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5亿突然无货可卖面膜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8月16日,明治控股宣布,全球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将以65.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全面收购明治。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的选择在最佳时机高价出售。 “驻足欣赏美景”——这是明治的广告语。然而,明治的发展并没有停止:2003年,佘裕元创立明治,面膜市场出现了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的激烈争夺。 2010年,“后来者”明治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面膜第一股”。 2012年收入突破10亿元。
佘豫园是怎么做到的?
突变:卖了5亿,突然断货
口罩产品在2000年后大规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当时该品类的龙头是(以下简称“可回收”)。到2002年,公司实现销售额超过5亿元。
能被挑出来的出色表现,离不开佘玉源。 1997年,科彩创始人马军从成都医学院教授那里得到了祛斑配方,随即推出了面膜产品。然而,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和资金,科彩未能迅速突围。月销售额只有30万到5万元。
佘裕元和马军是老同学。他们偶然相遇,谈得非常愉快。彼时,佘玉媛在代理某国外保健品,手上拥有丰富的药房渠道;而科采则定位为“千年本草、科采、美容”,希望以中医药理念突破市场,成为“中国的薇姿”。
马俊穗鼓励佘玉源做科彩的营销和销售,双方达成合作协议:科彩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而佘玉源的元和公司负责营销策划和销售代理。元和介入后,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请黑马广告公司为科彩制作新的包装,这迅速改变了它的品牌形象。 2001年7月,元和借助药店渠道启动北京市场,短短一个月的支付金额就达到了200万元,初步打开了市场。
当时很多药企成功上市,药店发展非常迅速,药店渠道也支持美容功能产品。借助这个渠道,本土科彩可以避开SK-II、OLAY等国外品牌,迅速占领市场。
但在2002年,科才突然宣布停止与其合作。一夜之间,佘裕元突然面临“无货可卖”的窘境,资金迅速枯竭,数百人的团队被迫裁减至40多人。
佘宇元回忆:“最难受的是有人跟我说:这个月发不给我工资,我跟着你好不好?”
迫于压力,他在厕所哭了好几次。
苦苦挣扎:将妇科乳液推向彻底失败
三十多岁的佘玉媛,多年一帆风顺,第一次经历了现实的残酷。
1972年出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担任销售员。他根本不了解市场。他在“卖货”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正的营销知识。我去重庆做市场,公司给了我30万元的货,没有任何营销费用。我去找当地的代理商把货卖给他,他们需要给产品做广告,我会用广告费找一个广告。公司谈合作。”佘玉源会见了现任广州奥美整合营销集团董事长赵佳宁。
1996年,24岁的他完全掌控了这家保健品公司的所有业务,并展现了惊人的管理能力,业绩迅速增长。以北京分公司为例,其月销售额高达8万元。他执掌公司半年后,最高月销售额高达280万元,上海分公司更是高达400万元。
通过她在保健品市场的长期经验,她获得了独特的消费洞察——中草药的概念和外用美容产品的惊人需求。流行的风云丹、夫人口服液、波尔口服液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作用往往是祛斑、美白或丰胸。 “当时我什至不知道口罩,但没关系。”佘玉渊说道。这是他成功使用药剂的秘方。
但是现在没有口罩卖了,怎么办?
佘宇元渴望证明自己,仅仅三个月后,他就推出了一款名为“火烈鸟蓝”的洁面产品。新品上市后,她发现仅深圳就有100多个品牌的妇科洗液,而他之前只认识洁尔茵和妇颜洁。最终产品失败了。
佘豫园多次败战,推出了很多产品,几乎可以填满整个办公桌。由于有传言说他做经纪人时私下做自己的产品,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推出的产品都不是护肤品。
崛起:一件代发 + 快速消化
直到2003年,佘裕元才与他人合作注册“明治”,重回口罩市场。此时,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强生等超级巨头纷纷入局,可菜、八卦水、速儿等本土品牌也大举进攻,一时糊涂.
