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页,共19页。 刮痧疗法是使用专门的刮痧器具,根据中医经络腧穴学说,采用相应的手法刮擦体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刮痧具有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祛邪解毒、促进新陈代谢、益气益气、调节免疫力、调理筋络、调整关节结构与功能等作用。 尤其对于外感病、痛症、骨关节退化性疾病、神经、肌肉、血管疾病,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第二页,共十九页。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刮痧器材的选择 根据症状和刮痧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刮痧板和刮痧介质。 第三页,共十九页。 刮痧板的选择 椭圆刮痧板:椭圆形或月形,边缘光滑,适用于人体脊柱、腹部、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两侧刮痧。 方刮板:一面薄而凸呈弧形,另一面厚而凹呈直线,呈方形,适合刮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上。 缺口形刮板:边缘有缺口,扩大特殊部位接触面积,减轻疼痛。 适用于手指、脚趾和脊柱的刮擦。 三角刮痧板:呈三角形,棱角处便于取穴。 适用于刮胸背部、四肢肋间。 梳形刮板呈梳子形状,易于接触头皮,保护头发。 适用于刮头。 第四页,共十九页。 2、刮除介质的选择。 刮痧油是由中草药和药用油精制而成。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助透痹、润滑护肤等功效。
适用于刮痧的成人,或刮痧面积大的人,或皮肤干燥的人。 刮痧乳是一种天然植物合成的乳液,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和增强皮肤护理。 适用于儿童刮痧、面部刮痧或拔罐。 第五页,共十九页。 刮痧板的握持方法 根据所选刮痧板的形状和大小,采用易于操作的握刮板的方法。 一般单手拿板,将刮板放在掌心,一侧用拇指固定,另一侧用食指和中指固定,或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固定(图1)。 刮痧时用指力和腕力 刮板与皮肤的夹角约为45°。 第6页,共19页。 刮痧顺序的一般原则是选择刮痧部位的顺序:先是头面部,再是手脚,先是胸腹,再是背部美容院刮痧板,先是上肢,再是上肢。 下肢依次刮痧。 全身刮痧的顺序是头、颈、肩、上肢、胸腹、后腰、下肢; 刮痧顺序为头、颈、肩、肩前、肩后、上肢; 背部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部和腰部中心、脊柱两侧、双下肢。 第7页,共19页。 刮方向的一般原则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个方向刮,距离越远越好。 头部一般由前向后梳,面部一般由中央向两侧梳,下颌骨向外刮。 胸部中央由上而下,肋间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逐渐扩大; 四肢应该刮到最后。
第八页,共十九页。 刮痧补泻法 刮痧补泻法是临床常用的综合方法,可分为1、刮痧法。 此法适用于身体虚弱、久病虚弱者,或对疼痛敏感者。 2、刮净法 刮净时,用力压刮板,刮净速度快,刮净时间较短。 此法适用于体质强健者、有早期病证者、骨关节痛者。 3、刮痧补泻法介于刮痧法和刮痧法之间。 刮痧时,刮痧板的按压力度和速度要适中,时间因人而异。 此法适用于虚实参杂体质患者,尤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 十九页中的第九页。 刮痧时间 刮痧时间包括每次治疗的时间、刮痧的间隔时间和疗程。 1、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一般一个病人选择3-5个部位; 局部刮痧一般为10-20分钟,全身刮痧以20-30分钟为宜。 2、两次刮痧之间应间隔3-6天美容院刮痧板,或以刮痧消失后用手按压皮肤无痛感为宜。 选择其他相关部分进行抓取。 3、直到急性病痊愈,慢性病一般以7-10个疗程为一个疗程。 第 10 页,共 19 页。 刮的程度 刮的程度包括刮的力度和刮的程度。 1、刮的时候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一般皮肤会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发热或微痛。 对于一些不易发煞或很少发煞的患者,不宜强求其产生煞。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刮痧手法视病证及刮痧部位而定。 刮擦操作应有不同的力度、速度、刮擦方向、刮板转角的接触部位和刮擦手法。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刮削技术分类如下: 1.按强度<1分类。 轻刮法刮时,刮板接触皮肤下压刮的力小,被刮者无疼痛等不适。 轻刮后,皮肤仅微红,无瘀斑。 此法适用于年老体弱、疼痛敏感的部位,以及证候属虚证的患者。 〈2. 采用重刮法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时,下压刮擦的力量较大,患者能承受。 此法适用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丰富,中青年体质强健,证候属实证、热证的患者。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按移动速度<1分类。 快速刮痧的频率每分钟30次以上。 此法适用于体质强健者,主要用于刮背、四肢及证候属于急性外感的患者。 <2。 慢刮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 此法适用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内侧等部位的刮痧,以及证属内科、体质虚弱的慢性病患者。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按刮削方向分类 < 1.直线刮削法又称直刮法。 用刮板在人体表面沿一定长度的直线刮。 这种方法适用于背部、胸腹、四肢等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 <2。 弧刮法:刮削方向呈弧形。 刮痧后,体表出现弧形疤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胸部和背部的肋间,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第19页第15页。 常见病刮痧疗法感冒感冒是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外感性疾病。 感冒的病位多在上焦肺卫,因外感或外邪,客在肺卫,造成肺卫功能失调,卫表失和,肺失宣肃,以致感冒。 病程一般3~7天,全年均可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气候骤变时。 相当于西医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刮痧治疗感冒时,主要刮的部位是头、颈、肩、上肢。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1.剃须病人就座。 刮前头:术者一手撑住患者前额,呈八字形,保持头部相对稳定,然后另一手握住刮板,先刮前部正中督脉运行处。头顶,由头顶百会穴向额头方向刮擦。 以每边刮10-20次为宜,然后以与中心部位相同的力度和频率刮该区域。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颈肩刮痧:患者取坐位。 刮肩:用弧形刮法刮肩两侧,从风池和乳突根部自上而下,穿过肩井,刮至肩端。 以每边刮10-20次为宜,用力均匀适中。 并在风池穴和肩井穴处加点按揉手法,以加强效果。 刮上肢:患者取坐位。 操作者一手拉小臂,一手握刮板,以直线复刮法刮小臂手太阴肺经部位,由赤泽经孔嘴、列缺、井曲刮至太原,每边刮10次-20次。 在手少阳三焦经的直沟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可用刮板的角部按压揉搓3-5次。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谢谢!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