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税务、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1个部门继续加大对涉外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医疗美容行业,查处了一批重大违法案件,破获了一批刑事案件。 现选取一批违法犯罪案件予以曝光。
一、四川泸州“3.30”制售假药案
四川省泸州市公安机关发现,以林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租用私人房屋设立生产窝点,购买原料大量生产医疗美容整形用假麻药膏,通过网络接单,线下开发多层产品对外销售。 .
目前,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捣毁黑窝点6个,生产线1条,缴获假药4万余罐(支),制假设备10台套,涉案金额1.2亿余元。
二、江苏南通王某、广东广州某某王某制售假药案
江苏省南通市、广东省广州市公安机关工作发现,2019年以来,王某、吴某某等人设窝点,非法生产未经批准的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等。在化妆品公司的幌子下。 医美针剂通过微信等方式配送至美容机构。
目前,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打掉制售假药窝点9个,取缔涉及生产、包装、转运、储存、流通等环节的犯罪团伙6个。 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
三、某某某在湖南长沙销售假药案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机关工作发现,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龙某某向他人购买其认识的不含相应肉毒杆菌毒素的肉毒杆菌素,先后在天心区、岳麓区销售。 ,湖南省长沙市。 设窝点,宣传销售标有“REN TOXA型肉毒杆菌素”、“肉毒杆菌素”等字样的肉毒杆菌毒素35盒,非法获利1740元。 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绍,龙某某销售的肉毒杆菌素均为假药。
2022年10月,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药罪对被告人龙某某提起公诉美容院税务,提出了确定量刑建议。 同年10月14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综合考虑了龙某某自首、初犯、自愿认罪认罚、自愿返回等从轻情节。非法所得,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龙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
4.使用未依法注册登记、无资质证书的医疗器械案件
当事人在医美操作过程中,使用肠道水疗机、点阵激光紧肤仪、超声刀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水光仪等未经注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2022年11月,衡水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涉案相关医疗器械,并处罚款36万余元。
5、使用过期药品、器械
江苏省丹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抽查中发现,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多种药品。线医疗包等设备已超过保质期; 名称为“SM LIDO Cream 10.56% Rapid and clean cream”的进口普药未取得药品批准证书; 名称为“ ”的进口医疗器械不能出具产品的备案或者注册材料等证明其合法来源的材料。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2022年8月,丹阳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依法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责令停产停业5日,进行整顿,并罚款18.2万元。
六、刘某丽擅自执业案
刘某丽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资格。 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她在辽宁省大连市多个小区为多人进行了割眉、割眼袋、侧拉提拉等手术。 、线雕等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刘某利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2022年10月,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卫生健康局责令刘某利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药品、医疗器械,并处罚款14.5万元。
七、上海广医生医疗美容(民生路店)广告违法案
当事人在大众点评平台开设的商户“广医医美(民生路店)”销售“私密紧肤菲米丽”医疗美容服务项目,使用医疗设备菲米丽点阵疗法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法在女人的私处。 “商品说明”页面提倡使用性暗示词语,有违社会公德。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2022年11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八、组织虚假交易案件
当事人与(以下简称“齐和公司,已另案查处”)签订《推广合作协议》,通过以下形式增加齐和公司店铺在大众点评平台的销量空订单; 刷单的形式帮助启和公司提升了在大众点评平台“启和医美”店铺的排名。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2022年11月美容院税务,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21万元的行政处罚。
九、广州海关缉私局打击走私医疗美容产品
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的统一指挥下,广州海关缉私局、大连海关缉私局开展“奋发25”打击医美走私专项行动,成功销毁4件通过邮政渠道和“水客”渠道走私医美产品。 涉案犯罪团伙捣毁储销窝点3个,缴获涉案医美产品4000余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 经查,该犯罪团伙将原产于法国、意大利的补水针、玻尿酸等医美产品运往香港,通过虚假申报走私入境,再在境内销售,谋取不法利益。
该系列案件总案值约1.6亿元,逃税金额超过3000万元。 目前,本案已侦查完毕,移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