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新氧发布2021年Q2财报,提及了自己的社区业务。二季度新氧新媒体全网单月最高浏览量达10.6亿,6个微信公众号,以新氧官方号和娱乐号东八区区花打头阵,批量制造10w+的爆文。以新氧微信公众号为例,他们日常发文时间在晚上11点半之后,内容都离不开“明星八卦+颜值品鉴”,比如《赵丽颖的土照不算啥?那请你品品九年前的书模鞠婧祎》《被颜值回归的欧阳娜娜炸出来了!远超颜巅时期…》等文章,《天下网商》发现,鞠婧祎、赵丽颖、杨颖、毛晓彤等明星都是新氧解锁“流量密码”的主人公。
一个诞生于互联网的医美社区APP,始终是一门需要流量的生意。财报显示,在2018、2019和2020年,新氧移动月活用户数为140万、290万和710万,尽管今年二季度,新氧APP移动月活用户数达1000万,月活跃用户的增速正在放缓,早期圈地的各种路数也正在被规范矫正。一位在医美行业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新氧确实在传递“容貌焦虑”,她认为,“宣导变美改命”,对一些还没建立起成熟价值观的95后、00后会产生反向作用。新氧的下一站据中信建投研报,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综合对比国内外医美渗透率和消费金额等指标,中长期看,我国医美行业仍有5倍以上成长空间。医美是个大市场,但在我国,人群渗透率很低,仅2%,相比韩国的10%,巴西、美国的12%,仍是个待发展且有前景的市场。近年,医美在我国开了一道小口子,大大小小的医美诊所、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也搅动着这个萌芽不久的市场。上述医美行业人士表示,当下中国医美行业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没有医美资质的黑诊所越来越多,约是正规医美诊所的三倍;第二,药品水货、假货鱼龙混杂,正品水货比例1:3;第三,医美医院为了获得高利润,进行了过度的宣传和开发。从2013年创立至今,新氧已经长成了行业小巨头。它主要有三块业务:与医美相关的原创内容、社区以及医美在线预订服务。
财报显示,新氧第二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0.58亿元,同比增长37.7%和2591.3%。不过,营收利润双增长下,该公司的股价却一次次创下低位。截至美东时间10月8日收盘,新氧股价4.35美元/股,较上市初期20.77美元/股峰值下跌近八成,总市值仅4.53亿美元。此外,收入端方面,新氧营收增长仍强依赖信息服务业务,也就是从医美服务商手中收取广告费。从财报数据来看,今年第二季度,信息服务、预约服务收入比例约为8:2,显然,信息服务占营收大头。到6月30日,新氧平台上订阅了信息服务的医美服务商有2236个。并且,从财报数据看,B端医疗付费机构数量和单个机构付费金额都在增长。互联网观察人士丁道师曾向媒体分析称,新氧强化信息服务类型收入相比让用户下单整形更具安全性。于新氧,挖掘新客依然是其重要出路,强营销仍是主要获客方式。2018年—2020年,新氧在销售及市场费用上分别花了3亿、4.7亿、7.3亿,2020年这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一度接近六成。相比之下,数据显示,2017年新氧涉及的肖像权案件赔付接近50万,似乎现阶段明星索赔金额与上亿的营销费用及收益相比,依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出于惯性,新氧仍在沿用“吸睛”的模式跑通商业模式,但,在国家的强力管控下,医美广告的投放成了难题,对行业是件好事,但对依赖流量的新氧来说,整改迫在眉睫。市场正在被逐步规范化。非手术类医美无疑将成为下半场争夺战的焦点。轻医美服务的复购率相对较高,而且在市场接受度上轻医美接受度远远高于重医美。光子嫩肤、水光针等轻医美正在成为现代人的日常护肤项目。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也曾表示,新氧将通过押注“非手术项目”来提升预订服务收入,以此来不断扩大医美消费人群,提高市场份额。不久前,新氧收购了一家上游光电设备厂,或许将在轻医美上做功夫,其表示下一步将押注非手术项目。这家公司正在“微调”,但它的下一步也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