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沟通、营销技巧,个人形象等归根结底都属于“术”的范畴,其实大部分美容师的问题在:思维层面!我们告诉美容师,在面对顾客的时候,要顺着顾客的期望去推卡,好,员工对顾客就千依百顺,可最后还是没能成交。就像顾客说,我要回去跟我老公商量一下,那是因为她不想买,她真正想买,她是没有老公的,而你还跟她说,那行,姐,也不是小钱,您跟我姐夫商量一下吧。
了解顾客的需求比滔滔不绝的给顾客讲产品重要一千倍!
不知道顾客到底需要什么之前,你很难有业绩。哪怕今天我们成功办了五张一万块钱的会员卡,这些顾客的动机也绝不一样。可能出于省钱的考虑、也可能出于面子的考虑、甚至可能是一时冲动。所以,想要做出持续稳定的高业绩,首要搞清楚顾客的需求和动机,对顾客了解的越清楚,就会感觉业绩搞的越轻松。
每个人都是希望能够占据主动话语权的,我们都重视由自己说出来的话,忽视别人说出的话,也会习惯性的忽视员工或者店长告诉他们的东西。对于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他们会非常认同、固执,比如,如果我们直接告诉顾客:办我们的卡,不但方便,而且省钱。大多数顾客会将信将疑,甚至直接拒绝。
可是如果我们帮顾客仔细分析,引导顾客自己得出“办卡能省钱、还方便”的结论,那么顾客愿意买单的成功率会大幅提升。有时候顾客会反复问:有没有优惠?能不能打个折?这个时候,并不是顾客差这点钱,而是在试探你的底线。过度营销和盲目促销给顾客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肯定能再便宜点,我要不给她要点东西,我是不是傻,啥不是被坑了!优秀的美容师,并不会顾客一说就给优惠、给折扣,而是想办法塑造一个能得到顾客认可的低价,最终往往并没有优惠,顾客也很满意。在我们这个行业,有不少人信奉“感动服务”,认为只要顾客感动,成交就不是问题。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顾客感动和顾客需要是两个问题,顾客不需要,哪怕你服务再好,也难以成交。
女人花钱消费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感性的行为,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是一时的冲动。我们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创造顾客的这种冲动,另一方面也要给够顾客足够的逻辑支撑。比如,经常来店里的丽姐,以前总是腰不舒服,后来办了张卡,连续做了四个月,现在哪能看出来她曾经连走路都别扭啊。说白了,美容师在脑海中要存储一组这样的案例,一定会有大用处。不要试图和顾客做朋友,因为很少有人会单纯因为“友谊”选择你。即使你觉着你和顾客是朋友,而顾客恰好选择了你,那也一定是因为你在其他地方有吸引顾客的地方,而不只是因为“友谊”。我们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交换的关系,我们用自己的辛苦和专业换顾客的钱,顾客选择你,只是因为顾客感觉你值那些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