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正在越来越难,但需求减缓不是借口,你真的信这个借口吗?

2022-10-02 04:10:27 论坛: 动态 作者:侯馨仪

大公司越来越难。但需求放缓不是借口。关键问题在于,市场不再像当初创业时那么简单,大公司在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方面的停滞不前也在消耗成本和资源。

同一周,露华浓和卡尼尔两大品牌宣布退出中国。这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消息。总部取消回报低、前景黯淡的项目,可以说是一个通俗易懂的商业决策。但如果你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需求放缓……等等,你真的相信这个借口吗?

至少现在露华浓已经和它在商业史上留下的各种记录大相径庭了。它的创始人查理·弗罗温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因果判断,他是为魅力和神秘付出代价的人。

当指甲油出现在他公司的目录上时,罐装化学品并不受欢迎。但如果 能够成功地将指甲油列为时尚单品之一,那么他就有很多竞争对手根本想不到的选择——比如价格。如果这个小罐子对你来说只是一瓶化学品,你只会付出你认为罐子的价值,但你会为魅力、神秘、性感付出多少?你会愿意为此付出更多。

不要太快去否定这种与消费者相关的思维,产品经理早就习惯了“用户能告诉你的很少”的事实。有时,消费者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和动机,比如“我买了一辆奔驰,因为我想让隔壁的邻居看起来嫉妒”。

因此, 是一位了不起的营销人员。他不满足于开辟新的需求市场。为了让这个小罐子继续带来利润,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故意让产品过时。

他包装了新产品、高价格和“新闻”,这是他让市场为他的产品搅动的关键因素。日常用品只要不损坏就可以使用。即使有对指甲油的需求,女人也可能只有一瓶,直到用完为止。在 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时尚和趋势之后,一个女人可能同时拥有两瓶指甲油——例如太阳玫瑰色和栗色——而她之前的春季妆容可能在用完之前就被扔掉了。.

能走多远?露华浓在 1952 年告诉商业媒体,“它有 5,000 种红色可供选择”以满足“女性的冬季心情”, 创造了这个市场。

这还不够。同年, 和他的公司发起了“下个秋天猜测美国女性的情绪”活动,露华浓会“选择一种能表达这种情绪的颜色”。针对这一轮营销,研究商业史的理查德·泰德罗得出结论,单靠颜色没有任何意义——通过它的经验、渠道、适销性、销售佣金和广告,露华浓即使选择亮绿色也能成功。

作为需求制造者而非市场参与者,露华浓在半个世纪前成为美国的首选公司。它在 1955 年赞助了一个名为“问题价值 6.$40,000”的 CBS 问答节目——一种在 1930 年代就已经存在的问答形式,当时无线电广播已经有了小礼物。与小赌注问答节目露华浓的唯一区别,是不是奖品够高,就算输了也能得到一辆凯迪拉克。当年 9 月,估计有 5500 万观众观看了 在当时 84.8% 的电视上获胜。

如果你看看此时露华浓在中国的退出,你会有什么感受?当年的胆大妄为,现在的头脚恐惧,可能更多的是情感——因为中国市场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比如宝洁,用试用装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洗发水市场,比如“不化妆”的教学。“中国女性彩妆的资生堂,都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而失败的露华浓没有。

所以,我更喜欢用露华浓的成本控制作为不作为的借口。它既没有像美国那样在中国这个新市场上投入那么多精力,也没有为这个机会做好足够的准备。 说女人买化妆品是因为她们买了希望。今天的露华浓似乎离“希望”太远了。

在美国产生需求的大公司,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应该也有同样的心态,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第一批进入者应该已经享受到这个富裕市场所提供的利润;后面的进入者如果想要更多,就必须付出更多。值不值,值多少钱,是战略和市场欲望的问题——任何需求都是出于对市场和利润的欲望而产生的,而这恰恰是很多专业人士所缺乏的管理者和成熟的公司。的。未来的市场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市场也不会以失败者的价值标准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