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免费美容”,但在消费体验过程中,美容师却搬出了“皮肤有毒素”、“身体有硬块”的标语,向消费者开出上千元的账单。
去年3月15日前夕,该网站曾曝出泉州荔城区芭比娜美容院打着“免费美容”的旗号,诱导消费者消费,一年内被投诉6次。自去年年初以来, 美容院已经被投诉了 15 次同样的问题。
除了泉州中心城区,安溪、惠安、晋江、石狮等地工商部门也接到了“免费美容”的投诉,强制消费金额从几十元不等元到几千元。泉州工商12315指挥中心主任陈说,被骗者主要是1990年代出生的学生或少女。
记者昨天从泉州市工商局获悉,工商部门将启动“诉讼移送案”,对巴比娜美容院是否涉嫌违法行为展开调查。
【事件】
涂了药膏后脸变黑了
经络阻塞面瘫?
“洗完脸后,他们在我脸上抹了点东西,拿仪器的时候,我的脸变黑了,然后他们说我的面部经络被阻塞了,可能会导致面瘫。” 90后女孩小杜谈到了那部分。经历过,还是觉得生气。
去年10月,小杜一个人在中山路逛街。两个男人走过来,说她可以享受免费的美容服务,带她进了美容院。“他们说有脸通经就好了,我当时觉得有点上当,但是几个女人围着我,不让我走。” 最终,小杜花了4000多块钱办了一张卡,才得以离开。. 第二天,小杜向12315投诉,“美容院退了3000元,还有1000多元,据说是设备费、精油、人工费。”
荔城消委会最后一次接到投诉是在3月9日。市民林小姐称,她和同学在购物时被宣传为“免费美容洗面奶”。进入这家美容院后,美容师未经几人同意,在几人脸上涂抹了一些东西,进行“面部超声波排毒”。”林小姐说,办完手续后,美容院收了她们588元,还强行申请了1588元的会员卡。
【启示】
软膏或重金属
加热时产生化学反应变黑
药膏一抹就变黑了,真的是因为毒素堆积吗?美容师摸几下就知道哪里有肿块了?从事美容行业10多年的资深美容师林女士表示,这是十几年前的老套路了。只有一些非正式的美容院才会以此来欺骗消费者。这种做法可以用笨拙来形容。
许多消费者在遇到免费美容护理时,脸上都被涂上了不知名的药膏。林女士说,这些药膏大多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温度升高会引起化学反应。“其实,变黑的是药膏,不是脸。” 很多消费者不理解,还真以为是皮肤问题。这个时候,美容师的“毒素”说法更有可能奏效。
林女士说,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多摸几下消费者,声称“肝骨有问题”。美容院为了让消费者害怕,往往会夸大其词,言出必行。
“如果客户缺乏常识和判断力,很容易上当。” 林女士提醒正规美容院,正规美容院注重养生保健。如果美容师总是强调“治疗”,那就要小心了。
泉州皮肤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黄小兵表示,消费者在面对美容院的各种考验和说辞时,要保持头脑清醒,看穿“心灵攻击”。黄医生说,在一些不正规的美容院,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医院也经常接待这样的病人。此外,他还提醒,美容院只能做生活美容,而专业的医美需要医美主治医师持证上岗。
【工商业】
会调查贝贝娜美
或启动“西装转移案”
“自由美容”的方法并不新鲜,就是这么老套路,却能让不规则的美容院成功多次。除了泉州中心城区,安溪、惠安、晋江、石狮等地工商部门也接到了类似的消费者投诉,强制消费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十元不等。几千元。泉州工商12315指挥中心主任陈说,被骗者主要是1990年代出生的学生或少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申诉都是经过工商调解,商家退还了部分款项。“这些商家,居然打着‘免费美容’的旗号,逼着我们消费,为什么不查?” 一些消费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商家在消费过程中半是哄半是恐吓,而很多消费者是半推半给。消费者普遍在交易完成后投诉,存在取证难的问题。” 泉州工商相关人士称。
不过,记者从泉州市工商局获悉,一年之内,巴比娜美容美发店频繁遭到不同消费者的投诉,原因几乎相同。“我们将对这家美容院是否涉嫌欺诈消费、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如构成违法行为,工商将依法予以严惩。” 泉州市工商局检验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工商也再次提醒消费者,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保留账单,并通过录音、拍照等方式留存证据,以便部门可以调查和处理他们。
【律师】
美容院或涉嫌“强制交易”
福建文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涂宗权认为,美容院的行为可能涉嫌各种违法行为。美容院在消费者脸上涂抹不知名的药膏或物品,却不告诉消费者自己在涂抹什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相反,他们夸大后果并通过恐吓或哄骗来宣传其产品的功效。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外正规美容院,这些美容院经常声称他们正在帮助消费者排毒和治疗硬块。如果他们真的实施了某种治疗行为,也有可能涉嫌非法行医。消费者可向公安机关或卫生部门举报。最后,如果出现“不买产品不让走”、“不办卡不让走”等情形,也可能涉嫌“强制交易罪”。
泉州市消委会发布第六次消费警示
小心使用预付卡
东南网3月14日电(记者 李秋云 海峡都市报福建南版通讯员 苏晓慧)在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等行业,会员卡、贵宾卡等预付费消费十分普遍。在带来一定便利和优惠的同时,也存在消费风险。泉州市消委会、石狮市工商局12315投诉站发出消费者警示:
1、合理对待刷卡消费。办理预付消费卡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者应理性对待消费卡促销,不要听促销者片面的话语。
二是注重经营者的资质和声誉。在“刷卡消费”之前,要明确商户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和合法经营资格,看经营者的资质和规模,尽量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商户。
第三,看限制。办卡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注意商户设置的限制条件,办卡后及时消费,避免因逾期失效或限制消费失效。
4. 签订书面合同。申请消费卡时,必须与商户签订书面合同,详细了解消费卡的使用范围、功能、退款条件等详细信息。不要轻信商户的口头承诺,保留相关票据以备日后维权。( 游学芳 通讯员 李秋云 海峡都市报福建版记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