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变装小说做头发 美容美发店陷阱:26元请进来 宰你500元才能走

2023-05-05 17:05:49 论坛: 动态 作者:何百真

男店员当街发传单招揽顾客。记者高河涛陈友紫摄

记者暗访发现宝华路一家美容院暗藏“选美陷阱”

在广州市荔湾区宝华路,一家发廊的男店员在街上追着路人发传单,“洗剪吹干只要26元”。 女化妆品店员也追着路人递上试用包,“到店里填单,就有赠品。” 行人不知道的是,打折、低价的背后,可能暗藏着一个“美丽的陷阱”。

近日,记者接到多位市民反映,他们在宝华路的几家美发店和化妆品销售店遇到了欺诈性消费。 记者对市民投诉的几家美发美容店展开调查。

美发沙龙:

洗剪吹吹成头发造型

宝华路上有一家美发店。 正在逛街的陈女士正走着,被发传单的店员拦住,“洗剪吹只要26元!” 陈女士刚要换刘海就进了店。

陈女士说发型师剪了两次,然后缓了缓说要设计一个发型。 “头发剪了好几次,我不能走。” 陈女士只好同意。

发型师介绍了染发特价128元,随后又推出了168元的新发型和198元的新染发产品。 被陈女士拒绝后,发型师就把她一个人留在了位子上,也没有人来取下她头上的卷发工具。

然后发型师拿来一张纸条让她签字。 “我的天美容院变装小说做头发,128元、168元、198元加26元,才168元就能享受12折,还得补500元。” 最后,理发师付了钱,给陈女士头上的头发剪掉了。 事物。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宝华路采访。 一走近店,几个发型新潮的男士热情围了过来,发传单,上面写着“洗剪吹只需26元”。 当记者说只想剪短头发时,发型师直接拿出推剪准备给记者设计一个“发型”。

见状,记者连忙拦住他,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候发型师脸色变了,说他在这里洗过头发,不付钱不能走。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支付了26元。

记者在店内逗留没几分钟,路人就被拉进了店内,其中大部分是女生。 不时有消费者红着脸站起来与理发师争论。 由于不接受发型设计,一些消费者头上戴着烫发夹和发膏,却被理发师撇在一边。

美容店:

销售拥有纺织品许可证的化妆品

广州大学生阿芳说,她在一家名为“”的美妆店遭遇了一次“哑巴亏”:网上卖的几款护肤品才几十元,她却花了近千元。

“他们把我拖进店里,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在我手上抹了一层泥。当时他们急着出去,很快就买了几样产品。” 阿芳说,对方也给了我几次。 她用信用卡付款。 “单次购买量不是很大,我当时就迷迷糊糊买了近千元,后来上网一搜,发现一模一样的商品,网上只卖几十元。”

记者来到这家“美妆店”,看到正在推销一款名为“奥菲泉”的护肤品。 “原价398元的紧致水现在只要158元!” 记者发现,商品清单中的所有商品均未标明价格。

在另一家名为“23:59”的小店里美容院变装小说做头发,记者被几名散发传单的男子拉进店内,几名女售货员拿着几瓶洗面奶、润肤露等产品围在他们身边。 记者发现墙上挂着一张营业执照,上面写着“XX纺织公司”的名字。 当记者询问该店是否有营业执照时,几名服务员含糊地说,“我们是韩国的露姿系列化妆品,卖的都是正规产品。”

相关案例:

男子因强迫交易被捕

消费者遭遇“低价美发美容院陷阱”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因强迫交易而被定罪的人并不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地不时出现将强迫交易定罪的案件。 2012年4月,荔湾区检察院以涉嫌强迫交易罪批准逮捕了宝华路一家美发店的11名店员。

为何美发美容行业“强制消费”频发?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发行业呈现出“一哄而上”的现象,潜规则、霸王条款、颜值流失等“选美陷阱”比比皆是。

昨日下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打了荔湾区消费者维权热线“12315”。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只要产品本身质量没有问题,我们无权干涉。 只能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避免损失。 “如果是强制买卖,建议消费者拨打公安部门进行投诉。”

律师:

侵犯知情权和选择权

昨日,记者就“低价美发美容陷阱”采访了广东盛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卢兴宇。

陆兴宇律师认为,美容院的“诱导消费”、“强制消费”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应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有购买或不购买的权利。 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 “这些店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记者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