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查看作者
  •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注射有栓塞风险,医美监管政策趋严

    根据艾瑞咨询《2022中国医学美容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医学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2179亿元,增速为12.4%。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监管政策也逐年收紧。 2015-2020年,医美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也有不少乱象。 2021年至今,行业从整容时代走向轻医美时代,细分层出不穷,政策下沉,重点规范各大医美细分市场。

    2022年9月9日,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分级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整形注射用材料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属于重点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品种。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图片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相关注射必须由具有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在有资质的美容医疗机构进行,并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使用。

    刘飞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整形美容行业的医师必须取得美容主治医师资格,而主治美容医师分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美容美容四类。皮肤。有了执业医师,医疗机构就可以正常注册,拿到行医执照。”

    鲍峰介绍,“注射医美也分为机器注射(如水光枪、微针)和手动注射。手动注射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行业对手动注射医美的管理“非常严格。皮肤科医生、美容医生,从打针到打针,都要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上岗。”

    注射医疗美容项目也有失败案例。 刘飞坦言,“如果注射是安全的,可以吸收,风险比手术要低。玻尿酸注射入血管栓塞后,也会出现失明、大面积皮肤坏死等不良后果。” ,结果是灾难性的。”

    包锋在采访中也反复强调,合法正规的医美机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机构必须有行医执照; 第二,医生必须有医疗美容诊所执照; 合法和官方产品。

    他说:“因为血管栓塞可能会危及生命,有些人也明白打针的风险,所以不敢打。”

    用户对“轻医美”认知模糊,“黑医美”机构可乘虚而入

    随着医美用户的不断扩大,“儿童美容针”、“少女针”、“婴儿针”等新概念相继涌现。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医美项目,“轻医美”现在更受欢迎。

    这种医美项目通常创伤小,时间快,而且不需要手术。 据刘飞了解,目前做“轻医美”的人越来越多,有业内人士称其为“快餐医美”。 在工作中没有人能说出来。”

    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2020年,60%的用户对轻医美的认知是模糊的。 2022年,用户对轻医美的认知度较两年前有所提升,但仍有约半数用户将面部手术和吸脂误认为是。 隆胸、隆臀、植发等手术项目被视为轻医疗美容项目。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由于用户对医美项目的模糊认识,黑医美机构利用不良信息推荐不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项目或不合规产品,导致行业混乱,事故频发。

    由于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夸大美容效果的现象猖獗,很多人在签约时都是“套路”。 2022年上半年中消协相关医美投诉中,合同类投诉485件,仅次于售后服务。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新氧数据研究院2022年C端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美消费过程中,用户最关心的是安全性、医美效果、面诊的专业性。医生,其中安全居首位,占比高达33.96%。

    “不管是轻医疗美容还是外科美容,试错的成本都很高,跟吃饭不一样,如果味道不好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下次就不会再吃了。但一旦医疗美容失败,可能就是一个一辈子的事。” 刘飞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有些人可能去了一些私立机构觉得医美失败了,然后选择去公立医院维修。因为一些私立机构没有抢救能力和高压氧设备,他们只能送到公立医院。”

    事实上,很多用户已经对医美机构和医生资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根据艾瑞咨询《2022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80%的用户表示在从事医疗美容项目之前,已经确认该机构具有医疗资质,主治医师具有专业资格证书。 强有力的监管模式已见成效。

    按城市线划分,一线城市普遍对医美机构和医生的资质认知度较高,90%的用户表示相关机构和医生合法合规。 随着城市线的下沉,用户的认知度会降低,从来不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获悉是否合格的用户中,随着城市线下沉,不具备相关业务资质的机构和医生数量将增加,低线城市的监管仍需加强。

    对于医美产品,艾瑞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88%的医美用户明确认为自己使用的设备/针剂是原装正品,6%的用户不确定,6%的用户表示可能会使用仿冒产品。 货物/平行进口。 虽然近90%的医美用户表示使用过合规产品,但一项对注射过肉毒素的注射医美用户的调查发现,有一半的用户使用过德国西马、韩国的绿毒、橙毒、粉毒等药物以及其他尚未获得药监局批准的不合规药品,市场上还存在不少水货/假冒伪劣产品。

    美容院用的美容仪器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那么,普通消费者如何更好的区分机构、医生和产品是否合规呢? 鲍锋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目前,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有扫码查真伪的功能。另外,食药监、卫健委等官网委员会和医学会可以检查该组织是否已正式注册。以及医生提供的许可证代码是否真实。

    作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在刘飞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患者自己的意愿。 “医美乱象阶段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现在我们处在医美无序的领域,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各种媒体作为尽可能宣传‘正规’的理念,让我们正规医生有机会发声,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医美。”

    包锋说:“医美行业最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些无证、小作坊式的美容院,他们被高额利润吸引,一味追求利润,没有风险概念,同时真正做到修行人,知道的越多,就越敬畏。”

  • 1
  • 0
  • 0
  • 251
  • 鳗鳗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运营活动我都能搞点

    为美容院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 今日签到
    • 累计签到

    暂没有数据

  • 官方编辑员
    官方编辑员
    小鸟......是无法追上飞龙的。
  • 管理员 官方
    管理员 官方
    猎人永不孤单。
  • 余佩颖
    余佩颖
    人生用特写镜头来看是悲剧,长镜头来看则是喜剧。
  • 倪贞仪
    倪贞仪
    绵延万万里的脊梁,撑起家国傲骨!
  • 傅希伦
    傅希伦
    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
  • 侯馨仪
    侯馨仪
    你在我规划的航程上,我在你投射的视线里。
  • 能否归途做我良人
    能否归途做我良人
    无法避过轮回,而岁月亦没有等我,你,何时来带我。
  • 倪兆昌
    倪兆昌
    有情人终成眷属,没钱人亲眼目睹。
  • 倪富爱
    倪富爱
    要是追不上光,那就变成光吧。
  • 丁舒诚
    丁舒诚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