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你有没有遇到很多推销员拿着小卡片,好心邀请你来一次“免费洗脸”的美容体验? 殊不知,这正是他们精心布下的消费陷阱。
2017年12月,受害人袁某、曲某被美容院工作人员骗去进行护肤,被逼分别花费1.5万余元和8500余元。 受害人报警后,涉案人员被拘留(红星新闻报道)。 2018年5月,成都市锦江区检察院以曾某某、赵某某、雷某某、郑某某涉嫌强迫交易罪向锦江区法院提起公诉。 同年6月美容院骗局怎么处理,曾某某等人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处四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月14日上午,成都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成都检察院典型案例”评选情况,并发布了本次活动评选出的“曾某某等8人强迫交易案” . 等10个典型案例。
据了解,曾某某为涉案美容院的店长,赵某某为店长,负责日常管理,雷某某、郑某某为美容师,刘某某等人负责招揽顾客,并负责带货。他们到商店消费。 . 2017年12月,被害人袁某在春熙路地铁口被律师带到美容院。 美容师借口为受害人免费做面部护理,将受害人的左侧面部涂成黄色,进一步骗取受害人做深层护理。 “燃脂膏”也被涂抹在受害人的脸上,致使受害人的脸变得又红又热,还伴有疼痛。 最终,被害人袁某被迫在店内消费了15000余元。
2018年1月,雷某某以相同方式强迫被害人曲某某在该店消费8500元。 2018年2月美容院骗局怎么处理,晋江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曾某、赵某。 同年5月,晋江区检察院以强迫交易罪将曾某某、赵某某、雷某某、郑某某向晋江区法院提起公诉。 2018年6月,曾某某等人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处四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悉,该案系四川省首例美容院强制交易案件。 成都市锦江区检察院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推进服务型诈骗专项整治,促进美容行业秩序规范。
“本案所涉事实在美妆消费领域具有典型性,案件事实的判例和法律适用论证十分清晰,区分了欺诈和强制交易的性质。相信,犯罪嫌疑人以威胁方式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更符合强迫交易罪的行为特征,为类似行为的法律认定提供了案例指导。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松说。
红星新闻记者 赵宇 资料图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