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将配合工信部、公安部、卫计委、工商总局等部门有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专项行动。 透明质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或透明质酸,在医疗美容手术中用作注射用的软组织填充剂。 连日来,新安晚报、皖网记者走访省会玻尿酸市场发现,部分美容机构或个人非法注射玻尿酸,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记者从合肥某大型医院整形外科了解到,每年收治的因非法注射玻尿酸引起的面部并发症患者达数百人,其中20%出现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来历不明的透明质酸引起的皮肤坏死
一次来历不明的玻尿酸注射,导致合肥女孩陈媛媛(化名)下巴皮肤坏死,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今年9月底,陈媛媛在朋友介绍下在合肥一家美容院接受了注射玻尿酸隆下巴。 短短几分钟,两针玻尿酸就被注射进了她的下巴。 “打完之后,下巴开始局部红肿,老板说这是正常现象,休息几天就好了。” 听了老板的“保证”,陈圆圆打消了顾虑。 在家休息了一周后,她下巴的红肿不但没有消退,反而皮肤开始逐渐变黑。 伴随着面部剧痛和肿胀,陈媛媛来到合肥一家大医院就诊。 经诊断,她的下颌严重感染,导致局部皮肤坏死。 医生说,陈女士注射的很可能是来历不明的“玻尿酸”。 由于皮肤坏死,她也在感染消失后进行了植皮。
案例:医院每年接诊数百名并发症患者
事实上,陈女士因注射来历不明的玻尿酸产品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上述医院曹医生介绍,整形科每年接诊数百名因非法注射玻尿酸引起并发症的患者。 其中,出现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至少占20%。 “这些患者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到美容院、写字楼,甚至私人住宅打针。” 曹医生说,出事后,一些不法行医害怕承担法律责任,会主动选择私下。 – 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不过,也有人在事故发生后“闭门造车”。 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消费者只能自己花钱看病。 非法注射透明质酸导致失明的事件在中国也时有发生,甚至有人死于脑栓塞。 “眼周、颞区、颅内血管相连,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注射液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脑栓塞,甚至死亡。” 曹医生表示,注射玻尿酸是一种医疗行为,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在机构中,由合格的医生操作。 曹医生还表示,在他接诊的患者中,有不少患者并不知道美容机构不具备打针资格。 “一些美容机构涉嫌虚假宣传,很多人去的时候不明真相。一开始说只要几千块钱或者不用手术费,最后动辄几万是常事。” “ 据悉,正规厂家生产的一瓶玻尿酸要2000元。 一次注射的剂量一般不超过3次。”作为填充材料,玻尿酸本身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它是正常人体所含的一种玻尿酸,8个月左右就会被吸收代谢,并且可以用来填充鼻梁、下巴等部位。” 曹医生表示,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为了牟利,给消费者注射大剂量的玻尿酸,导致消费者面部出现红肿、感染等并发症。 10人被枪杀。”
调查:部分美容院称可以注射玻尿酸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市芙蓉路与翡翠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养生美容会所。 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经营范围是生活美容,但也可以提供玻尿酸针、水光针等微整形,每针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元不等。数千元。 “玻尿酸是个小手术,店里可以给你做。” 工作人员一边给记者介绍玻尿酸治疗的好处,一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这是老板的照片,她前几天刚做的,我用过玻尿酸,你呢?”可以看到效果。” 记者注意到,店内并没有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在你们店里经营安全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合肥丰胸美容院,这名工作人员表示“绝对没问题”,“主任(医生)是从广州请来的合肥丰胸美容院,所有的手术器械和消毒设备都是他带来的。”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很多顾客都在这家美容院做过微整形,手术动辄几十万元。当记者要求看玻尿酸时酸类产品,工作人员说店里没有货。“我们的产品都是香港直送,这里没有货。”工作人员说,交定金后可以请医生“设计”的脸型。
科室:美容院注射玻尿酸行医违法
“今年以来,我们接到了4起投诉和举报,基本上都是因为注射(玻尿酸)后感染。” 合肥市包河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黄涛向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透露,很多注射玻尿酸的地方都是生活美容机构、酒店甚至私人住宅。
黄涛说,一些不法行医者为逃避执法检查,与执法人员展开“游击战”。 他们白天不挂牌匾,很少见病人,给人一种不再擅自执业的假象,但同时他们通过电话预约,周末或开诊的方式开展诊疗活动晚上去诊所,这使得取证变得困难。
“美容院使用的药品大多是从非正规渠道获得的,往往会因纯度不够、消毒不当而导致并发症或其他后遗症。” 黄涛表示,未取得医美资质的美容机构不能从事医美项目。 消费者想要做“微整形”,一定要看好美容机构的资质。
鉴别医疗美容机构是否具备开展美容项目的资质,可以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执业医师证书》。 并非所有这两个证明都是非法行医。
延伸:注射玻尿酸去正规机构
据悉,用于医学美容的玻尿酸产品按医疗器械管理,生产经营此类产品必须取得相关资质。 根据要求,医疗美容机构采购产品时,应当向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采购合格产品,并核实产品合格证。一致性。
“玻尿酸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品种,主要是检查产品的进货渠道和储存环境是否合格。” 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5月查处了一批玻尿酸产品,共计200多个产品。 盒子。 “这些产品需要在2℃至8℃的温度下冷藏保存,而经销商却将其置于常温环境中,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执法人员当场对该公司立案调查。 省药监局提醒消费者,注射玻尿酸存在一定风险。 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皮肤坏死,甚至失明和血管栓塞。 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或医美机构进行整形。 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