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停牌两次!号称国内“面膜第一股”的美即控股

2022-09-03 19:09:55 论坛: 行业头条 作者:胡萝北

半个月两次停课!号称中国“口罩第一股”的明治控股12日上午9时在香港联交所宣布停牌,等待刊发包含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这是继公司于 8 月 2 日宣布公司和某些股东正在与两名潜在买家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后的第二次停牌。美人到底要靠谁?

联合利华也想竞标?

美的在2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及部分股东正在与独立第三方(潜在要约人A)就一项可能的交易进行讨论,如果该交易成为现实,可能会导致对所有已发行股份的要约。

它还主动披露,在与潜在要约人A的谈判过程中,另一独立第三方(潜在要约人B)连同潜在要约人A就指示性要约向公司接洽。如果要约成为现实,可能会导致潜在的要约人 B 对所有流通股提出要约。公司与潜在要约人 A 之间的讨论仍在进行中,而董事会正在等待潜在要约人 B 可能提出的要约的进一步信息。但是,该公司还指出,尚未收到潜在要约人的任何明确要约,因此要约不一定会继续。

这个公告意味着小美就像一个被两个第三方“追求”的炙手可热的“女神”。这也是其7月26日盘中暴跌19%的最美一面。业内猜测“A君”“B君”可能是欧莱雅和上海家化。

昨天,当记者向欧莱雅​​相关负责人核实上述消息时,对方表示“不予置评”,并表示“暂时没听说过”。据悉,欧莱雅中国区CEO北汉清日前正在休假,他的采访咨询时间似乎有误。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日前也表示,不会收购明治控股,因为家化还没有生产相关产品。

“我们听到的传闻是联合利华和上海家化”,一位日化行业内部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虽然葛文耀公开否认,但可能是烟幕弹,还有一个原因是美人要求价格。太高了”。

国内品牌急于寻找“下一个家”?

美容如此高调兜售的信心来自于一个数据——根据上岛女性消费公布的2011年消费数据,面膜已成为第四大化妆品消费品。从2001年到2009年,面膜在所有护肤品子品类中的增长率最高,增长率为31%。作为面膜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AC尼尔森的报告显示,2012年明治品牌产品在我国面膜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26.4%。

美国今年3月公布的2012/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1%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965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0%。

不过,既然前景如此光明,美伊为何急于出售呢? “以前是丸美,然后是明治,现在时代变了。”日化行业资深业内人士陈女士指出,“和收购大宝、小奴、玉玺等不同,现在国产品牌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我急着想找一个‘买方'。”她表示,口罩行业目前利润更高,但渠道成本也在增加,无法在高端产品上与跨国品牌竞争。 “在外资企业看来,收购本土品牌‘铺设渠道’的时代已经过去。”

海通国际认为,考虑到面膜市场的增长潜力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预计明治未来将继续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营销,线下将增加门店面积,人员配备和货架展示。线上,它希望通过线上平台促进更深入、更广泛的消费者教育和品牌建设,但这也需要更大的支出。但是,增加的营销力度将带来多少实际收入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