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精油也能丰胸? 近日,市民杨女士向记者反映,她本以为美容院出售的“丰胸精油”可以丰胸,谁知只涂了一个月,乳房的皮肤就开始变硬了。刺痛和肿胀。 最让人心疼的是,胸不仅没有丰满,还缩水了。 苦不堪言的杨女士只好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精油丰胸,没变大反而变小了?
三个月前,杨女士生完孩子后,胸部出现收缩、下垂的现象。 在闺蜜的怂恿下,她以“亲友价”到美容院体验了精油丰胸。
“一开始我还不信,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用了丰胸精油后胸部真的变大了,我半信半疑,开始尝试涂抹。” 杨女士说,她是听从了美容院店员的推荐才购买的。 买了99元的“丰胸精油”,店员把精油涂在胸口,还加了个按摩疗程。 “店员说这精油效果很好。” 杨女士说,店员没有跟她提到精油的成分,也没有提到有什么副作用。
“半个月后,治疗三四次后,我的乳房开始出现肿胀、疼痛、刺痛、炎症等症状,美容院解释说这是正常现象。” 杨女士说,但不久之后,事情就越来越不对劲了。 她的乳房变得肿胀和疼痛,她的皮肤变得发炎和腐烂。 杨女士见情况不妙,紧急去了医院。 医生初步诊断为乳房皮肤肿胀、乳腺受外界激素影响而发炎,需要手术治疗。
杨女士说,现在她不仅没有感觉到乳房丰满,反而乳房松弛、收缩。 她去美容院辩解,对方却坚称:“精油没有掺入其他成分,没有副作用,也没有不适症状。” 杨女士打算向相关部门投诉。
杨小姐
网店销售泛滥其实不靠谱
“使用精油可以达到丰胸的效果。”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精油丰胸”时下颇为流行,不少卖精油的店家都会强调精油的“功效”。 记者在淘宝上输入“丰胸精油”,顿时跳出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店和美容院都有销售这种“丰胸精油”。 店家声称不需要打针和手术,只要将精油涂抹在胸部,就可以达到微整形的效果,“丰胸”“变大不反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大都声称有很好的丰胸效果美容院丰胸精油,而且“涂了立马见效”,却只字不提成分、副作用、来源和产地的产品。 大多数商店声称“不反弹”“无副作用”。
据该网站介绍,这些丰胸精油相当好卖。 有的店家说一个月能卖出300多套。
有专家医生表示,14-21岁是乳房发育的关键期。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涂抹任何东西都不会对后天性丰胸产生任何影响。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专家:其实是肿了,还可能致癌
的确,有些人在使用精油后,会感到乳房胀胀,鼻子发烫。 这怎么解释呢?
对此,医学专家指出,其实市面上的美容精油基本上都含有激素,可以刺激乳房,使乳房增厚、肿胀,从而在视觉上感觉乳房变大了。
广州海峡整形外科颜爱月主任表示,这样的效果是暂时的,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副作用。 “精油有一定的刺激性,涂抹过多容易引起皮肤炎症,还可能留下疤痕。” 他还表示,精油在丰胸方面可能会致癌,所以不要滥用丰胸产品。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陈启清医生表示美容院丰胸精油,乳房组织比腰部组织更容易吸收激素。 体内激素水平过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乳腺疾病,甚至引发乳腺癌。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李锡军也指出,除了精油,其他丰胸产品也要慎用。 正规合格的产品虽然不含某些违禁化学成分,但如果滥用,其中的生物制剂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
长期使用丰胸精油会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影响乳房等第二性征的发育; 会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 它还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和黑斑等问题。
不要轻信朋友圈的宣传广告
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
用在身上的东西
当心!
