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是动好还是静好?为什么特强调不妄作劳?
1. 经典问题:我们的生活应该美好还是平静?
文章摘自张老师《黄帝内经》
记住,我之前总结过人为什么会生病,总结了五点。第一种疾病来自口腔;2、不喜欢运动;第三种疾病是由环境、外在因素引起的;第四病来自心、自己的心、情绪、压力等;第 5 项临时机密。
如果你不喜欢运动,那你就是懒惰。你可以站而不走,你可以坐而不站,你可以躺而不坐。懒惰有什么不好?常见的肥胖,热量消耗不能消耗;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甚至糖尿病、便秘、女性多囊卵巢、月经越来越少、体型越来越多。
这是否意味着你移动得越多越好?
《素问:远古纯真》二十字中有一个字,似乎众说纷纭。妄想是妄想妄想。恐怕这个词没有好词,比如大胆、妄想、狂妄。这种嚣张可以翻译为乱,不嚣张,意思是不贸然工作。
问题出现了:我们的生活是动还是静?
生活中,有的人因此而吵架,同意动起来,说生命在于动,流水不腐。赞同景浩的,说你看长寿的,就拿动物界举例。龟仙鹤长寿,所以有一个成语叫龟仙鹤。豹子和狮子喜欢快速移动和奔跑,但它们的寿命很短。
2.引用经文:劳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
但是为什么《黄帝内经》强调不要轻举妄动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它们是一回事吗?劳动劳动,我们可能不会认真考虑过劳和劳累的区别。
《黄帝内经》其他篇,谈劳作时,《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要动脑筋,少用心,多操心,用心做事。” 麻烦,更麻烦。《素问·古贞论》中也提到:“欲不能动其目”。眼睛,眼睛,眼睛也可以过度劳累,等等,几乎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过度劳累。
说明这种劳动包括运动,但不限于运动。我们还有一个成语叫劳舌劳损。如果你的嘴唇总是在动,你的舌头总是在动,如果你说得太多,你就会感到疲倦。
《素问·玄冥五气篇》:“久目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曰五劳伤。” 这就是《黄帝内经》中非常有名的金句。
“远视伤血”,老是看东西不休息,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见”,故远视伤(肝)血;当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时,记住这句话。少上网,短视,就是养肝。
“久卧伤怒”,你喜欢整天躺着不动,久躺就会受伤。过度卧床,容易导致肺部缺乏对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功能不强,肺主宰全身的气,所以人体的“气”就受伤了。长期卧床的人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大便等问题。如果它不光滑,它会伤害肺部。肺主皮肤,肺与大肠为内而外,从而导致上述情况。
“久坐伤筋”,久坐伤筋。久坐不动,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放松、虚弱,而“动则不败”,动则气血能流遍全身,使肌肉全身的,尤其是四肢的肌肉,得到滋养;脾为主筋,故久坐伤(脾)肉。
“久站伤筋”,久站对骨骼不好。肾主骨,骨的问题归于肾。久坐伤腰肾,肾藏精,精生髓,而髓为骨之液,能养筋骨,久坐会损害人体骨骼的功能;
“走久了伤筋”,走得太久会伤筋。长期步行会使膝关节过度劳累,而膝盖是筋的家,所以说长期步行伤筋。
“说五劳伤”,这就是五劳伤。
我们要明白“长”的含义,“长”有很长的时间、长久的、永久的。它可以扩展为“过度”的意思。中医认为,凡事都要量力而为,不可过火。如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会有不好的结果。
所以,“不要轻举妄动”绝不能只是身体的运动,它包括我们身体的一切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心灵和精神。
“不自大”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还需要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另一句名言。《素问·经脉》中有句俗语:“病多自用,常有”。一个人为什么会生病?使用过多是很常见的现象。
“疾病来自过度使用”,我们以劳动为例,过多的身体运动,过多的运动未必是好事。《素问·巨通论》中说:“劳而耗气”,“劳而呼吸汗,内外兼覆,故气耗”。劳累过度,运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表里不一”是指身体内外阳气要多出去,“所以气用尽了”,所以伤气.
