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居民王女士在美容院花3000元买了一套化妆品,用了好几天。 她因水银中毒患上肾病,甚至一度昏迷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事发后,王女士报了警。 在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一条生产销售汞超标1万多倍的“美白”化妆品的“秘密渠道”被连根拔起。
不久前,江苏、辽宁、天津等近20个省市一起涉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案宣判二审。 14名被告人和2个被告单位均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被判刑。 其中,两名主犯段年、李志明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25万元。
针对本案暴露出的化妆品监管漏洞,兴化市检察院近日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美容行业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
想变美,却中了水银毒
王女士虽然已经过了青春期,但脸上的痘痘依然挥之不去,增添了不少烦恼。 2017年11月,王女士经朋友推荐到镇上一家美容院要求祛痘。 美容院老板当即承诺对痘痘的疗效,并极力推荐一套名为“中药堂”的美容化妆品。 此后,王女士每天都坚持做美容。
半个月后,王女士脸上的痘痘果然好了很多。 在美容师的建议下,王女士改为每两天去一次美容,并买了一套“中药堂”化妆品在家使用。 没想到,王女士用了几次后,脸上开始过敏,随后全身开始浮肿。 2018年2月4日,王女士到江苏省中医院检查,查出患有汞中毒肾病。 期间,她突然陷入昏迷,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半个月。
事发后,王女士立即报了警。 2018年3月3日,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兴化市公安局对该美容院进行检查,扣押相关化妆品并进行检测。 国家明确规定化妆品中添加的汞不得超过1mg/kg,但经检测,“中药堂”系列化妆品的汞含量已达到1/kg至1/kg。 同年3月9日,兴化市公安局立案侦查,迅速将“中医传统”系列化妆品的供应商赵某、袁某抓获。 经进一步侦查,货源头段年、李志明等9人在广州等地落网。 鉴于案件情节严重,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涉及江苏、辽宁等近20个省市,2018年5月2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员对该案进行督办。
生产销售“美白”化妆品“秘道”
经查,2016年1月,被告人段年在香港注册(以下简称“怡林公司”),在广州实际经营、销售化妆品。 2016年7月,段年结识了化工工程师李志明,两人共同投资注册(以下简称“轩宝公司”)。 表面上,宣宝公司依法取得了营业执照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妆颜美容院,但除了经营合法业务外,段年和李志明还暗中商定了生产销售“美白”的“秘密渠道” “化妆品。
在化妆品中添加水银,可以增加美白效果,这是段念所熟悉的行业潜规则。 而李志明精通加法。 经过商量,李志明负责半成品的研发和生产,而段年则负责产品的包装和销售。 李志明的妻子杨某,名义上是宣宝公司质检员,实则负责采购供应“利芬”(即氯化氨基汞)。 孙、胡按照段年的吩咐,负责灌装、包装和发货。
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朗镇工业区废弃厂房的车间里,连续生产添加了神秘“丽芬”的1号面霜和3号面霜。 然后装入精美的小瓶中,包装成不同的品牌进行销售。 由于美白见效快,立即受到顾客和美容院的追捧,订单量猛增。 这包括伊林公司销售的Dave、燕庆新、等品牌。
除了卖成品,段年和李志明还直接把1号面霜和3号面霜卖给吴、李、赵等下线。 其中,吴某、李某等人利用自己的生意(以下简称“”)实施单位犯罪。 这些线下自补贴牌代工,层层转卖给美容院后,就诞生了导致王女士汞中毒的“中药堂”系列化妆品。
14名被告人、2名被告单位被判刑
由于案情重大,犯罪分子人数众多,兴化市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介入侦查工作,并成立办案组,指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针对段年、李志明案初以“行业潜规则”为由极力否认犯罪事实,检察机关建议及时修复电子数据,全面提取涉案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进一步调查“丽芬”的原料和激素。 、消炎药购买明细等调查建议。
2018年5月25日,检察机关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依法逮捕了段年、李志明等8名犯罪嫌疑人。
在深入审查案件过程中,办案检察官还发现宣宝公司涉嫌单位犯罪,随即向公安机关发出了《请说明不立案原因通知书》监督立案。
2018年12月31日,兴化市检察院以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向兴化市法院对段年、李志明等14人和宣宝公司等2家单位提起公诉。 检察院指控宣宝公司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0万余元。 协助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是帮凶。 今年3月26日,兴化市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 判决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控告意见,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判处段年、李志明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二十五万元; 缓刑和罚款。 两被告单位中妆颜美容院,分别判处宣宝公司罚款50万元、并处罚金25万元。
段年、李志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今年7月,台州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制定下发检察建议堵住化妆品监管漏洞
案子尘埃落定,但检察监督并没有就此结束。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化妆品销售分为“日化线”和“专业线”两种。 主要是厂家通过代理商,将产品直接进入美容院,并向美容院提供售后服务。 在这些产品中,未取得批准文号的“三无”化妆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供应商提供的所谓质检报告真假难辨,相关监管明显缺位。
针对上述问题,近日,兴化市检察院向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美容行业管理,整顿美容市场,销售或使用相关产品美容院应定期抽查。 及时开展巡查,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