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一番,让她不堪其扰,爸妈比她更急

2023-02-26 17:02:56 论坛: 动态 作者:余仪礼

时素馨的皮肤过敏困扰了她好几年。 上高二的时候,鼻子两侧的脸颊突然很容易就红了,皮肤又热又痒又脱皮,总想用手去挠。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让她跑了四五家医院。

她一直在服用含激素的药物,这让她感到不安。 “激素类药物有副作用,虽然现在还不明显,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找上门来,每次用药都特别纠结。” 但是不使用药物是不可能的。 过敏就像“游击队”,时不时“出击”,令她心烦意乱。

中国青年报联合丁香医生对全国40所高校的1211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布了《2020年中国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结果显示,皮肤状况不佳是困扰大学生的首要健康问题(45%)。 高于睡眠不足(42%)、情绪问题(38%)、脱发(30%)、肥胖(22%)等。中国青校传媒进一步调查显示,88.09%的受访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担心自己的皮肤状况。

容貌焦虑导致“急求医”

刘敏熙对长达两年的抗“痘”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在一家美容院,一名护士用小针头在她脸上的痘痘处扎洞,然后用一个小圆铁环挤压痘痘,另一名护士则将她的肩膀牢牢压在床上,不让她动弹。 刘敏熙痛得尖叫起来,唯一支撑她的就是祛痘和“变得和别人一样”的期待。

柳敏熙急了,她爸妈比她还着急。 “真没想到,一个中年男人,对美容院会这么了解。” 她很惊讶父亲对这件事的关心程度。 有一段时间,爸爸会打听各个美容机构的情况,仔细挑选项目最好的,回家后带她去美容院治疗。 妈妈还找了当地的土方工人,用储存多年的山茶油擦了擦脸。 但最新的美容养生法和最古老的家庭疗法都不起作用。

《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23%的被调查大学生在医院确诊为疾病,其中19%确诊为皮肤病,仅次于口腔疾病和急性肠胃炎。 据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遇到的皮肤问题是粉刺、粉刺或粉刺(63.21%),其次是黑眼圈(51.57%)、干性脱皮(44.97%)、皮肤敏感( 33.33%)、斑点或痣(23.58%)、皱纹(14.47%)等。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医生钟世玉告诉中青网、中青网,来皮肤科就诊的年轻人很多。 、脂溢性皮炎、敏感性皮肤、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遇到皮肤问题,受访者最青睐的治疗方式是网上搜索后自行处理(64.78%),其次是根据身边亲友的建议(46.54%),医院皮肤相关科室仅有27.36%~16.04%在医美机构就诊。

“有些患者会在网上搜索别人分享的经验,自己买药治疗,结果导致接触性皮炎、皮肤屏障损伤、激素依赖性皮炎,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有的患者挤自己长痘痘,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钟世玉说,这样的情况在年轻患者中并不少见。 此外,一些人在非正式的美容机构处理皮肤问题,这也加剧了皮肤问题。

施伟光的皮肤保卫战是从一瓶黄色药丸和一瓶无色爽肤水打响的。 “邻居们给我介绍了一个村子,那里的医生有偏方。” 之后,史伟光每天按时吃药,然后往脸上抹医生自制的爽肤水。 但这些“秘密武器”都在对抗粉刺中败下阵来。

“我父亲的同事知道我的情况后美容院挤痘痘疼吗,推荐了一位在药房工作的医生。” 但是施伟光无法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法。 “医生说,因为我体内有毒素,需要先把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再用中药调理。” 这样的处理让施伟光脸上的痘痘更严重了,“但是他说痘痘要去掉,痘痘都出来了。” 真正促使她放弃的是,医生建议热爱运动的史伟光停止跑步。 “他告诉我,跑步不利于痘痘的恢复。” 史伟光觉得医生的观点有悖于他多年来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美容院挤痘痘疼吗,干脆停止了治疗。

有些皮肤问题会导致心理问题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皮肤问题带来的困扰是影响个人形象的第一位(75.47%)。 另外,还会给部分大学生造成心理困扰,导致不自信(68.55%),影响社交(44.97%),也会影响费用,在治疗皮肤问题上花费很多(46.54) %)。

刘敏熙不敢和别人合影,“不然别人得帮我修图。” 她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生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脸上。 在天津读大学时,她报名参加了全运会志愿者,但她在引导观众时不敢抬头,“我觉得大家可能会看我的脸。”

“皮肤病都是外在表现的,尤其是面部皮肤病,每个人都看得见它的存在,所以更容易导致患者自卑、焦虑甚至抑郁。此外,除了急性过敏或感染性疾病,大部分皮肤病恢复期比较长,患者本身也急于看到快速好转,或者对治疗效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钟世玉说,当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时,患者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在上海读大学的严悦有时甚至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皮肤不好。 她一直记得高中时,她精心准备了演讲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后来,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带着她的稿件参加了全国大赛。 言月虽然知道自己的演讲能力可能有所不足,但还是忍不住把失败归咎于长相,因为这位获得一等奖的同学,确实有着让她羡慕的白净肌肤。 “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别人白净的脸,一想到自己的脸‘斑驳’,就觉得很沮丧。”

