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舒丹有些在华外资化妆品竞争对手中国内地成全球增长最快区域

2022-09-25 14:09:04 论坛: 动态 作者:丁静怡

虽然美国化妆品企业露华浓和法国化妆品集团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近期都退出了中国市场,但国外化妆品企业的信心却有些受挫。中国第一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法国化妆品品牌L' L'的增速,却在中国超越了许多国外化妆品竞争对手,中国大陆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欧舒丹最近公布了截至去年12月的2014财年前九个月的销售数据,显示该期间净销售额为8.039亿欧元,增长近0.@同比>3%。在固定汇率下,增长 8.7%。其中,中国、俄罗斯和巴西增长最快,分别增长18.8%、18.0%和14.6%。

令欧舒丹担忧的是,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本财年上半年,欧舒丹发布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盈利预警,净利润大幅下滑5%7.9% 至 1450 万欧元。如果取消130万欧元的税收抵免,净利润将同比下降61.6%。

重要的原因在于,一直是欧舒丹收入的主要贡献者的日本,对整体利润的影响很大。上半年,日本市场占欧舒丹总收入的17.2%,但同店销售额增速为-7.2%,与同店相比- 在香港、中国大陆和英国的门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11.6%、5.5%和5.2%。

欧舒丹进入中国较晚,基数较小,这也是其高增长率的部分原因。日本业绩下滑,让其可以在中国投放更多筹码。 “虽然中国化妆品市场本身也有较低的两位数自然增长率,但欧舒丹的增长率仍然略高于整个行业。”化妆品行业分析师白云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相比欧莱雅、宝洁、资生堂等国际化妆品公司在1990年代左右进入中国,欧舒丹2005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中国店时表现并不好。

然而,2010年5月,欧舒丹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54.9亿港元(约合7.7亿美元),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法国公司在香港发售。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产品销售业绩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某外资化妆品公司的业内人士评价道,“当然,放弃欧洲上市,选择在中国香港上市,已经是一个战略选择,并且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认可。”

事实上,这家法国化妆品公司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亚洲,其最大的市场日本曾占其销售额的 25%。然而,日本市场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有所放缓。这一时期在日本的销售额为1.29亿欧元,占欧舒丹整体销售额的比重已降至16%。

欧舒丹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销售额分别为0.@>57亿欧元、0.@>82亿欧元和0.@>29亿欧元。虽然中国大陆的销量只有日本的一半左右,但在中国的整体销量份额却达到了20.@>9%,超过了曾经的第一大市场日本。

欧舒丹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安德烈表示,本财年上半年日本的销售额下降了 5%,但受到日元疲软的影响,以欧元计价跌幅扩大至 27%。 “日本作为成熟的化妆品市场,整体饱和度较高,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快,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白云虎说,这也是欧舒丹在日本的占比。原因。

近年来,欧舒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市场拓展都大大超出了计划。

在香港上市前夕,何康祖曾表示:“中国正在快速增长,在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中,希望中国的收入贡献翻一番以上。”

当时,欧舒丹在中国的直营店主要集中在0.1@>二线城市。和康祖计划在下一财年新增15个城市,将大陆城市增至40个;未来五年,中国分行的数量将从当时的 50 家增加一倍以上。

不过,在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截至2013年12月31日,欧舒丹在中国大陆拥有144家直营零售店,仅次于美国(200家)直营店。如果加上香港和台湾的50.2@>35,中国的数字就达到了233。

过去9个月,欧舒丹在全球新开了108家新店,其中,期内在中国大陆新开的直营零售店数量最多,为25家,几乎是1/全球新店数量的 1 家。 4.

日本业绩的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欧舒丹进一步加快在中国的布局,但中国能否接手其整体业绩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