一批纱布。 为确保货物及时到达,什邡妇联主动协调车辆将货物运回什邡。
特殊时期,工人们不能及时赶到,刘家宏一家人都加入了战斗。 方亭街道妇联还组织20多名女志愿者前往海丰制衣厂帮忙制作口罩。 什邡市妇联还邀请市卫生防疫相关人员为姐妹们提供技术指导。 什邡市妇联主席周敏说,“我们也联系了具备消毒条件的单位,将姐妹们制作的口罩统一送去消毒,再分发给医护人员家属,前线和其他团体的志愿者。”
坐标隆昌
你在前线
我们落后了
2月6日,隆昌市妇联、市总工会、共青团委联合发出倡议,招募志愿者制作简易家用口罩。 消息发布后,热心市民积极转发,家庭积极参与,积极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至2月6日中午12点,微信阅读量近万人。
↑志愿者积极报名
2月6日晚,第一批收到物资的家庭连夜赶制第一批口罩。
2月7日上班,广大群众来市妇联领取材料...
“我是专业的缝纫人,我会尽力而为。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全国人民都有一个更好的家。” “我在家可以做1000件。” “我们在公馆巷做衣服,有机器,有经验,加油。” 拿到材料回去做。” “我们有标准化的生产线和专业的工人。 我们可以找几个工人回来加班”……
至此,第一批制作口罩的物资已经发放完毕,部分志愿者陆续返还成品,预计将回收7000只口罩。 市妇联对口罩进行简单消毒,再通过镇(街道)妇联将口罩发放给困难群众。
坐标西昌
编织深深的爱
为缓解口罩紧缺压力,保障特殊时期非医务人员临时佩戴需求,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的危害,西昌市妇联积极响应地市妇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的贡献。 倡议动员女性志愿者参与口罩制作。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从美容院、药店、医院找来了工作服。 他们每天测量体温,进入生产车间前对工作服进行消毒。 据了解,场地、材料、缝纫机等均由各方捐赠和借用。 乡镇、社区妇联可携带志愿者参加生产培训。 一名志愿者可以为他工作一天的乡镇或社区带回20个口罩。
“一开始只有6个人,每天只能生产70-80个,现在熟练多了。” 西昌市妇联主席徐莹说,“除了女性,也有一些男性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每个人都希望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月1日至6日,生产车间27人制作的1500只口罩免费发放给朗月园养老院、大通门社区、海南镇一线医护人员。
这个春节与以往不同。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措手不及。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相信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开放之时,盛世共享,青春不散。
- 上一篇 >:花王(中国)今年起加入“粉红丝带宣传活动”
- 下一篇 >:医用针剂网上卖半年销售300支通过注射玻尿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