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美容院开业啦!
3月26日,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范冰冰北京美容院开业的视频。从视频来看,开播当天,范冰冰本人虽然没有现身,但不少娱乐圈明星前来捧场,包括李晨、范丞丞、马苏、张钧宁等。 .
3月26日,范冰冰在北京开设美容院。李晨、范丞丞、胡兵、马苏、张钧宁等好友到场支持,完成了剪彩仪式。
明星开店的时候,消费价格一直是普通人无法接受的。那么,范冰冰美容院的价格是多少呢?有网友晒出了他们美容院的消费价格。从曝光的价格来看,办卡消费最低为5万元,最高为100万元。有网友表示:贫穷真是限制了想象力!
范冰冰北京美容院价格表
美业发展迅猛,2016年营收1755亿元
事实上,如今,随着“颜值经济”的不断兴起,美妆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
据商务部服贸司2017年发布的《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美容美发行业逐渐向便利化方向发展、精细化、质量化,转型升级进程加快。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总资产2002.1亿元可美容院,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总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1.0%。
同时,截至2016年底,全国33.1万家美容美发行业活动单位中,专业美容公司(含美甲、美体)14.9万家,专业美发公司18.2万家; 140.9万从业人员中,专业美容公司(含美甲、美体)从业人员76.7万人,专业美发公司从业人员64.2万人;在活动单位营业总收入3129.3亿元中,专业美容公司(含美甲、美体)营业收入17554万元,超过专业美发公司营业收入。
缺席A股但主要在内地市场
在资本市场上,不乏美妆相关的公司。
早在2003年3月,自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据其公司介绍, 是大中华地区最著名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及服务供应商之一。皮肤护理咨询服务和美容培训。
2006年在香港上市的 ,据其介绍,是香港领先的美容中心集团,提供专业的护理、优质的服务和天然材质的产品。据了解,其定位于高端美容行业,为追求顶级专业美容体验的顾客提供完善的美容保健服务。本集团的业务包括以下五项服务: (1) 美容及面部护理;(2) 瘦身;(3) 水疗、按摩;(4) 美学塑造服务;(5) 护肤品、保健品的销售。
2013年,中国最大的美容连锁企业克里斯蒂娜集团以丽丰-KY的名义在台湾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台湾上市的大陆连锁美容机构。
此外,2014年9月,另一家美妆公司试图借壳江泉实业,打破了A股市场无连锁美妆机构的历史,但资产重组最终未能顺利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美(0157.HK)、摩登美(0919.HK)和丽丰京东(4137.TW)虽未在A股上市,但业务范围延伸至中国内地市场.
例如丽丰-KY,公告称,1997年进入大陆市场,截至2017年12月,其加盟店遍布上海、广州、北京、成都、大连、温州、青岛等30个省、市,自治区内有特许经营美容院3500多家。
摩登丽人也是如此。据其介绍,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摩登美容在内地拥有6家服务中心,香港28家,新加坡10家。此外, 在台湾、马来西亚等地也设有数家服务中心。
自然之美也是如此。大陆市场的营业额占公司总营业额的80%以上。
两家美容公司的业绩都在下滑。摩登丽人欲出售北京相关公司
那么,内地市场的美容行业发展如何?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公司。
-KY 的表现稍好一些。2018年全年,丽丰KY的营收和净利润均结束了连续下滑的局面。其中,营收为新台币45.79亿元,同比增长39.13%;净利润为新台币11.09亿元,增长85.41%。这样的发展与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密不可分。因为根据丽丰京华此前公布的2017年度股东大会年报,内地市场占其营业收入的90%以上。据了解,2017年丽丰京源营收为新台币32.91亿元,其中来自大陆市场的营收为新台币31.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96%。
但对于另外两家公司来说,情况就相对糟糕一些。
根据 2018年业绩报告,2018年,其营业额从2017年的3.996亿港元下降至3.695亿港元,降幅为7.5%。其中,中国内地市场成交额由2017年的3.192亿港元下降至2.927亿港元,跌幅8.3%,而中国台湾市场成交额也由7720万港元下跌5.1%。美元至 7330 万港元。区域(包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销售额增长13.3%,但对营业额的贡献较低,仅占营业额的1%。
而现代美女似乎做得不太好。从业绩报告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可美容院,摩登丽世实现营收2.87亿港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亏损1048.3万港元,同比下降515.92%。从大陆业务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摩登丽世拟出售其北京外资企业,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中,大陆业务目前主要通过外商独资设立在上海和广州。据了解,2018年前三季度,其在内地服务收入及预付美容套餐收入分别为881.6万港元及71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及21.0% .
上游记者 张树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