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美容美发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
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涉及
违规违规经营、超限发卡
换运营商,办卡容易,退卡难
带着钱跑
…..
01
免费体验有很多陷阱
问题:
❶部分美容院打着免费体验的幌子,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索取额外的钱或出售消费卡。
❷经营者通常会通过售货员在街头散发免费体验传单,以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或通过低价销售吸引消费者上门服务。
❸在消费过程中,借机诱导、推销一些质次价高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使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
案子
例如,消费者徐某在领取免费美容护理后,在技师的不断忽悠下,先后做了乳房护理、腹部卵巢护理、后颈肩护理、臀部护理、腿部护理等,消费金额为15万元。 经家人投诉,消保委挽回了她的经济损失。
02
虚假广告更常见
问题:
一是夸大效果。 “中草药祛斑不反弹”、“十天瘦十斤”、“七日美白护发”等夸大美容产品和服务效果的广告随处可见; 一些商家用中草药、纯植物、低价等广告口号吸引消费者眼球。
二是炒作技术概念。 在美妆产品的宣传品中,使用纳米科技、DNA细胞水化、干细胞活化等新概念名词来诱导消费者。
三是打出美容专家的招牌。 聘请所谓“国际美容专家”、“国民美容大师”坐镇美容店,欺骗消费者进行美容美发操作,使消费者上当受骗。
03
严重超出范围
问题:
❶ 一些经营者在登记的营业执照上核准了经营范围后,才注册了美发服务,就开始经营其他各种项目服务;
❷ 一些美容院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整形。 先进的医学知识和相应的措施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美容上的变化和毁容。
04
刷卡消费不保
问题:
❶某经营者违反《单一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的规定美容院传单设计,销售千元至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高额预付卡。 充值后才能使用,办卡容易,退钱难。
❷ 部分运营商在消费者使用预付卡时出现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的情况。 如单方设定有效期、变更服务项目、提高使用门槛、限制消费卡的使用或要求消费者多缴费等。
❸部分经营者上空楼、钱不见了、充值卡无法使用、退款难等现象屡见不鲜。
案子
有消费群体投诉,在某理发店充值后,老板跑了,联系不上。 经查,该理发店已多次内部转让,不断有消费者要求充值,称激活后才能使用。 最后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充值后,将店内物品清空,连夜逃跑。
05
产品质量问题多
问题:
❶一些美容店提供的化妆品大部分都是由美容品中介提供的,一般正规商场是找不到的;
❷美容店使用的化妆品主要是专用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没有中文标签,经营者以进口产品名义虚标价格,有时甚至使用三无产品;
❸在功效上,大多是促进美白祛斑,淡化各种色斑,消炎,抗过敏等美容院传单设计,但不能提供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准文号。 不当造成的,概不负责。
案子
消费者梅女士反映,自己做了中药面膜后脸红、痒、过敏,导致脸上长满了痘痘。 经查,其使用的面膜没有商品凭证和票据,也没有进行进货检验,属于三无产品。
06
霸王条款频繁出现
问题:
❶ 部分美容院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设置预付卡有效期、排除消费者主体权益等行为。 同时,违反《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排除消费者合同解释权、免除经营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排除消费者退货权、单方设定解释权等在侵犯消费者隐私权方面存在侵权问题。
❷ 部分美容院经营者存在不平等、不合理的规定,通过格式合同、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家告示等方式排除或减轻经营者的责任,排除或限制消费者的权利。
案子
一些美容店在合同中单方面规定“充值卡有效期为一年,逾期自动失效,所售美容项目及产品不予退还”。
针对美容美发行业存在的问题,江阴市消保委建议:
加强市场监管,严查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卫健委、商务局、消保委等部门,将美容美发行业列为重点监管行业,严查无照经营、超范围发行预付卡等行为。经营、超限、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行为,加强对美容院商品的查验,同时加强行政指导,定期回访,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规范美发美容院合同格式。 市场监管局会同消保委、美容美发商会共同研究制定美容美发消费合同通用示范文本。 在合同范本中,对消费项目、有效期、可以在哪些店铺使用、使用美容产品的效果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同时,提前明确可否与其他优惠活动同时使用、违约责任等容易产生争议的权利义务,确保示范合同不包含霸王条款,从而将消费纠纷降到最低。
作者/薛庆元 沈建龙 殷薇薇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