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海淘消费者辨别正品的真假包装鉴别教学(组图)

2022-09-02 13:09:55 论坛: 行业头条 作者:胡萝北

目前,大部分海外购物消费者主要从外包装、瓶装等细节细节入手,鉴别正品。网上甚至还有很多流行代购产品的“真假包装鉴别教学”视频。正因为如此,包装成了不法分子“重金”征服的一部分。

据介绍,犯罪嫌疑人卢某解释说,为了达到赝品掺假的目的,他们“购买正品进行研发,先后投入110万元以上”。这些假冒化妆品包装大多来自不合格的小型印刷厂。造假者将正品外包装送到尚佳,尚佳根据原包装仿制原包装,印刷、烫金、覆膜……工艺复杂,有的甚至需要打样3到5次。

除了包装,很多消费者还把防伪打码作为识别真品的重要依据,却不知道不法分子在这方面也可以造假。其中,化妆品品牌内部出现“内贼”与不法分子勾结的案例。

据新华网报道,据被查获的部分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的嫌疑人交代,他们会通过一些隐蔽的渠道,从部分品牌化妆品的知情人那里得知一段时间内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喷码的大致编号段。时间,然后喷上与正品同步更新的代码。

此外,代购单据诈骗也相当“成熟”。据悉,在香港、韩国、欧洲等热门代购地都有各种假货小票,而且小票上的产品编码也可以与假货标签相匹配。同时,相当数量的假冒化妆品会被运往国外,然后以代购或海外代购的形式邮寄回来,以获得海外发货证明和入境证明。

“这些化妆品模仿性强,普通消费者难以辨认,其中不乏‘流行’。” 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民警谢元龙表示,由于假冒产品价格低廉,即使算上海外邮费,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流通环节怎么卖假货?全国发展“线人”,网店、代购、实体都能“看针”

不仅在“生产端”,而且在假冒化妆品的“流通端”。

记者查阅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卢某的交易记录发现,仅“维维逍遥代购”客户的交易量就达到7500余次,微信记录显示,与该客户有业务往来。鲁达数百人之多。其他假冒伪劣化妆品销售商并不回避假冒一词。他们还直言,很多上门取货的买家都是从事代购业务,以接近正品的价格销售,利润可观。“以一瓶5ml的假迪奥香水为例,进货价6元左右,组合包装后50元就可以卖给隔壁家,

一位“五钻”卖家称,他以一手货源代购批发的名义销售“未经授权”的化妆品。生意兴隆的时候,他天天出货,客户遍及全国,尤其是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客户拿货更多。

一家国际高端化妆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国际品牌会在中国市场设立专门的防伪部门,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合作,尽可能杜绝假货。 . 但是,对于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假货,由于监管难度大,也很无奈。

事实上,早在2017年初,浙江警方破获27亿级化妆品造假案时,记者就曝光了假冒化妆品的流通产业链。

在8.27亿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段某将建立生产销售渠道,聘请他人补假大牌化妆品(类似于“品牌主、总代理”),然后使用“批发”方法 向全国各省市的其他“线人”(类似“代理人”)销售假冒产品。而全国各地的“线人”都会发展他们的“线下”,线下或通过网店、代购、实体销售等多种形式,让假冒化妆品进入消费者手中。

以电商渠道为例,销售假冒化妆品的不法分子会通过网店开店、虚假开票等方式增加店铺的公信力,会迎来很多“廉价”的消费者。一旦网店被取缔,他们就会再开一家,继续卖假货。大多数客户在购买后无法辨别产品的真伪。如果细心的顾客发现产品有问题,商店通常会给他们全额退款。而接受退款的客户一般不会再闹,有的甚至会给予好评,纵容造假者。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假冒化妆品案件被曝光,在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不贪小利的同时,假冒团伙也在“趁火打劫”。记者了解到,在香港一起销售假冒化妆品的案件中,犯罪团伙利用“心理手段”将假冒口罩产品的价格抬高至高于市场价格,戳中了消费者“高价正品”的心理。

一位进口香水代理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对品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比如第一次接触某个品牌的消费者,在购买假冒产品时将无法区分,从而将他们抛在脑后。“品牌质量差”的印象影响品牌形象。作为渠道商,他痛恨这种现象。

为什么很难从根本上断绝假货?品牌商、平台商、法规、监管都需要“行动”

事实上,随着各大电商平台海外采购的布局,进口美妆品牌通过天猫等平台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家层面保税区建设的加快,消费者的渠道从海外购买正品化妆品的人数正在扩大。如今,代购的人气已不如从前。

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部分通过代购渠道购买的化妆品,比天猫国际等平台直销或海外品牌官方旗舰店的价格还要贵。此外,随着日本松本清、韩国、法国等美妆连锁店入驻天猫,消费者购买进口美妆产品的种类和渠道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