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皮肤护理视频 上游315丨两女子在苏州一医美诊所整形致9级伤残,老板涉非法行医被刑事立案
一场变美之旅,原来是噩梦的开始。 一次次维权受阻的背后,隐藏着一把保护伞。 即便真相大白,非法美容师即将受到法律制裁,但对于身在苏州的王女士来说,未来将面临更多的身体伤害带来的痛苦。
“我只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据我所知,很多人在孟晚舟整容后都已经无法挽回地残废了。” 3月2日,王女士向上游新闻(报道邮箱:)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涉事医美诊所因违规行医被处罚后,实际控制人孟某以他人名义投资另一家医美诊所,逐渐成为控制人,违规进行整形手术。 当地卫健委的工作人员躲在孟的身后,除了帮他办事外,还陪同孟某出庭参加庭审。 目前,该工作人员涉嫌违纪问题正在接受调查。
目前,孟某经营的医美诊所已经停业。 对其涉嫌非法行医、销售假药,苏州高新区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孟某因涉嫌非法行医被警方立案侦查。
▲ 王女士接受医美手术后残疾9级。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两女性“美容”手术后9级残疾
2020年6月27日,苏州的王女士经介绍来到孟某经营的医疗美容诊所进行双眼皮整形。 各项费用共计12000元。
“朋友说这家医美诊所很正规,也是一家有资质的医院。听了朋友的推荐,就预约了手术。术后第二天眼睛肿的很厉害,肿的可以几天不走。” 王女士说,手术3天后,发现双眼皮外翻; 第7天拆线时,她因神经受刺激出现看不见光、流泪、左眼球外露、左耳常有声音等症状。
“问题发生后,我多次找医美诊所负责人孟某处理,但她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脱。后来我才知道,《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她给我看的其他文件都是假的。毕业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 王女士说,由于手术中切除了两侧的泪腺,留下了哭闹、看不到强光的后遗症,视力也出现了问题,虽然在手术中经历了多次修复手术后期已经无法恢复到整容前的水平了。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时隔两年多,王女士的眼睛依然能看出左右眼大小的差异,面部轮廓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2022年10月19日,苏州同济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王女士的下眼睑外翻,左眼下睑与球结膜分离,双侧下睑结膜充血,眼眶里溢满了泪水,双眼紧闭。 不完全损伤结果与医美手术有直接因果关系,损伤结果达到9级伤残。
郑女士也有与王女士相同的经历。 另经朋友介绍,2019年4月24日,郑女士在孟某某进行了眼鼻综合整形手术。 第一次手术效果不佳后,她于同年4月27日进行了第二次手术。 术后出现闭眼不力、角膜上皮粗糙等症状,经鉴定为9级残疾,与孟某违法行医有直接因果关系。
“因为优惠力度大,我还做了鼻整形手术,除了眼睛闭不全,鼻子也歪了,要1.5万。这几年光是修复手术就要3万到4万,但还是流行流泪美容院皮肤护理视频,不能看强光,需要长期服药,还有失明的风险。” 郑女士说。
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发生在王女士和郑女士身上的事情也发生在多名女性身上。 除了面部整形,孟还多次进行吸脂手术。 其中一名年轻患者在抽脂后无法行走。 孟某在某地康复期间,孟某还主动提出让其与她一起开展医疗美容诊疗活动。 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至今仍未得到补偿。
“我每次去找都被威胁,然后直接被拉黑了。” 根据女士提供的与孟某的聊天记录,风险应该是均摊的,我觉得自己一个人承担不公平。”
▲涉事医美诊所曾因违法行医被罚款20万元。图片来源/信用中国
借医生拉客,诊所售假药被查处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孟某经营的医美诊所主要通过医疗信托招揽客户。 记者获得的一份卫生行政执法《讯问笔录》显示,孟某自称,一次眼科手术和脂肪填充手术共收取1.2万元,其中4000元给了介绍人。 王女士说,孟说的推荐人是一拖。
多位从事美容行业的人士透露,目前医疗美容诊所审核严格,正规的医疗美容诊所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规模要求,从业人员也必须是具有医学资质的专业人士。 因此,一些隐藏在写字楼里的医美整形诊所会与美容院合作,利用美容院与顾客之间长期积累的信任,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以吸引顾客。 事实上,这些整形医院的医生大多素质不高,卫生条件也不达标,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等问题。 一旦经营失败美容院皮肤护理视频,消费者维权难,挽回更难。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王女士、郑女士等受害人的证实。
郑女士说,手术当天她只是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孟某正在一边给旁观的美容师做手术一边培训。 根据一段孟某吸脂手术的视频显示,不仅房间达不到无菌要求,看的美容师连口罩都没有戴。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小萌还在视频平台上进行了宣传。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在孟某拍摄的一段注射视频中,她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面部皮肤,然后演示灌装过程,以此证明药物的安全性。 此外,孟某还在多份公开文件中提到,其经营一家经当地卫生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正规医美机构,并有多名医美专家前来咨询。
