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cfp提供)
2013年8月15日,欧莱雅集团宣布以65.38亿港元(约合51亿元人民币)收购全部股份。2014年1月,收购方案获得商务部批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二季度后,国内市场的“口罩王”将正式获得外资地位。
国产化妆品无奈被收购
每一波消息都引发舆论场对本土品牌的关注。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势来袭,曾经的小护士、丁佳宜、玉玺、大宝有的几乎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有的深陷疑云,有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这些被外商收购的国内日化品牌不断被指出存在品牌困境。
产品利润率低、研发能力不足、渠道成本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等问题是大多数本土化妆品品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成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利器。
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本土品牌在海外并购中不可替代的优势:下沉渠道、贴近民众的品牌定位、广泛的客户群和多年积累的品牌认知度。美国在这次收购中买了个好价钱。用于收购的65.38亿港元(约合51.5亿元人民币)超过了欧莱雅2012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的百分之四十。
市场风暴中的本土企业管理正在经受考验
不可否认,一些本土化妆品品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或多或少受到了行业和消费者的看好。比如佰草集、美家井、百雀羚、平价本草、自然堂等,这些品牌在形象塑造上的转变是有目共睹的。以佰草集为例,品牌的建立和调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早期的系统化工作,到电视(《美人》等),再到微电影的制作和网络营销。In 2013, Xie was as the new head of Jahwa (34.80, 0.23, 0.67%). 更让股东印象深刻的是时任董事长葛文耀与资本方平安信托的“内讧”,2013年5月,公司股票在事发次日停牌,公司市值在短短三天内蒸发。50亿元。股价大跌让投资者“很受伤”,上海家化在这起事件中,无疑损害了其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本土企业在管理、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差距和差异有目共睹。如何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条件,在全球竞争中有效取长补短,有效抵御外资冲击,需要地方日化企业经营管理各方不懈努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