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锌鳞李玄奇主编| 孟惠源
“十个美妆博主九个都推过美妆仪,还有一个,等合作。” 27岁的丁一在种草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进入了“美颜器”,看了无数的笔记和视频后,他这样开玩笑说。
在无数类似的短视频中,博主们总是在化妆台前拿出不同品牌、不同形状的美容仪,熟练地涂抹凝胶,然后不断变换手法,慢慢移动手中的美容仪。 而这些视频发出了同一个信号:家用美容仪器似乎正在成为年轻人不得不缴纳的“美容税”。 英敏特调查显示,59% 的 20-49 岁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者至少使用过一台家用美容仪。
事实上,近年来,家用美容仪不仅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也频频受到资本青睐。 于是,这条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从宙斯、亚梦等海外品牌抢占中国市场,到AMIRO、华智、JOVS等一系列本土新锐品牌的崛起,再到各大美妆企业纷纷入局家电品牌…… 家用美容仪逐渐普及。
然而,随着玩家数量的增加,混乱开始出现。 在各大社交平台和投诉平台上,开始出现大量质疑声,不少厂商也面临产品质量或虚假宣传等问题。
20岁起抗衰,人均一台美容仪?
《不同年龄段如何选择美容仪?抗老,从20岁开始准备!》
“25岁+皮肤已经松弛,熬夜的资深党坚持打卡美容仪30天!”
“40岁的姑娘,脸蛋漂亮,选对了美容仪美容院人群,美容院的卡可以全额退款。”
如果不是搜索了一下,丁一怎么也想不到各大平台上关于美颜仪的讨论会这么火。 在小红书搜索“美容仪”,从美妆博主、皮肤科医生的各种推荐和评价,到王心凌、王子文等一系列女星的分享,出现了各种品牌的美容仪; 在抖音、各大直播间等短视频平台,美容仪也成为“常客”; 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关于“美容仪”相关话题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
原本以为自己离衰老还有一段距离的丁毅,看着这些笔记和视频,急了起来,“感觉网上一人一台美容仪,错过了拼搏的好时机老了。照镜子感觉脸都坏了,法令纹也很明显。 当晚,丁一就开始做攻略,直播,想花个好价钱买一台家用美容仪。
锌秤搜索发现,小红书上与“美容仪”相关的笔记近30万条,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40亿次,微博相关话题讨论量超过16万次,阅读量近3亿,其中美杜莎、宙斯等品牌特有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亿,雅梦、silkn等品牌也有相关话题。
小红书上有很多关于美容仪的讨论
Zinc Scale注意到,目前热议的美容仪器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射频、微电流和光学。 其中,以抗皱、抗衰老为卖点的射频仪最受欢迎。 而近期,国产美容仪品牌推出的光学美容仪“大光”也成为了国产家用美容仪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不到两年时间,大灯产品销量突破2万台。
曝光度较高的品牌包括三类,即雅梦、初扑、美杜莎、ReFa等进口美容仪器; 以AMIRO、华智、莱普为代表的国内尖端产品。 美容仪器; 资生堂、兰蔻、宝洁、花西子等美容品牌推出的美容仪器。
在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各种价位的家用美容仪。 虽然几百元的平价美容仪很多,但海外品牌和本土大品牌的美容仪大多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 期间,被誉为“美容仪器天花板”的宙斯博士部分产品售价过万元。
那么,销售呢?
据《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今年618射频美容仪成交额同比增长500%。
这样的数据背后,离不开想要抗衰老的“丁一门”。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各大社交种草平台的笔记,不难发现,“抗衰老”、“延缓衰老”正在成为美妆消费的关键词,抗衰老的需求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刚需”。 “这两年,从每天的早C晚A,到热玛吉等医美,再到家用美容仪器,目标无非就是抗衰老。” 这不是丁毅个人的感觉。 抗衰焦虑的年轻人,“因为各种社交平台都在强调少女脸美容院人群,提防凹脸、凹脸、各种线条。别说25岁以后,很多妹子从大学开始就开始抗衰了。 “
数据更直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全球抗衰老市场将从2015年的139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16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抗衰老产品的消费群体也趋向于更年轻。 数据显示,26-35岁人群最关注抗衰产品信息,90后、00后抗衰意识逐渐增强,成为抗衰主力消费群体产品。
于是,当美容仪走进直播间,种草笔记和视频打着“抗衰老”、“紧致淡纹”、“打造年轻肌肤屏障”、“增加胶原蛋白”等一系列口号,出现在“丁义门”面前,迅速被加入购物车,成为新一代不得不缴纳的“颜值税”。
代工厂代工价几千元,“美容仪”还是“毁容仪”?
