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没有资质的小厂开始生产含有“索美鲁肽”的减肥针剂。 据法制日报4月22日报道,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公安局破获全国首例非法研发、生产、销售治疗肺结核的核心药物“索美鲁肽”案。 2型糖尿病。 初步查明,此类“三无”假药通过各级代理商流入全国20多个省份,销售额超亿元。 医美领域的造假售假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这款神奇的“瘦身针”之所以能通过社交媒体和口口相传“俘获”百万爱美人士的心,是因为它“每周打一针,一个月就能瘦10斤”“不用节食,你也可以躺着减肥”,“安全无副作用”。 在医美消费者眼中,这种网红打针所宣扬的一劳永逸的减肥效果,比运动更立竿见影。 正因为如此,很多消费者忽略了这个“减肥针”的有效成分“索马鲁肽”其实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
那么“减肥针”真的可以减肥吗? 事实上,“”只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它是一种降血糖药,尚未被批准用于减肥。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还没有“索马鲁肽”用于减肥的适应症。 并且由于有严格的禁忌症,该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一些人来说,误用可能会导致肝肾损害,甚至诱发甲状腺C细胞肿瘤。
今天,数以万计的爱美人士在没有任何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了处方降糖药。 促使他们贸然打针的,是社交媒体上对人的“真人实测”。 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 随着人们对“完美身材”的追求和医疗的进步,近年来医美减肥项目层出不穷,抽脂、保妥适、溶脂减肥等产品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民众。 在人们的生活中。 客观地讲,医美减肥的兴起反映了消费者对美容的需求。
与此同时,巨大的市场规模所产生的红利也让一些人眼花缭乱,催生了医美行业的诸多乱象。 药器具“以次充好”“恶心正品”的案例屡见不鲜,但这些“三无”假药却在社交平台上摇身一变成为安全无风险的“神药”。 这反映出医美行业的制假售假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 上游商家负责假药的研发和生产减脂美容院,下游经销商利用社交平台将其包装成韩国进口的正规产品供美容院销售。 最终,医美消费者不仅要为“减肥针”支付高达50倍的保费发呆,还要承担非法用药带来的健康风险。
当前,医美行业迫切需要去伪存真,加强全产业链监管。 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本案落网的团伙成员中,多名有医疗美容行业前科,但仅被判处轻刑、缓刑,甚至罚款等附加刑,难以起到惩戒震慑作用。 因此,要整顿医美行业,就必须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同时,由于涉及的产业链条较长,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药品制假销售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从源头上打击,切断链条,进行全面整治。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在“求美”的同时要擦亮眼睛。 消费者在考虑和选择医美时减脂美容院,应该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要保持理性,正视“外貌焦虑”和“身材焦虑”,不要被单一的“白瘦”审美绑架,以免掉入“美人陷阱”。 需要注意的是,不必定义胖瘦,健康才是最美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