3月初,上游新闻记者在苏州高新区孟某经营的医美诊所看到,位于写字楼内的门诊已暂停“装修”。 前台还保存着麻醉药膏、注射器、一些消炎药和针剂,还有一些顾客的整形手术小票和病历。 注射用药物均无中文标签。 培训本上记录了各种填充剂、注射剂、吸脂术的词汇和技术,以及它们的价格。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该门诊的账户中,还有其他美容机构快递胶原蛋白、麻醉剂、水性产品的记录,涉及江苏、山东、黑龙江、湖北、辽宁、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 医美诊所的另一间诊室里,地上散落着几个蓝色的药盒。
此外,接待大厅还挂着几位医生的照片和资料,其中不少人的职称都标有主治医师和执业医师。 知情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大厅里挂着的医生信息,早就不和孟某合作了。 “后期是她自己做手术,包括用了一些假药,很多业内从业者都知道。” 知情人称,近日,孟某因销售假药被查处,门诊查获大量假药。 假药。
▲苏州高新区涉事医美诊所已暂停营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施婷婷
非法行医被罚后继续行医,被指被主管“撑腰”
多名受害者和知情人透露,在成为医美诊所负责人之前,孟某其实经营过数家医美整形诊所,多次发生医疗事故。 每次出事后,孟某都改名或更换合作单位重新开业。 上次被处罚的机构,是她和她妈妈共同注册经营的。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20年6月注册成立,股东为孟某,法定代表人为孟某母亲。 2020年9月29日,吴中区卫健委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没收《预注册及保全证据决定书》对诊所进行注册保全。擅自进行治疗活动。 对药品、器械处以20万元的行政处罚。 随后,孟某注销了公司。
知情人称,此后,孟某又加盟了另一家医美诊所,并以他人名义投资。 后原股东因双方理念不同退出,此后孟某一直独自经营。 孟某违法行医,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也知道。
为何孟某在非法行医被处罚后还能无缝衔接,继续从事医美整形? 知情人士称,这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密不可分。 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事故时,工作人员会出面解决,隐瞒举报,导致消费者无法继续维权。
王女士与孟某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庭审现场直播显示,当天庭审过程中,孟某与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坐在被告席上。 “在我询问为什么无关人员必须参加审判后,该工作人员被法官要求坐在公众旁听席上。” 王女士说,但该工作人员全程在公众旁听席旁听。
▲涉事医美机构前台仍有注射设备。摄影/上游新闻记者施婷婷
诊所负责人被立案 多部门介入调查
上游新闻记者从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等部门获悉,孟某实际控制的医美诊所因销售假药已被查处。 孟某因涉嫌非法行医被立案。 当地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也因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
据当地媒体近日报道,事发后,苏州市卫生监督所、高新区卫生监督所、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吴中区卫生监督所已加强监管,开展11项联合监督检查。 孟某医疗美容门诊多次被查出违反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要求、伪造检验报告材料、超注册范围开展检验等行为。 该诊所现已停业整顿。
据了解,苏州卫生健康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结合11个部门的要求,重点对医美行业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应对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医美行业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还将完善监管方式,创新医美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如果不是不作为,我们可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查处,如果我们不掩盖,就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受害者。” 郑女士表示,她在2019年就已经进行了举报和维权,如果主管部门及时处理的话,或许王女士就不会再遭受黑医美带来的伤害。
多位受害者表示,虽然主管部门已经引起重视,孟晚舟也将面临法律制裁,但对她们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她们将在余生中为整容失败付出代价。
上游记者 石婷婷
- 上一篇 >:哪家美容院产品好 哪家好?
- 下一篇 >:哪家美容院产品好 美容院产品厂家一手货源!院线护肤品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