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B2B2C电商和B2C电商,深受其害的苦水往肚里咽

2022-09-30 20:09:02 论坛: 动态 作者:余佩颖

一方面,该网站积极与世界知名化妆品品牌合作,在中国打击假冒产品;另一方面,网络上假冒美妆产品的消息层出不穷,深受其影响的消费者正吞咽着胃里的苦涩。当前国内化妆品网购市场正处于鱼龙混杂的尴尬期,电商平台正成为化妆品、奢侈品等假冒伪劣产品的新兴聚集地。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行业大战每天都在发生。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到201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容量将超过2000亿元。目前,淘宝上从事化妆品业务的国内商家有28万家,但年营业额超过30万元的只有8000家,更罕见的是超过1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分别只有2000元。家和136,也就是27万家化妆品网店成为“炮灰”,经营不善。

在众多假冒商品中,化妆品和皮具成为假冒商品的重灾区。首先,它们都是标准化程度高的热门商品。二是商品的利润空间巨大。大多数B2B2C电商和B2C电商在本质上还是占据同一渠道,也就是说,在渠道垄断形成之前,仅仅形成对上游品牌厂商的议价能力是不够的。

一方面是消费者在抱怨,另一方面是B2C行业的人在抱怨。在他们看来,假冒、水货利润丰厚,但政策风险不小;特许产品不盈利,毛利只有个位数;自有品牌毛利较高,但发展相对缓慢。一切都“被迫无奈”。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行业潜规则”二字来免除其责任?

几位电商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事实:卖正品真的不赚钱!美妆和奢侈品的B2C进口关税较高,导致中国特许专柜与原产国产品存在30%至50%的价格差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低价购买正品。对于一线大品牌来说,低价和正品本身就是矛盾的。

当网站销量逐渐增加时,为了吸引流量,电商以比行货专柜低40-60%的价格销售一线品牌产品,并在福建、广州、江苏等地大量建厂浙江应运而生。.

事实上,中国的电商环境不好,解药难求。以低价销售大牌产品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不可持续的。高价进货低价卖出后,亏本引流量的模式不能长久。此外,未来购买假水货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

但如何在采购时具备议价能力,如何尽快摆脱对“低价掺假大牌”模式的依赖,仍需行业自身培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