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率先提出建设日韩进口“药妆”中心
2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称,2021年是中韩广播系统文化交流年。为了达成共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朝鲜(KBS)于2月22日通过视频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友好协商的合作机制,在节目内容、媒体技术、产业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增进友谊和互信,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无独有偶,就在中韩文化交流呈现象征性“升温”的信息发布后,2月23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加快义乌市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2021年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在综合保税区建设第一个进口市场,培育中国最大的进口奢侈品展览基地,在日韩建设进口“药妆”中心,在城市和机场设立免税店等。
在发展目标中,义乌市政府提出:
一是鉴于增长强劲,各地都处于起步阶段,义乌在配送和物流方面优势明显,将加强奢侈品、“药妆”和母婴用品的品类,形成300亿规模的日用消费品进口市场;
二是充分发挥义乌进出口联动优势,实现100亿转口贸易。
拟形成具有特殊贸易功能的“义乌平台”:
一是2021年建成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进口市场,布局批发零售运营、跨境电商等多业态融合场景,打造服务千亿贸易特色平台;
二是培育轻奢侈品、“药妆”和母婴用品等主要品类,培育全国最大的进口轻奢侈品展示基地,充分利用《RCEP自由贸易协定》,打造日韩进口“药妆”中心,争取药品跨境电商试点;
第三,争取获得免税许可,在城市和机场设立免税店;
第四,培育中药、香料、医学检验产品等。,在国内相对空白,发展空间巨大,形成先发优势。
在形成直接连接国内外的“义乌网络”的目标中,义乌市政府提出:
第一,推动海外品牌创建。支持进口商充分利用海外产能,打造品牌代工委托后加工进口,实现有效价格控制,到2025年培育100多个海外代工品牌;
第二,推动海外收购。引导进口单位进行资本化运营,代理并收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外品牌。到2025年,义乌市场实体将在海外代理或收购1000多个消费品品牌;
第三,拓展航空物流业务。深化综合保税区与义乌机场联动发展,发挥机场指定口岸功能,增加义乌至香港、澳门、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货运航线,大量进口“药妆”。到2025年,将开通5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
第四,实施“阳光通关”工程。拓展邮政进口业务,到2022年,实现单笔业务日进5000笔以上,建设小型入境包裹配送中心;
第五,在网络名人中打造进口品牌直播基地。以“网上名人+直播+社交”为切入点,引入直播机构打造义乌进口的网上名人IP或节日,形成义乌特色“进口新零售”;
第六,与跨境电商头平台的战略合作。到2022年,将招聘天猫国际等50多家电商平台和龙头企业,带动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在创建灵活的“义乌格式”时,建议:
一是进口领域反向操作,努力实施“小批量、小批量肯定单”机制,实施便捷通关,引进国外优质日用消费品,两年内实现突破性进展;
二是发展高附加值保税加工业务,积极对接港澳优质奢侈品,承接部分R&D及加工功能,培育化妆品等行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到2025年,保税加工规模将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