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网络市场,聚在一起列出国产化妆品,逆势追势

2021-02-01 00:02:30 论坛: 行业头条 作者:内容审核发布员

2020年,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消费者要么“在家不化妆”,要么“出门戴口罩”。国内外化妆品巨头遭受重创,业绩持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妆品市场最先复苏。一方面,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化妆品巨头业绩的“救世主”;另一方面,国内的尖端化妆品企业一起上市,销售业绩特别耀眼。与此同时,国内化妆品品牌与国际巨头在网络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国市场领先世界


中国市场无疑将成为2020年化妆品行业的焦点。2020年前三个季度,国际市场亏损、关店、裁员的国际化妆品巨头们看到了中国市场业绩增长的希望。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12家国际化妆品巨头发布的财报显示,美容板块表现严重下滑,跌幅超过500亿元。


关店裁员已经成为国际各大化妆品巨头在海外市场“自救”的主要手段。2020年8月,雅诗兰黛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500-2000人,预计还将关闭10%-15%的独立门店;欧莱雅还在2020年10月宣布将关闭部分线下门店,裁减涉及兰蔻、科颜氏和圣罗兰的约400个岗位,部分员工也将被解雇和调职。但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不仅未能在中国市场关店或裁员,还同时在北京开设了兰蔻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第一家旗舰店。


与海外市场的低迷相比,中国市场的增长让国际化妆品巨头眼前一亮。2020年前三季度,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比增长20.8%;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的线上线下销量都有所增长;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市场也实现了80%以上的在线同比增长。


不仅国际各大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盈利,世界各地的许多美容产品也在中国市场畅销。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国际进口营业额同比增长47.3%。其中日本美容仪器、韩国护肤品、保加利亚玫瑰纯露都是热销的进口产品。


CCID咨询公司医疗健康产业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李艳芳告诉《中国商报》,2020年4月,中国市场化妆品零售同比增长率转为正,5月和6月的月度增长率超过了2019年约12.6%的行业正常增长率。在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新的数字化营销方式的推动下,中国化妆品市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国产产品抢占网络市场


今年,国内化妆品品牌正在尽最大努力占领在线市场。上海家化、波莱亚、于佳卉等。通过依赖在线渠道,在疫情期间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净利润飙升1149.61%的“电商口罩第一股”于佳卉自上市以来改变了走势,业绩记录每季度刷新一次;长期在网上开辟频道的波莱雅,将其尖端品牌“蔡羽”卖得很火;上海家化深度培育网络渠道后,产品销量增长超过20%。


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国内化妆品企业越来越重视。上海家化增加了“超豪华直播阵容”,充分利用了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红利,并在第三季度拉回了部分成绩;丸美有限公司也加大了线上直播布局,投资了一家主要从事品牌化妆品运营和电子商务直播业务的公司,并将向淘宝、颤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发力。


艾传媒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中国商报》:“国内高端商场的线下店铺大多被国际化妆品品牌占据。国内美容产品在线渠道的推广有利于使用更低成本、更快捷的方式。为了赢得消费者。”


新品牌上市


国产尖端品牌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焦点。很多新品牌都是靠网络渠道的表现进入资本市场的。“玻尿酸领域三大领军人物”之一的爱美可,2020年9月上市;薇诺娜的母公司贝瑟尼已经顺利通过会议,或者将成为“敏感肌修复第一股”;完美日记的母公司易县电商最近也在美国上市,或者将成为美国股市的“中国化妆品第一股”。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市的国内美容相关企业有13家,涵盖化妆品行业上下游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品牌和零售商。


阿里巴巴集团天猫美容护理总经理季云向《中国商报》表示,疫情影响了2020年国内新化妆品品牌的业绩增长,但也是国内新品牌在天猫美容销售中获得第一,可见其市场潜力不容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尖端品牌的表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占据榜首。从几个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完美日记、华西子等前沿品牌的彩妆产品在2020年“双11”期间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未来,瞄准年轻消费者,深化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化妆品品牌关注的焦点。张毅表示,国产新品牌可能会瞄准95后、00后推出带有“国潮”元素的产品,培养使用国产产品的习惯。李艳芳还表示,“美容+直播”、“云导购”等新的数字经济格式凸显了强大的弹性,疫情也迫使化妆品行业的上下游加快数字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