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医美
过去的我,被你忽略了,但现在的我中国美容院排行,未来的我,一定会让你高不可攀。
公司简介
1 贝塔尼
敏感肌肤护理领导者
中国敏感护肤品市场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速。 作为受益企业,贝瑟妮是国内领先的皮肤科护肤品,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健康产业集团。 市场占有率领先,2018-2020年净利润将持续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为7.11%。 毛利率78.14%,研发费用0.23亿元,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2 奥园美人谷
养老医美双龙头加三胎理念
前身为京瀚股份,2020年11月开始转型医美,先是生产医美材料用绿色纤维,后收购杭州连天美。 旗下拥有两家医疗美容医院,均为国家5A级(最高级别,全国仅51家)医疗美容机构。 之后通过与暨南大学医学生物学中心、济源科技的合作,布局上游产品耗材市场。 随后又与KD签订了战略协议。 布局上游产品和下游机构。
近日,又一则公告,出售全部或部分地产股份,剥离地产业务,全力转型医美。
3公顷三层
仿制药原料+医美面膜的领跑者
哈三联公司开发的各类护肤化妆品深受美女们的喜爱。 其中,自主研发的芙尔佳玻尿酸整容修复面膜更受欢迎。 官方旗舰店拥有200万粉丝,产品好卖。 在水龙头里。 得益于此次疫情,公司业绩明显好转,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4 苏宁环球
打造亚洲第一医美品牌
2016年开始进军医美行业,成立了注册资本50亿元的医美产业基金,收购了4家医美医院。 第二年收购并继续进军医美行业。 从今年开始,苏宁环球加快了医美布局,制定了五年计划,如开连锁店,力争在五年内建成一家三位数的医美医院。
它的优势在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手中大量的地产资源。 如果全部卖掉,大约可以获得600亿元。 这些资金以后全部用于医美。
5 金发拉比
网红+医美
为推进母婴健康战略的实施,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在“产品+服务+互联网”的战略框架下,公司将主营产品覆盖范围由原来的0-3年进行了延伸0-6岁。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情况,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业务布局,打造“母婴用品+医疗医美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创建。 ,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充分挖掘公司现有母婴会员的消费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保持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6朗姿股份
高端女装+婴儿+医美
公司于2014年开始逐步进入医美行业,2016年公司通过控股医美连锁机构快速进入医美行业。 目前已经营三大医美产业:“米兰白玉”、“晶福医美”、“高仪生”。 机构品牌,拥有20家医美机构,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重庆、深圳、长沙等医美需求重点区域,逐步成为西部核心区域的领先品牌。 2020年公司员工总数较2019年增加近1000人,呈现出增长态势。
7 昊海生物
眼科+医美
眼科中国美容院排行,产品丰富。 公司自主研发的OK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医美,2021年,公司将继续拓展医美业务,先后收购欧华美克63.64%股权,投资美国,新增医用/家用医美设备及新灌装产品,拓展“外用+经典针剂”肉毒毒素产品系列。
优势:医美因其毛利率高而受到青睐。 昊海的四大主营业务毛利率都很高,医美仅占其收入的10%。 相对而言,昊海科技含量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
8澳洋健康
大健康全面转型
澳洋健康主要从事保健业务和化纤业务。 其中,医美业务目前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下属的医美部; 另一个是公司在2018年的收购,目前持股51%。 目前,公司已开始逐步剥离化纤业务,转型为综合性健康业务。
9路事业发展
医美+互联网
化妆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2020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医疗美容,公司通过收购福瑞达制药和分众生物,转型为大健康产业,完成了从玻尿酸原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设; 新增产能将带动玻尿酸原料业务的增长,伊莲为代表的化妆品品牌销售将持续。 高曾; 食品级玻尿酸政策放开后,公司积极布局,先后推出天子玉卓、玻尿酸、山颜多品牌产品。 2020年业绩不错,员工总数增加688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0 华东医药
医美多元化
2013年开始进军医美。 先是拿下了伊万玻尿酸在中国的代理权,然后又收购了一家主营美容系列的英国公司,之后又入股了R2。 2020年,他收购了一家瑞典透明质酸公司。 2021年,收购一家专注于医美仪器的西班牙高科技公司。 同年4月13日,华东医药“少女针”获批上市,预计下半年在国内正式上市。
通过不断的收购,华东医药在医美之路上越走越深。 可以说是医美赛道上的一家多元化公司。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