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韦家明
被“健康活到88岁”的承诺所吸引,四年来,离休干部方方先后投入150余万元建设了一家名为“汉方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中心。 从最初的免费修脚体验,到价值9万元的私人理疗,再到开价15万元的脑梗治疗,她一步步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营销“漩涡”,直到她负债累累。
方方过去消费的汉方健康管理中心就在浦东罗山市场附近。 澎湃新闻记者魏家明
方方的经历并非孤例。 多位中老年消费者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在上述养生中心的姊妹店“怡庭健康管理中心”投资了数十万元,有的人光是消费就超过50万元。一年。 本着不给孩子添麻烦的初衷,他们把钱花在了医疗上。 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看到疗效,连养老金都赔光了。 由于害怕被孩子发现而引发家庭矛盾,他们大多选择隐忍,只在平日偷偷外出维权。
2022年2月底,涉事康养中心内部人士公开反映,这些以汉方保健为主的机构,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医学背景和行医资格,每瓶中药油往往要花费几千元网购。 便宜的精油。 尤其是老年消费者信赖的“专家”——自称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文民,只有初中文化。 揭发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涉事机构的老板娘黄文敏的妻子张颖。
张颖告诉澎湃新闻,黄文民实际控制的康养机构在上海共有12家门店,分布在浦东、宝山、虹口、杨浦等地。 仅2021年的总销售额就将达到426万元以上。 张颖说,她和丈夫都是黑龙江人,之所以选择在上海经营养生机构,是因为看到了一线城市中老年人的市场潜力。
澎湃新闻采访多位曾在相关保健机构工作的从业人员了解到,店内保健品的价格并不固定,通常根据消费者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消费者发起“情感攻势”。老客户,促使他们继续投资。
3月11日,黄文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否认了消费者称员工夸大理疗效果的说法,并称“我们只做按摩,不做医疗”。 他还否认该店聘请了北京专家,称这只是一家小店,请不起专家。 他还表示,价目表都是公开的,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一位老年客户正在接受按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疗保健漩涡:70岁老人4年花掉150万
74岁的上海阿姨芳芳回忆起自己是如何陷入这个养生迷局的,非常懊恼。
2018年秋天,她在浦东一家批发市场买菜,在市场门口偶遇两名年轻的售货员。 方方说,他们给她介绍了一家叫“汉方同仁养生堂”的机构,在那里她可以免费体验足疗。
方方是一名退休干部,几年前患上了脑梗塞。 听说她有修脚经验,在两人的游说下,她进了这家居然叫“汉方健康管理中心”的店。 没想到,第一次“体验”就让她花了6000多元。 “按摩后真的感觉很舒服,当天店员就让我办卡,说可以做膝盖按摩。”
家住虹口的许娟、刘华、王兰英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联系到相关医疗机构。 三人第一天在汉方健康管理中心(2021年起更名为怡庭健康管理中心)门店消费2400元,购买项目包括足疗50次。 72岁的刘华患有静脉曲张,73岁的徐娟常年坐骨神经痛。 他们表示,被养生堂“包治百病”的说法深深吸引。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最初消费的修脚用品单次不到50元。 获得更健康的身体,在他们眼里,就是尽可能减轻家庭中年轻一代的负担。
然而,事与愿违。 芳芳说,办卡后,她只做了几次足疗,店员继续推荐腰部理疗、脑梗治疗等项目,并表示,“我保证治好,我可以保证活下去到88岁。”
跟之前的足疗不同,后续的项目要动辄几十万元。 以治疗脑梗为例,方方一次性花费了15万元。 2021年4月5日,她又花了9.8万元进行私人理疗。 截至目前,方方在保健中心的支出总额已超过150万元,并因此欠下了外债。
徐娟等人这一年在养生馆的消费记录很详细。 澎湃新闻记者魏家明
徐娟在医疗保健方面也花费了巨资。 一年内,她在涉事医疗机构中投入了50万余元。 店铺台账显示,2020年4月至6月,徐娟购买了蛇蛋白免疫调理、五脏排毒、血液类项目,其中14件五脏排毒单价为人民币。
但是昂贵的项目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治愈他们的疾病。 刘华告诉澎湃新闻,经过几次理疗,她发现效果不好,提出退费的想法,但养生堂工作人员立即为她进行了全身检查,称理疗需要系统地进行,只需要局部治疗。 改进不可能有效。 “他们还说,我身体有潜在的疾病,如果不加以防治,三年之内肯定会得病,到时候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刘华说,出于恐惧,她一次又一次地在保健项目上投入资金,尽管每次走出店门她都会立刻后悔,但她始终如魔一般无法自拔。
