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按摩背部最好?
根据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的刘著经。简称膀胱经。
以下部分从眼角(景明穴)开始,到额头,在头顶(百会穴)汇合。这条经络从头顶分支到上耳角。
自上而下直行至枕骨,入颅腔,上脑,回项(天竺穴),然后在大椎穴会合,再沿肩胛骨内侧分左右,脊柱两侧(一寸五分),至腰(神俞穴),入脊柱两侧肌肉,深入体腔,上肾,属膀胱。
这条经络的一个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侧下行,经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卫中穴)。
另一分支从项下,经肩胛骨内侧,从附着点(三寸)下行至髌骨支点,经大腿后侧与腘窝内的前一分支汇合,再经腓肠肌下行至足外侧踝部,沿足背外侧缘行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点),与足少阴肾经会合。
穴位
此经络的腧穴有:景明、宽珠、梅冲、曲槎、吴楚、城关、田童、洛阙、于震、天竺、大元、丰满、舒菲、厥阴俞、心俞、独俞、舒歌、肝俞、胆俞、脾俞、舒威、三俞神堂、卜、葛关、浑门、杨刚、一社、臧伟、盖门、枳实、保弼、子午、合阳、承筋、成山、飞扬、体阳、昆仑、蜀神、参麦、金门
这条经络有67个穴位,其中49个分布在头面部、项部和腰背部,18个分布在下肢后中线和足部外侧。
第一点亮,最后一点阴。该经络穴位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该经络通过部位的疾病。比如癫痫、头痛、眼疾、鼻疾、遗尿、排尿困难、下肢背部疼痛。
简单的宋诀:气血注入肺在,大肠在胃,脾在午间而小肠在午间,膀胱在一肾位,心包在三焦在奇石,胆在丑肝在各位。
功能
1、能缓解疲劳。
2、有助于良好的睡眠。
3.按摩上背部时,可刺激舒菲穴,主治肺部疾病;治疗心脏病的心俞穴;能扩胸理气的督俞穴;还有舒歌穴位,可以调节血液,扩张和中和肠胃。
4.按摩下背部时,可刺激主要用于肝病的肝俞穴;胆俞穴治疗胆囊疾病;关键脾、胃、脾俞等用于祛湿。
5.按摩左右肩胛刺激的穴位,对头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6.按摩背部侧面,也能起到扩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的作用;也可以尽量挺胸,肩胛骨向后,按摩颈肩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7.按摩背部每一个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功能。只要坚持背部按摩,就会得到明显的治病保健效果。
- 上一篇 >:手拉手教你肩部和颈部按摩技巧
- 下一篇 >:有哪些实用的按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