刚才我们讲了“躺久了伤气”,这里说的是劳力消耗气。所以我说中医经典中有一些字要灵活阅读。久睡伤气,久劳也伤气。
以此类推,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工作太努力都可能导致问题。
将鼠标放在手腕上时间过长,不知道如何正确休息,往往会导致手腕关节问题和腱鞘炎。看着电脑屏幕总是保持一定的动作,容易引起颈椎问题。如今,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看手机太多,不知道如何让眼睛休息,眼睛会疼,流泪,久而久之会导致眼睛干涩和眼睛疲劳。手机离我们太近,看太多,经常会引起甲状腺问题,甲状腺肿,结节,甲状腺发炎。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身体的使用要注意“用但不够”。只需使用它,但不要过度使用它。
或许你会再问:怎么算过度使用?有标准吗?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
3. 经典智慧:形体不倦,长寿少病
《素问·古无邪论》中有一段话,也很经典:“就是心闲少欲,心安而不惧,劳而无疲,顺从顺从。 ",我们以后会详细讨论这一段。说起来,这期节目我们会重点讲“努力工作,永不疲倦”。
累了累了累了,不管做什么运动,之后都不会觉得特别累,时间久了也不会缓解。以此类推,身体的其他部位会“因过度使用而生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经常用眼,就应该休息一会儿,以呵护眼睛。肩、颈,做颈椎运动,可以缓解过度疲劳。
那么“不轻举妄动,而是用它”的标准是什么?不知疲倦。不觉得累,不觉得累,以精神、身体、眼睛、手腕、脖子等地方不觉得累为标准。
唐朝活了100多年的药王孙思邈说了一句好话。关于劳动和运动的问题,他这样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养性的本性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生命,养性之道就是养性之道,养性之道,两性性情不同。“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保持健康的方式往往需要少量的劳动和少量的运动。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一个特别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生活就是运动。
人们确实需要搬家。您可能听说过一个术语,叫做“使用它或失去它”,它最早是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的。这意味着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将继续退化,我们使用它的次数越少。你用它来保持良好的功能,下降会更慢。在我看来,我们身体的器官和部位,包括无形的心脏和精神,都必须一直使用,否则就会退化和衰老。
如何移动?孙思邈在“养性之道,常欲少劳”下又加了一句,说“但又累又强,受不了”,完整的句子是“养性之道,常不爱干活,但又累又累,不能接受。”
“可是你很累”,不要太累;“太强了,受不了”,是什么意思?不能做不可能的事。很多人年纪大了,拒绝接受自己的晚年。他们总是说“我年轻的时候是运动员”、“我的身体没有问题”之类的话做美容师久了会伤气血吗,然后做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高强度运动,这肯定会引起质疑。特别是如果你很长时间没有做这个练习,而你不得不做,它更容易出问题。
你看,《黄帝内经》里的“不要轻举妄动”这句话,真是智慧的高深。它告诉我们,不努力不好,用好就好;不好用。不知疲倦。你必须仔细阅读。
四、中医亮话:如何避免过劳死
打开天窗,大声说话。在这一集里,当我们谈到“不要过度劳累”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谈到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过度劳累致死。
只要在网上搜索“过劳死”这几个字,就会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消息。“过劳死”的威胁对象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即从老人到儿童,因过度劳累而死亡的案例很多。
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增加、心理压力大、劳累的亚健康状态。
直接导致“过劳死”的五种疾病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和脑出血。此外,消化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传染病等也会导致“过劳死”。
死于过度劳累就是过度劳累。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24小时、36小时、48小时不分昼夜的工作对你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你不能拿你的生活开玩笑。不建议以任何理由努力工作。毕竟,生命已经结束,一切都毫无意义。
我也想从“运动”的角度告诉大家,不要“过度劳累”。根据人们的年龄和习惯,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是非常讲究的。
我的一个亲戚住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市,他们每隔一两年就回老家一次。他们好几年不回来了。过年的时候,我给大家打电话说:“我现在回不了老家了,我爬泰山太多了,我疯了。” 两个膝关节都骨折了。”
他不明白,爬得太多对膝关节不好,会损伤膝关节。因为在上下台阶时,膝关节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关节面受到反复摩擦和撞击,导致关节软骨面受损。时间长了,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关节置换。
现在一般推荐的运动方式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来说就是强度比较低,但是动作有节奏,时间不太长也不太短。有氧运动一般测量的是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根据不同的年龄做美容师久了会伤气血吗,有氧运动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果你不是太老,你可以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果你年纪大了,你需要减少时间。
对于中青年朋友,我们推荐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和游泳,每周可以坚持三到五次。这种运动,氧气可以充分燃烧体内的糖分,还可以消耗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对于年长的朋友,我们建议步行,选择平坦的地面,自己掌握速度,将手臂扔开,并且将手臂向前伸出时尽可能高,至少高于胸部。
回顾我们的课内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用它或失去它。身体的器官和部位,包括无形的心脏和精神,都必须动起来使用,不使用就会退化老化。
第二句:用而不用。虽然用了,但不宜用得太多,也不宜觉得太累。
第三句:孜孜不倦。标准是不累,不觉心累,不觉心、身、眼、腕、颈等处累。
好的,谢谢大家。
备注:本期出现《黄帝内经》经典原文
1.“不轻举妄动”“意为闲散少欲,心安而不惧,劳而无疲,顺从精神”《黄帝内经素问·古无邪论》
2.《用心做事,少用心,多操心,努力工作》《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3.《黄帝内经,素问,远古天真》
4.“久目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站伤骨,久行伤筋,谓之五劳伤”《黄帝经》内科、素问、玄冥五气”
5、《病自用多,常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
6、“精疲力尽耗气”、“精疲力竭气喘吁吁,内外兼备,故气耗竭”。
- 上一篇 >:女孩子中那么多项技术,不知道该选哪个去学?
- 下一篇 >:一下择校心得,杜绝入坑垃圾美业培训学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