实控人妻自曝骗局:“中医世家”实为冒牌货
当被问及为何不去医院就医时,上述4位消费者均表示,去正规医院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特有的慢性病,医院无法提供根治性诊疗方案。
方方等人告诉澎湃新闻,店家在向他们推荐项目时提到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一位自称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姓专家。 辨认图片后,方方确认,这名黄姓专家就是该店的实际经营者黄文民。 方方称,黄文敏亲自给她把过脉,并称其家族世代行医,养生堂所用的药油配方大多来自北京同仁堂。
不过,澎湃新闻从可靠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黄文敏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属于“文盲半文盲”。 黄文敏的妻子张颖告诉澎湃新闻美容院活动编辑朋友圈,丈夫是1984年出生的,最高学历只有初中,家里都没有学医或行医背景。 北京某保健机构,按摩技师。 丈夫去上海开店后,她回到东北老家照顾孩子。
张颖表示,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静生堂的选址,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居民消费能力相对较高,同时也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
澎湃新闻获悉,黄文民作为实际控制人,在上海共经营12家养生堂门店,分别位于浦东、宝山、虹口、杨浦区。 中心”、“怡庭健康管理中心”、“养智阁”、“欢春轩”。
张颖说,黄文敏曾经是公司的股东。 天眼查信息显示,其成立于2019年10月,登记机关为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黄文民为股东。 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健康管理咨询、减肥服务、健身服务、美甲服务和保健按摩,同时还从事健康科技、生物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咨询、转让服务。网络技术。 同时记下注册信息。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于2022年1月19日注销。
澎湃新闻注意到,黄文敏同时还是另一家名为上海白妙琳美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其法定代表人为黄文敏的弟弟黄文欣。 该公司也在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备案时间为2021年4月。上述两家公司的成立时间均晚于上述涉事门店的开业时间。
事实上,大部分涉案门店都是以个体工商户形式注册的。 以许娟等三人消费的列为“汉方健康管理中心”的店铺为例,实际取得的营业执照上显示名称为“”,经营范围仅为足浴和按摩服务。
黄文民实际控制的12家康养中心2021年业绩合计超过426万元。受访者供图
张颖告诉澎湃新闻,她之所以出面举报丈夫,是因为男方对婚姻不忠引发的离婚官司。 张颖说,黄文民在注销注销登记的同时,转移了这些年的全部资产。 据他提供的2021年底康养机构内部会议照片显示,2021年上海12家门店的总销售额将达到426万元以上。
3月11日,澎湃新闻电话联系到黄文敏。 对于消费者称员工夸大理疗效果的说法,他予以否认,并称“我们只做按摩,不做医疗”。 黄文民也否认该店曾聘请北京专家的做法,直言只是小店,无法请到专家。
销售秘诀:“癌症验血”和“情绪攻势”
天价养生项目的背后,涉及的养生堂运营成本并不高。
一位曾在黄文民控制的保健中心工作的技术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该店为顾客推销的所谓中草药油,实际上是网购的廉价精油。 在一个小瓶子里,装在一个礼品盒里。”
涉事康养中心陈列的各种仪器 受访者供图
此外,几位中老年消费者对店内陈列的各种检测仪器记忆尤为深刻。 刘华说,工作人员说,他们只需要从人体上取一滴血,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就可以知道体内是否有癌细胞。 刘华在验血设备的显示屏上也看到了各种细胞的图案,但工作人员从未给她出示任何纸质报告。
汉方健康管理中心前员工告诉澎湃新闻,所谓“验血查癌”的实质是将显微镜下的血液显示在屏幕上,并没有查癌功能。
澎湃新闻电商平台搜索同款“一滴血检测仪”截图
澎湃新闻根据涉事保健馆实拍照片,在电商平台搜索同款“一滴血检测显微镜”,网上售价仅为688元。 同时,涉事医疗机构常用的各类理疗器材也可以在线购买。 比如,一款号称具有通经排毒功效的震动按摩刷网上售价为95元,一款刮痧塑气爆脂仪网上售价为1444元。
张颖说,养生堂的主要开支是店面租金和人工费。 澎湃新闻在一份“员工入职表”中看到,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为每月5000元,其余部分需要靠销售赚取提成。 招聘员工的首要标准是看“嘴巴会说话”。