相反,周围人的关心会给刘敏熙带来心理负担。 同学、学长经常给她出谋划策,买护肤品的微商也经常主动加她爸妈的微信。 有一次老师还给她介绍了怎么祛痘。 当时,她身边还有其他同学。 柳敏熙知道老师心地善良,却想挖个洞钻进去。

即便过了大四,痘痘也渐渐消退了,但不自信的心情依然伴随着她。 考上研究生后,和同学一起吃饭时,因为没有长痘痘,她很担心,“朋友会不会觉得我长胖了?” 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还是不敢说话,“只要我是‘小透明’就行了。”

施伟光的遭遇和刘敏熙的遭遇几乎一模一样。 她拒绝了许多社交活动,一个人呆在图书馆里。 “你可能不相信,那时候我在图书馆看的很多书都是关于‘如何让女孩子更自信、更大方、更有气质’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玉凯表示,年轻人关注自己的皮肤问题很正常。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都会有一定的外表焦虑,女性普遍高于男性。 青春期的年轻人既关心他们的自我形象,也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他们。

不过,池由凯表示,当皮肤出现问题时,他很在意别人的眼光,甚至有自卑感。 “别人对你的皮肤问题提出建议时,一般都是随口说说,但当事人会记住大家在这方面的评价,并反复强调。” 池由凯说,这是自我中心效应在起作用。 年轻人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放权还没有完成。 我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在关注我。 当我长痘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怎么才能出去见人呢?”

其实,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所有人的中心,这样才能放下心理包袱。 “不是每个人都注意你的外表,关心的人也不是在笑话你。” 池由凯说道。

池由凯也提醒大家,当身边的人遇到皮肤问题时,最好不要主动询问,不要表现出关心。 “没有人希望别人总是提自己的缺点,这不仅表现在形象问题上,而且总是提别人不擅长的东西,在社交场合也是一种错误的导向。即使你在乎目的,你也能做到。”对他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抗“痘”需要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

一连熬了好几个晚上,郑嘉玮脸上的痘痘变得很严重。 鼻子两侧出现了两个大疙瘩,一度让他不愿出门。 当时,他要参加一个座谈会,全程都遮着半张脸。 “我感到很尴尬,很痛。”

皮肤科医生钟世玉表示,年轻人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集中在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上。 “作息不规律、熬夜甚至熬夜比较普遍;在饮食方面,他们偏爱甜食、辛辣、油炸食品。” 此外,不合理的护肤习惯、过度使用化妆品、过度清洁以及部分同学容易被网络信息误导等,都是造成皮肤问题的原因。

据中青校传媒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出现皮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熬夜(84.28%)和饮食不规律或不健康(76.73%),两者都与生活方式有关。 其次是内分泌问题(64.78%)、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导致的焦虑(63.21%)、皮肤护理或清洁方式不合理(59.12%)、环境变化不适应环境(27.36%)等问题。

要照顾好您的皮肤,健康的生活必不可少。 钟世玉表示,年轻人要尽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熬夜。 同时,改善饮食习惯,努力做到均衡饮食,多喝水,不抽烟,不酗酒,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这样,你不仅可以保持健康和快乐,还可以加强皮肤的新陈代谢。”

本科毕业后,史伟光到当地一家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她的皮肤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现在她正在执行一个全新的人生计划。 除了基本的作息调整外,锻炼、健身、均衡饮食是计划表的重点,“每周跑步三天,每天做背部训练或腹部训练;吃饭时,拒绝油炸和辛辣食物;做一个两次清洁面膜,洁面后再做补水面膜,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 钟世玉告诉记者,面对年轻患者,医生会加强心理疏导。

“虽然有些皮肤病恢复期长,或者不能彻底治愈,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病情,所以患者要尽量配合治疗,不要过度担心。” “ 钟世玉同时强调,患者家属应尽量避免对疾病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或关注,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回忆起与“痘痘”抗争的那段时光,刘敏熙想告诉还在被皮肤问题困扰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痘痘而怀疑自己。 “总会过去的,而且别人给你出主意的时候,你也不必太排斥,他们是真心想帮你的,如果不想太过引人注目,也可以戴上口罩。”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自信之后,刘敏熙渐渐学会了“放手”。 一是脸上的痘痘不见了,二是人变成熟了。 她意识到自己因为长痘变得“太懦弱”,开始有意识地克服心理障碍,主动与人聊天。 “在别人面前说话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很有收获。” 现在,她又是那个社交女孩了。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采访学生均为化名)

标签: 体育锻炼可以去除痤疮健康运动有氧运动健身()

上一篇:女生怎么去痘印? 恢复光滑细腻的脸庞! 体育锻炼可以祛痘吗?

下一篇:女性白领带妆运动导致满脸痘痘,体育锻炼能祛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