尽管风头正劲,家用美容仪也几经迭代,但“算不算智商税”的问题一度成为笼罩在这条赛道上空的“乌云”。
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家用美容仪的进入门槛不高,行业标准也不完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对《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称到2024年4月,将射频美容器械纳入三大类管理的医疗器械种类。
这是监管收紧的信号,但当大量玩家涌入时,难免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毕竟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我国有8.4万家美容仪相关企业,其中超过半数是近三年成立的。 其中,提供OEM服务的厂商不在少数。
锌秤注意到,在1688等厂家直销平台上,搜索“美容仪”、“射频仪”等关键词,可以看到不少美容仪,低至百元,高至上千美元。 后面的厂家大多可以提供贴牌服务。
其中,一家位于深圳、成立于2014年的工厂在介绍中写道,“现已发展为批发、单店加盟、电商营销、外贸等多种经营模式,产品销售远销美国、中东、欧洲,国内款式库存充足,同时承接OEM、ODM加工等业务。 而其产品目录包括了目前正在兴起的各种脱毛仪、按摩仪和各种款式的射频美容仪。
当问及工厂主要负责代工哪些美容仪品牌时,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有为世界500强品牌代工,但我们与品牌签订了保密协议。”
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异
根据上述负责人发给Zinc Scale的产品介绍,该厂的自营品牌在电商平台也有官方店铺,其同型号RF02射频美容仪原价在其官方商城3599元,活动价2699元,但打样价899元,贴牌、改包装等轻定制单价799元; 另一款射频美容仪型号RF01在其官方商城的原价为2799元。 售价1199元,但如果是代工,根据货量,单价可低至600元。 这意味着贴牌代工后的差价可达数千,利润不难想象。
此外,Zinc Scale还咨询了多家提供OEM服务的厂商。 从多家厂家提供的美容仪器目录和报价单显示,贴牌代工的价格可低至100-300元。 广州的其中一家工厂,除了为美容仪器提供代工外,其产品目录还包括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等家用电器,以及助眠器等健康电器。
不过,锌秤注意到,通过该渠道拿样或批发的,有不少是美容院等私域商家。 目前,国内外美容仪器的顶级品牌大多声称拥有独立的研发团队。
然而,即使是顶级品牌也面临着许多争议。
2022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璞牌第一代止眼家用射频美容仪》的通知。 以下引发皮肤灼伤的安全隐患被召回,涉及18万余台。
据《中新经纬》报道,2020年初,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对10款市面上销量较好的美容仪产品进行了测评,品牌涉及娜美丝、康宝诗、金刀、瑞发、SKG、松下、MKE、衙门。 但结果显示,十款产品中,有6款样品的镍释放量测试结果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要求,存在致敏风险; 2个离子型样品有低温灼伤皮肤真皮层的风险。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显示,2019年至2020年,广东省19家定点医院共收集到23起美容器械伤害案例,其中80%以上为烧伤。
此外,南都电源发布的美容仪调查结果也显示,71.71%的人担心美容仪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时材质是否有害。 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过漏电等安全问题。 其中,分别有16.12%、15.28%和12.45%的受访者遭遇过重金属超标、漏电、接触不良、皮肤灼伤等问题。 其中,“重金属超标”遇到的问题最多,其次是“漏电、接触不良”。
锌秤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美容仪”发现,截至2022年12月,相关投诉已近2000条。 在店里订购了一台4399亚梦ACE五代黄金五环射频仪。 据产品介绍,它具有抗衰老作用。 直接解决了【松弛/下垂/皱纹】的问题。 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视频的方法进行。 使用一个半月后,面部严重松弛,苹果肌下垂,法令纹加重……”另外,上面提到的出浦品牌第一代Stop Eye也有不少评论. 集体投诉。
集体投诉楚普美容仪黑猫投诉
事实上,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不少网友都提到了美容仪的安全隐患,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是“烫伤”、“漏电”。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提到使用后的效果与宣传不符,“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仅没有改善面部凹陷,反而让脸更加塌陷”,“雅萌用了31天,II真没发现皮肤变白了,毛孔变小了,我什至觉得越用越差。。。
对此,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主任鲍军曾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规的医疗美容是皮肤护理的重要辅助手段,但问题在于所谓的家用美容仪器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包军主任解释说,皮肤的表皮是不能加热的,所以专业的美容仪器都会有表皮冷却装置,以保证安全和疗效。皮肤,温度太低没有效果,温度太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随之而来的是面部灼伤等副作用。“达到效果和发生副作用的界限非常接近,而且普通人和非专业医疗设备很难准确掌握。”
资本看好跨界入局 但谨防“耳光”
虽然问题和争议频发,但在“她经济”和“外貌经济”的趋势下,美容仪赛道的潜力不容小觑。 要知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家用美容仪器市场规模约为100亿,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1亿至374亿元。 七年前,这个数字是 20 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美容仪行业市场规模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美容仪产品产量增速超20%,家用美容仪赛道或将处于中国产品牌的爆发。 阶段。
资本市场也热情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美容仪器领域共有16笔融资,其中今年融资6笔,包括品妍、花粉喜、中美科生物等国产美容仪器品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半的品牌融资额为千万,三个品牌都达到了亿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