汉方健康管理中心绩效分配制度表 澎湃新闻记者 韦家明
方方对此深有体会。 她一个人住,守寡多年。 虽有女儿,却不能一直陪在她身边。 她还记得,有一年她生日的时候,孙姓店长送了她一束红玫瑰,还偷偷从后面接了她。 就是这种感情上的攻势,让她难以抗拒,乖乖的埋单了。
但方方不知道的是,这种“关怀”只是销售前的“服务消费”。 根据黄文民实际控制的虹口区光悦路一家门店的内部员工绩效群信息,每天下班后美容院活动编辑朋友圈,每位员工都需要在群里汇报当天接待客户的情况。 客户被标记为数字,而不是名字。 报告方式包括:消费热情服务、了解客人情况等,甚至清楚记录客人的家庭信息、子女情况等。
光悦路店原店长苏敏告诉澎湃新闻,要了解顾客情况,一开始就要了解老人的经济情况。 如果和孩子一起住,就更要格外小心了。”在了解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后,店家可以“因人制宜”,根据顾客的支付能力来定价。
受访消费者表示,在店内从未见过价目表,每一件购买的商品都是工作人员口头介绍。 芳芳说,她想问问其他顾客价格,但她从来没有同时遇到过其他顾客。 徐娟说,有时她走出店后,会看到店员远远地跟着她。 苏敏说,这是养生堂有意安排的,“顾客不能见面”。
对于这一说法,黄文敏也予以否认。 他说,价目表都是公开的,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事情。 针对按摩项目“同一人不同价”的问题,他解释说,每个消费者进行的项目不同,使用的精油也不同,所以价格会有差异。
康养中心内部工作组截图(管理组+督导组)受访者供图
退货难:部分消费者称被威胁
为了让消费者继续投资,涉事的养生堂将继续推出各种活动。 苏敏表示,这只是套路,让熟客感受到优惠,实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2021年11月,汉方健康管理中心举办了有奖年终问卷调查。 活动流程图显示,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回馈新老客户,提升业绩”。 在对内人员要求一栏中写到:氛围要热情、饱满、配合默契、衔接完美、主次分明、注重细节、提前塑造、分工明确、借力创佳绩.
康养中心参与活动2021年11月年终有奖问卷活动流程文案 澎湃新闻记者 魏家明 图
活动流程栏目明确了招客全过程:员工需在活动前一天晚上提前与客户预约,客户进门后,前台用纪念品迎接客人; 顾客被要求完成问卷后,工作人员会读一封感谢信,送上鲜花和拥抱。 文件还写明:要有情,要有感恩之心。
随后,员工们集体鼓掌,然后院长提出申请,让客户有机会“抢”现金。 院长介绍抢购摊位时,员工要直接告诉顾客最高的摊位,前台配合,问“现金or刷卡”。 ,如果客户说不行,员工负责垫付,直接付钱,“大家起哄1000元合适”。 这里的文件还写着:气氛要高涨,大家围着客户起哄。 通过本次活动,当天完成到账任务的员工,可按比例获得提成。
当销售成为重中之重时,门店每个月都要向工作组汇报销售任务和完成进度。 澎湃新闻获得的工作群聊天截图显示,每家门店的平均月销售目标约为30万元。
此外,苏敏向澎湃新闻透露,为了避免退款或服务方面的纠纷,养生堂还成立了监督检查组。 集团消息显示,2021年11月,一名黄姓导购在店内与顾客发生口角。 事件以导购员被罚款500元告终。
然而,类似的纠纷还在不断上演。 以王兰英为例,她曾多次要求退款,但店家拒绝全额退款,需要签订退款协议。 由于担心被孩子知道会引发家庭矛盾,大多数老人都选择了沉默。
涉事康养中心退款协议需消费者同意十个条件。澎湃新闻记者 魏佳名图
澎湃新闻获得的多份退款协议显示,退款需要签署确认十个条件,其中:退款后,消费者须承诺不以任何理由对甲方(即公司)造成伤害. 任何有关名誉和声誉的事宜; 消费者退款后影响甲方正常经营的,甲方有权寻求法律途径处理; 即日起,消费者身体、皮肤、健康问题与甲方无关,消费者退换货纯属个人原因,与甲方服务项目及产品无关。 文末还注明甲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本协议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在许娟等人看来,这明显是霸王条款,所以拒绝和解。 方方称,她在涉事养生堂投入了150万余元,但并未治愈任何疾病。 “每次要改项目,都需要重新交钱,这是骗老人的特殊做法,必须全额退还。” 支付。”
受访消费者均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在退款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也有不少人称受到了恐吓和威胁。 徐娟说,她被告知“我们知道你的家庭住址”等威胁性话语。 苏敏坦言,对于有子女陪同的老人,店家会第一时间退还。 之所以用粗体字,是想了解一些老人不敢告诉孩子的心理。
黄文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店家已经处理了相关的退款申请,已有数十位消费者完成了退款。
目前,包括王兰英在内的上述四位消费者已经聘请了律师,准备起诉要求自己退款。 王兰英表示,即使这笔钱无法追回,她也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示更多的中老年消费者。
(本文除黄文敏、黄文鑫外均为化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