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食药监总局连续发通知整顿银杏叶药品市场亟须加强监管

2022-09-09 16:09:39 论坛: 行业头条 作者:胡萝北

自5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CFDA)发布《关于其他企业非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知》以来,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非法销售银杏叶类药品及公司治理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下发了整顿银杏叶类药品市场的通知,可见整治的重视和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的数据,目前生产银杏相关药品的企业共有104家,包括银杏叶、银杏颗粒、银杏叶等。银杏叶胶囊、银杏酮酯片。、银杏口服液等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石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与银杏相关的产品非常多,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不应仅限于医药市场,更要关注健康。护理产品市场。国家大力整治银杏用药事件的背后,是国家急需规范的中草药提取物市场。

银杏吸毒事件持续发酵

银杏叶相关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据了解,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据最新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明,部分批次银杏叶提取物是从不合格企业采购,以企业名义销售给其他制药企业。他们的行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立案调查。

采购的银杏叶提取物用于生产银杏药材,用于生产保健食品。并已停止相关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主动采取召回措施。

截至公告日,包括、、、、、、、等17家银杏叶制剂生产企业和、、、、等4家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已主动停止销售、召回等。

5月30日,益百药业、新邦药业、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启动相关产品召回。据记者统计,截至5月30日,共有9家上市公司宣布启动召回工作,包括乾元药业、海王生物、云南白药、康恩贝、方生药业、汉森药业等。

5月30日,贵州益白药业公告称,公司对银杏叶制剂产品生产相关的银杏叶提取物供应商、采购、质量、生产情况进行了自查。公司生产银杏叶制剂,有两种产品:银杏叶和银杏达摩注射液。公司生产的银杏达摩注射液所用提取物均为自行提取,严格按照批准的工艺生产,不添加任何与工艺无关的物质。公司生产的银杏叶生产所用的银杏叶提取物供应商为“”。2015年5月24日,科瑞南海主动向当地药监局反映,部分药品生产中使用的提取物从来都不是合格企业。采购,采取停产、召回等控制措施。公司决定自2015年5月24日起停止银杏叶的生产和销售,并将科瑞南海销售的相关提取物当场存放。2015年5月29日,公司对市场上的银杏叶产品发起召回。程序。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得的数据,目前我国与银杏叶生产相关的药企共有104家。据了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进来。

石立臣认为,与银杏相关的产品不仅包括药品,还包括保健品,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迫切需要规范植物提取物市场

此次银杏药事事件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对低成本银杏药企业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银杏提取物的生产工艺由稀乙醇提取改为3%盐酸提取。酸萃取。符合条件的企业采购盐酸法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用于生产银杏叶,并将采购的提取物销售给其他制药企业。但采用盐酸工艺生产银杏叶提取物会分解药物的有效成分,影响药物的疗效。

石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银杏用药事件不断发酵的背后,是国家急需规范整顿的植物提取物市场。

据了解,植物提取是中成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产品主要用于药品、保健品和食品。植物的提取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在我国,植物提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占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近一半。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医药产品出口总额为30.4亿美元,年-同比增长 13.55%。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

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也存在提取产品品种多、规格杂、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企业参差不齐、流通无序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中药的提取。产业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导致我国在植物提取方面与欧美日韩存在距离。

石立臣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植物提取市场监管的同时,植物提取市场也将面临一次大洗牌。只有那些符合国家标准的植物提取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