一起来看看吧↓↓↓
朋友圈热卖的“降糖保健品”
检出有毒有害成分
日前,浙江警方通报破获一起涉案金额16亿余元的重大有毒有害“保健品”案,查获相关产品10万余箱,对1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令人担忧的是,从2016年5月初至今年1月21日,涉案团伙通过微信朋友圈向全国销售“保健品”超过4200万盒。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通过查询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涉案6个产品分为5个批准文号。 查询后发现,所有产品和批文都是假的。
2个批准文号没有数据——
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的产品有“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胜方牌止格胶囊)、苦瓜胰岛素(胜方牌止格胶囊);
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的产品为“通脉花糖”。
3款产品的相关数据与原国家药监局网站上的数据库信息相差较大,且另有一款产品具有相应的批号,基本可以认定为冒用——
糖必平(化平黄芪丹参铬胶囊),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
凉天葛气神胶囊(思配牌桑蚕参胶囊),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
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子的产品为仁和益宝(金地花糖舒尔克胶囊)。
如果你家里有高血糖患者,赶快看看你有没有在“微商”购买过这6款产品。
这6款产品中非法添加了一种名为“格列本脲”的西药,其含量不详。 格列本脲又名格列本脲,是一种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的西药。
但由于副作用明显,很多患者不适合服用。 尤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格列本脲,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大量使用,最终会导致低血糖、肾病,甚至死亡。
这些“保健品”出自安徽亳州张姓男子。 他向民警解释,药厂的西药100粒3元左右。 他调整配方制成成品药后,以每盒150元的价格出售。 他说,他不知道该产品的危害有多大,也没有考虑过。
进口“网红药”不要跟风买
有些甚至是处方药
太田胃散、便秘药、EVE镇痛药、小儿止咳糖浆……经常刷微信的朋友应该对这些药不陌生。 它们是来自日本的“网红药”。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国外“网红药”,有的甚至是处方药,有很多副作用。
比如网上1岁孩子就可以用的大正感冒药,就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磷酸双氢可待因等9种成分。 其中,可待因、麻黄碱等药物成分在我国受到严格限制。 并且在说明书中明确写明:2岁以下的儿童应先接受医生检查,万不得已才采取; 12 岁以下的儿童也需要先接受医生检查。
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因擅自使用进口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部分患者甚至因服用含有华法林的药物导致尿路出血,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进口药,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此外,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进口药品必须经药品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批准进口,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将按假药处理。
时刻“神奇效果”化妆品
隐藏的健康风险
朋友圈里,有不少卖面膜等化妆品的“微商”,号称有“奇效”。 有些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皮肤确实会变得轻盈、嫩白。
但实际上,很可能添加了糖皮质激素这种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 长期使用会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甚至引起皮肤黑斑、萎缩、变薄。 还有一些祛痘产品非法添加抗生素,长期使用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等。
近年来,瘦脸针、水光针、美白针等美容针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欢迎。 在一些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也有类似的商品在售卖。
值得注意的是,“微商”销售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多为网购或境外采购。 非法注射器具和注射剂,由于来源不明,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根据我国对医疗美容的规定,即使有护士资格证,没有医生资格证也不能进行医疗美容注射等业务。
所以,千万不要被朋友圈里的“微商”广告给骗了,应该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美容。
朋友圈里的这两款车
买了我只能接受
在朋友圈里,很多人都看到有人卖廉价车。 50折、30折……当各式各样的豪车出现在你面前,你是否动心过? 世界上有这么便宜的东西吗?
提醒,这两款车千万别买!
第一种是按揭汽车。 什么是抵押车? 顾名思义,是指正规手续,抵押给私人、当铺、法人(一般为债-债)车。 抵押车好像手续齐全,但是不能过户。
抵押汽车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原车主没有还款能力或拒不还贷,即使还了钱,车子还是会被强行收回。
二是走私车。 走私车辆是指未通过国家正常进口渠道进口、未缴纳税款的进口车辆。 相信大家只要听到“走私”二字就知道这车问题的严重性了! 买车会被收回,甚至会被判刑。
朋友圈自制美食
购买前请三思
朋友圈里的“美食家”不多,还有人靠在朋友圈卖所谓的“私房菜”、“私人作坊”来创业。
小心这些自制的美食。 毕竟,一来没有实体店,二来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维权困难,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
今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了部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负责人,要求创新“网红食品”监管方式,对大案要案要严肃处理通过将互联网方法与社会治理方法相结合,更加认真。 及时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离场给予警告。
总而言之
对于在朋友圈销售的产品
睁大你的眼睛
谨慎购买! !
来源 | 羊湾新媒体综合广州日报、新华网、羊城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广州日报、新华网、截图来自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慷慨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