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多少家老字号理发店,是不是国营的,这些似乎都不重要。 关键是理发师的技术如何。
文字 | 王强
昨日(6月9日),上海一场疫情新闻发布会让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的红玫瑰美容院登上热搜。
6月9日红玫瑰美容院图片| 报纸
原来,上海当天新增阳性感染者中,有3人是这家美容院的工作人员。 而日前,这里还是上海市民照常返乡的正面范例。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国有美容院,红玫瑰美容院于6月1日恢复营业。
红玫瑰美容院是否防疫措施不足,目前正在调查中。 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上海仅存的一家国营美容院,宅在家里两个月的叔叔阿姨们从上海各地蜂拥而至“做头发”也合情合理。
红玫瑰:唯一一家国营理发店
红玫瑰解放前就有,解放后收归国有。 它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1962年上映的王丹峰主演的电影《女理发师》就是在红玫瑰店内拍摄的。
《女理发师》视频截图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国营理发店不是倒闭就是转型。 红玫瑰也陆续关闭了近30家分店,而这家位于淮海中路的门店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纯国营理发店。
来红玫瑰消费的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的甚至在这里剪了30多年的头发。 也有老顾客搬家了,还是回来做头发。
南京美发:阮玲玉做头发,王丹凤学手艺的理发店
刚才说了,《女理发师》是在淮海中路的红玫瑰拍摄的。 不过,为了演好理发师这个角色,女主王丹凤特意到南京路的一家理发店拜访了刘瑞卿为师。
王丹峰向刘瑞卿学习手艺
刘瑞清的理发店名叫“南京美发”,位于南京西路与石门路交叉口。
南京美发诞生于1930年代。 因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理发店,故名“”,后改为“”,沿用至今。
刘瑞卿就是专门给阮玲玉做头发的刘师傅。 他是当年南京发廊女装部最著名的理发师。 很多人都来烫他的手艺。
阮玲玉的发型是南京美发师刘瑞清设计的
从阮玲玉的大波浪造型、50年代的解放发型、60、70年代的卫生发型、80年代的爆款,到如今的各种潮流发型,南京美发几乎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对美的追求。
据说《南京》的主人一贯彬彬有礼,不做推销。 因为相信这里的师傅和服务,很多社会名流每周都会来预约理发。
如今虽然不是国有,但生意还不错。
“四大名店”今日齐聚
旧上海的理发店分为4级和8级白玫瑰美容院,即特级、甲级、乙级、丙级等,每一级又分为初级和二级两个等级。 1949年后分为6个等级,从特级到五级; 其中特级只有南京、新新、华安、沪江、百乐5个。 90年代又有4家特级专卖店入选,并称为“上海四大名店”,即上述南京美发、华安、新新、沪江。
先说最古老也是最让人遗憾的新新发廊,它成立于1925年白玫瑰美容院,最初在新新公司(现第一食品店),顾客仅限男性,理发也比较简单. 1939年秋,鑫鑫公司斥巨资对美发部进行了全面扩建和装修,增设了女装美发部,并以“鑫鑫美发沙龙”之名正式开业。
翻修一新的鑫鑫美发店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远东一流的美发店”。 影星胡蝶、白杨、陶金等都到店里理发。 店内营业面积300平方米,打蜡地板,红丝窗饰,男女贵宾室分开,冷暖气。
欣欣可以算是老上海最负盛名的理发店了,设备和装修都很华丽,早期有很多外宾光顾。 70年代和80年代,尤其是春节前夕,理发店门前总是人满为患,甚至天不亮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
如今,“鑫鑫美发沙龙”旧址早已不复存在,上海美发界只剩下“鑫鑫”的传奇。
比欣欣晚成立一年的“华安”,因为店内设备和器具都是从法国进口的。 美容美发师全部聘请了岑天福、阮三典、王文生、阿毛、朱永海等当时业内知名人士。 吴春福等人吸引了众多名人光临。
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不再是国有,但依旧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延续着传奇。
今天,走进华安,里面的热闹依旧,但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保留了老上海的味道,比如电热帽烫、72元半剃须等传统工艺,还有一些新兴的项目,比如文身、美甲、整形、植发等。
最年轻的“沪江”要追溯到1946年,扬州人蔡万江在锦江饭店以西的茂名南路开了第一家“沪江理发店”。 1956年,沪江公私合营。 成为沪江美发沙龙名誉超级师的蔡万江,是美发界的“四大宗师”之一。 他的刀不老,在擅长的长波基础上,开创了风靡都市的“花辫式”。
和很多国营理发店一样,沪江也难逃搬迁倒闭的命运。 因锦江饭店总体规划,沪江先迁至陕西南路原芙蓉发廊旧址,1982年又迁至淮海中路国泰影城对面。2001年,淮海老沪江路歇业,店内师傅散去。 有些人自己创业,以“沪江”为名开了好几家理发店,影响力大不如前。
新星:中原、紫罗兰、玉兰
如果说“四大名店”代表的是上世纪国营理发店的辉煌,那么红玫瑰等代表的是新一代海派理发店。
拥有80年历史的中原,是许多老克勒人年轻时的记忆。 80、90年代,淮海路人的头发问题都交给了三间店:一是重庆路的淮海理发店;二是重庆路的淮海理发店; 二是沪江; 三是雁荡路上的中原理发店。
以前中原的生意很好,几乎每次去都要等。 以前没有电话预约,所以提前和美发师预约也是一个预估。 在一长排沙发上,女人们紧贴着身体坐着。 几位客人用毛巾裹着头发,慵懒至极,或大汗淋漓,或闲聊。 温度。
虽然如今的中原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国营店,但老理发师们做头发的时候非常乖巧,听取顾客的意见。 他们总是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和长裤,总是彬彬有礼地“梳头”。
“淮海路上有两朵花,一朵是红玫瑰,一朵是紫罗兰。” 果然,在武康大厦一楼,就有一家与红玫瑰齐名的理发店——紫罗兰。
奇怪的是,在2021年《上海徐汇》的报道中,紫罗兰属于新徐汇集团,和红玫瑰一样也是国营理发店(为什么最新的报道说只有红玫瑰是国营的? ?)。
紫罗兰美发沙龙始创于1936年,不仅是女性,家住武康路的巴金当年也是紫罗兰美发店的常客。
淮海路附近曾经有一家国营理发店,名字叫“木兰花”。 1987年在靠近淮海中路的瑞金二路开业,分男女顾客。 曾经是一门生意兴隆的生意。 30多年后,因经营困难、城市拆迁等问题,已歇业。
其实,上海有多少家老字号理发店,是不是国营的,这些似乎都不重要。 关键是理发师的技术如何,不是吗?
韩国新任驻华大使钦佩新加坡…
45岁的前卡塔尔王妃离奇离世。 死因是…
宾利姑娘发疯之际,疑似国企纪委书记的丈夫遭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