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化妆品行业新标准体系建设的“黎明时刻”(组图)

2022-09-30 22:09:20 论坛: 动态 作者:丁绍燕

由行业内具有人才优势的大型科研学术机构和龙头企业参与的行业标准体系工作团队,研究制定美容行业新标准体系。

在今年全国工商联提交的提案中,涉及“美容化妆品行业”的提案有十余项。从号召政府减税,到“推进中国美容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将美容化妆品行业科技成果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评价和登记制度” ,“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产业大学”,再到化妆品产业文化和科技创新等,可以说是囊括了整个产业链。

这反映出,在跨国彩妆巨头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彩妆品牌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双方的潮起潮落已经到了“分水岭”。一方面,中国市场经过长期市场培育,对美容化妆品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这在金融危机尚未消退、国内许多产业陷入负增长的情况下尤为引人注目。

现在已经到了中外化妆品品牌力量重新分化的“黎明时刻”。今年的全国两会,嘉兰集团作为中国文化科技创新企业的代表,携手联想、华为,进入全国工商联委员会提案。据统计,美容化妆品行业已成为中国居民仅次于房地产、通讯、汽车和旅游的第五大消费领域。截至2012年,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化妆品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就今年两会热点提案中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而言,很多委员会提案明显滞后于政府标准体系建设,美容服务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受到制约,规范化程度不高。美容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其他行业不相上下。明显低于此值。

其中,三个最突出的弊端是化妆品30%的消费税,远高于日韩。二是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技术创新不足。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无法惠及民营企业。这一次,一位委员会成员提出,在各种美容展上看到的中国品牌,不应按应有的方式注册和保护。化妆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向当地科技主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登记时,由于没有相应的科技成果类别,科技主管部门不能进行登记和评价。

这些不争的事实,严重打击和制约了相关企业的科技研发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打造与跨国品牌竞争的能力,实现中国品牌的不断崛起,向世界传递东方之美,需要有龙头企业帮助实施产业整合,实现人才、文化的完美融合和技术创新,建立行业标准。

与跨国品牌同台竞技,仅靠技术是不够的。因此,全国工商联建议:在商务部的领导下,中华全国工商联以美容化妆品行业商会为牵头,形成行业标准体系工作团队涉及大型科研机构和行业内具有人才优势的龙头企业,研究制定美容行业。新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