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自然堂”、“美素”、“雅格丽白”等民族品牌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中;同时,他们还进入了百货公司和大型超市。坐在前排让人耳目一新。
数据显示,未来中国护肤品市场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速,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200亿元的市场容量。其中,国外的增速护肤品牌进入放缓期,而国产美妆品牌将分得更大的“蛋糕”,部分品牌以30%以上的增速取得长足进步。这预示着护肤行业格局将迎来洗牌期。
JALA集团旗下拥有“天然堂”、“美素”、“雅格丽白”等民族品牌,跻身国内护肤品前三强。在行业普遍寒冷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令人振奋。“自主研发是民族品牌突破的关键环节。” 嘉兰集团董事长郑春英告诉记者。
不做生意是无根之树
嘉兰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格兰新研发中心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正式投入使用,履行了“为东方女性提供世界一流品质化妆品”的使命,承接了格兰四大品牌的发展。美塑、雅格丽白等品牌的产品质量已与国际强势品牌相媲美,部分技术和原材料质量甚至优于国际品牌。
郑春莹说,不做生意是一棵没有根的树。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民营企业也经常被困在生意上,所以老板转投金融市场的情况并不少见。郑春莹说,很多人认为,请一个设计师,就可以做一个品牌。但实际情况是,从研发、品牌创立到最终进入市场,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十年或八年没有困难的气候。“这是很多人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甚至不愿意从事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嘉兰员工私下透露,很难看到郑春莹外出应酬。在他的办公桌前,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11 点,他都会沉浸在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中。郑春莹脑海中就有这样一幅画面。公司要实现的是可持续发展,既立足国内,又立足国际。嘉兰为美丽中国负责,嘉兰要成为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
自主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01年,自然堂等品牌与嘉兰研发中心共同诞生。以此为起点,伽蓝先后与巴斯夫、法国、德国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原材料公司展开合作,逐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合作格局。迄今为止,伽蓝已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并在上海、巴黎、东京、神户、台北等地建立了全球研发网络,首尔、韩国和北美的实验室也在建设中。同时,除集团研发中心外,嘉兰还与中国科学院、交通大学、中国日用化工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等,形成了具有嘉兰特色的研发体系。可以说,没有对研发的特别重视,就没有这个品牌的强势崛起。
技术创新是动力
2012年6月,从事化妆品研发15年,曾任跨国巨头亚太研发总部资深科学家的陈博士接过郑春莹的聘书,成为首席科学家,嘉兰集团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部。高级总监。陈博士告诉记者,其实本土护肤品品牌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符合其肤质的“五感六感”。在品质和价值上,不少国产品牌不输于国际品牌,甚至具有明显的本土优势。比如很多海外大品牌比较注重去油,
每年,伽蓝集团都会将超过 3% 的收入投入到研发中。从原材料到工艺,每件商品都要经过60种严格的安全实验才能上架,小到开合瓶盖的声音。反复测量,做到最好,甚至超越国际品牌的品质。目前,嘉兰集团已获得设计、产品配方、科技成分等国家专利技术金奖100多项,各类产品奖项数十项,位居“中国专利企业十强”之列。“今年,我们将基础研究的技术专利增加到400项。” 郑春莹说道。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制造来说,企业有很强的后劲和潜力从事研发。” 这是陈博士回国后的感受,“但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有点空洞,作为创新的主体,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有待加强。”
谈及差距,拥有丰富海外研发工作经验的陈明华坦言,“历史积淀”。国际大牌的研发和品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国内品牌作为后来者的短板。“但嘉兰研发效率高,性价比高。” 陈博士非常乐观。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