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特性 2023年医美/口腔/眼科行业趋势走向

2023-05-20 12:05:12 论坛: 动态 作者:丁俊毅

政策和资金支持健康产业发展

政府从引入社会资本和医疗机构准入入手,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诊所发展的试点意见》、《医疗机构设置指导原则》等政策规划》不断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不断加强社会办医实践。 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促进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优化竞争格局。

营销端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广告欺诈行为美容院特性,持续优化现有竞争格局,切实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资本助力打造消费医疗蓝海市场。 在政策鼓励和民营医疗服务能力显着提升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助力消费医疗加速扩张。 2021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1362起,融资金额达到2192亿元。 近5年CAGR将达到5.64。 % 和 37.07%。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中商产业研究院、动脉橙、国盛证券研究所

03. 2023年消费保健趋势预测

1、医疗美容:美容经济助推求美消费爆发

追求美的个性千差万别,全方位美颜塑形需求爆发。 广义的医疗美容行业可以涵盖从面部到全身的皮肤美容、面部整形、牙齿美容、植发、塑身等细分赛道。 全面、全周期的美容护理需求。

医美赛道具有客单价高、复购率高等消费特点。 美容诉求可根据产品材质和服务定价,并可扩展价格带宽。

以美肤为例,单次水疗单价不到2000元,保湿效果只有1-3个月。 消费者往往会对重复购买“上瘾”。 效果持久,单次消费可达万元以上,显着提升消费单价。

2. 口腔:健康与美学并存的​​高回购优质赛道

口腔医疗机构的业务可分为口腔疾病治疗和美容需求两大类,细分为口腔外科、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牙齿美白五类。

兼顾健康与审美需求的优质赛道:口腔科既有龋齿修复、种植等刚性需求,也有正畸美白等审美需求。 根据不同的物品和材料,可以显着扩大单次消费价格范围。 种植牙、种植牙等高价值项目单次治疗费用可高达万元,冷光美白、超声波洗牙等短期项目单价80-4000元不等,可以保持消费粘性和复购率。

3. 眼科:用户规模——10亿近视、干眼和白内障患者

近视、干眼、白内障居我国眼科疾病前三位:2020年我国近视、干眼、白内障发病率分别为6.3亿/2.5亿/1.4亿,总计10.2亿人口,且近年来人口数量加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近视低龄化、超龄化趋势严峻:弗罗斯特预计,2020年我国20岁以下近视患者将达1.73亿,青少年平均近视率将增加2.5pcts至52.7%,而高中生近视率将高达80.50%。

2.5亿干眼症患者持续增长,年轻化。 目前,因电子设备、空气污染、隐形眼镜等原因引起的干眼症患者近2.5亿,其中经常使用视频终端、佩戴隐形眼镜者患病率高达93%和90% ,未来患者增长率将持续10%。

2023年04月医美、口腔、眼科机构的机遇

行业复苏,蓄势待发

2023年医美、口腔、眼科消费回升的确定性较高,医美消费相对粘性较大。 需求只会延迟,不会消失。

1、众多营销机构开始打造自己的IP

通过IP输出内容建立连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形成互动信任关系;

通过IP建立“线上带动线下”的运营模式,放大口碑疗效价值,提高引流效率;

通过IP战略,建立先发优势,形成网络效应,打造核心竞争力。

医生通过IP输出审美内容,提升求美者对机构的认知度。 例如,超播服务过的牙科机构、医美机构等,通过院长和专家影响用户。 如果一个专家坐在诊室里,一个月顶多能治疗几十个人,而现在机构通过私域广播,几小时之内就和几万人形成了2个Link,大大提高了效率。

机构利用IP实现引流、变现效率,变现更加公开透明。 因此,2023年建议抓住IP机遇美容院特性,积极推进IP战略,抢占先发优势。

2、与用户建立零距离联系,降低客户决策成本

构建机构私域矩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内容输出渠道,为客户了解和选择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私域直播、社群运营等私域吸引用户进入机构私域域营销形式,并通过私域内其他客户的真实分享,帮助客户选择医疗机构,解决决策问题。 私域直播中的在线咨询,帮助客户随时随地搭建1对1的沟通渠道,实现便捷便捷的预约。 在线洽谈。

3、关注客户资产,将用户数字化,通过服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细化运营策略。

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营销成本越来越高,甚至效率很低的情况下,消费医疗行业对数字化和降本增效的需求大大增加。 其中,客户数据是去年很多机构布局的重点。 超级直播已帮助多家机构完成用户数字化建设,帮助机构分析客户数据,提升营销效率。

例如,通过超播产品系统,帮助机构分析历史数据、客户数据、诊疗数据,甚至病历内容数据,制定和提高机构的门店光顾率、订单提升率,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赞誉和美誉度等价值。

总结:刚刚过去的2022年,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随着年底防疫政策边际化的显现,2023年开始,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和内需政策的出台,医美、口腔、眼科等医疗机构的消费将恢复逐渐,具有较高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