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 耿珊珊 通讯员 吴小萌)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保养项目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如果达不到商业推广的效果,我们如何维权? 3月15日,公益诉讼访谈节目《蔚蓝天空下》第二期开播。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亮、公益诉讼检察官徐靖、人民监督员徐思华做客直播间,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权益保障,与网友在线互动热烈。
“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事,也是我们检察机关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一开始,王亮开门见山。 她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不时会遇到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美容院客户档案模板,为了维权而与商家打官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同时,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处于劣势。 这时候,就轮到检察院公益诉讼发挥作用了。
“两年前,我去一家美容店按摩,这次经历引发了我的思考。” 徐静说,推拿、艾灸、拔罐都是中医项目,三级医院都有,街上也有美容店。 商家需要获得哪些资格才能被视为合法?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进行推拿、推拿、刮痧、拔罐等,属于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非持证美容机构开展此类项目的,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等医学术语和病名,不得宣传治疗效果。
2021年上半年,徐静和同事走访了辖区内的行业主管部门,选择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美容机构进行调研。 他们发现,不少美容院存在无卫生档案管理、无卫生信誉评级、虚假宣传、无证医美等问题。 随后,武汉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就发现的问题出具检察建议,并就争议问题与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后,武汉经开区相关行政机关在全区开展美容店广告整治专项行动,并发布官方声明,明确生活美容店不属于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或进行虚假宣传。 生活美容的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不得使用医学用语或易使所宣传的产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为最大限度发挥检察建议的实效,经开区检察院还定期组织医美“回头看”专项检查监督,依托“回头看”常态化监督模式美容院客户档案模板,促进行政机构更积极履行职责,促进行业整合。
2020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市检察院部署要求开展“保障千家万户安全”“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等一批专项公益诉讼活动,利用检察权“养”消费者。 王亮提醒,作为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 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12315,或拨打12309向人民检察院举报线索。 检察院的公益诉讼职能也将尽最大努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民如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发现侵犯公共利益的线索,可拨打武汉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公益诉讼热线: ,或在武汉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留言举报。问题。 检察机关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答复初步处理情况。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