明治自推出以来一直使用 5 片包装。除了药店渠道,他还看中了百货专柜和超市,但由于每盒面膜的价格高达70-80元,销量平平。
佘玉源在逛市场时还发现,在日化市场,如果单品超过70、80元,消费者就会犹豫不决。以宝洁为例,海飞丝、飘柔、潘婷最初都没有40元以上的产品。
2005年的深夜,佘玉源受到盒装洁面湿巾的启发,“我突然想到,消费者不需要一次性买那么多,他们多久用一次一盒5片? 他受到启发 转眼间,我以为面具可以单件出售。
于是,经过专业的营销策划,又发布了一个新的计划:美将从专业市场切入“快消化”市场,扩大产品线,从4款到15款,单件销售,售价10元。
佘玉源想为这 15 种产品设定不同的价格。比如抗皱精华液含量高的抗皱系列应该更贵,保湿应该更便宜,但奥美的赵佳宁强烈反对。赵认为,快消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门槛。如果有门槛,就需要选择,一旦有更多选择,消费者可能会放弃购买。佘玉媛最终选择妥协,明治15款产品全部以每件10元的价格上市。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
单件销售和快速消化将很快为美国打开局面。拒绝了佘玉渊的屈臣氏也意识到了这个想法的不同寻常,为他打开了大门。 “不进屈臣氏,你的战略和执行就会走样。如果你先做沃尔玛,或者先做家乐福,你就无法支持快速消化和专业护肤品的结合,只有屈臣氏才能做到这一点。” 。”佘玉媛解释。
叹息:被遗弃的可以收养
自2005年以来,整个面膜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借助屈臣氏在内地“遍地开花”,明治也成为了“口罩之王”,并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拓展传统渠道——百货、连锁超市、专营店。
2010年,美的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2年,美的营收突破10亿元。根据AC尼尔森数据,2012年明治品牌在中国面膜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26.4%,位居面膜行业第一。
令人难过的是,面膜市场日益扩大,平价本草、育妮方、我的美丽日记等品牌相继出现。屈臣氏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但原来的领导者科才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落伍了。 , 2008年3月,公司被上海家化(股吧)以6.521.62万元的价格收购。到 2012 年,后者已经放弃了这个品牌。
未来:命运会怎样?
虽然美女嫁给了豪门欧莱雅,但业内也有担忧的声音,担心会重蹈小护士的覆辙。自2003年欧莱雅收购 后, 就屡遭质疑和隐瞒。目前,这个曾经知名的本土日化品牌几乎已经从市场上销声匿迹。有人怀疑,欧莱雅正在利用收购 为其定位相似的品牌卡尼尔“扫清障碍”。
中国化妆品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刚认为,“从欧莱雅的战略、收购难度和强度、协同效应来看,收购明治成功概率较高比起小护士,何况欧莱雅也有我当年收购年轻护士的经验。”
从明治的渠道来看,其中三分之一是屈臣氏渠道,四分之一是超市等现代渠道,其余是化妆品加盟渠道和电商渠道。这些渠道与欧莱雅现有的品牌渠道高度匹配。接管美国后,欧莱雅不仅不需要额外的渠道费,还能与原有渠道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渠道成本,实现非常可观的财务业绩。
声音:激烈竞争要退役?
根据公告,佘玉媛夫妇共持有明治11.7%的股权。以此推算,这对夫妻可以在此次交易中套现7.7亿港币。
看似飞速发展的美女,为何要“委身于他人”? 表示,欧莱雅在化妆品和美妆产品方面发展可靠,相信欧莱雅可以提供研发经验,为公司创造协同效应,助力美妆发展。品牌建设战略。
不过,北京智启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智启认为,原因有三。首先,面膜市场的竞争环境与佘裕元刚入行时完全不同。竞争者越来越多。旗舰美捷已形成正面影响,利润和增速均受到影响;其次,美捷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屈臣氏、超市等,随着渠道成本的增加,美捷的毛利也会减少;而经过多年的努力,佘羽原本就有了退休的念头。
- 上一篇 >:外资收购后的本土日化品牌是否还会继续存在?(图)
- 下一篇 >:紫色的短发,6个耳钉,9处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