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练
朝阳法官近两年受理的法院
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数
占医疗事故案件总数的1/5
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案例焦点
据申诉的张先生介绍,因为她对自己的眼皮不满意,所以想通过“医美”来调整。 张先生在网上搜索“双眼皮修复”等关键词时,发现搜索页面的前三条都是上海一家医疗美容医院的广告。 当进入医院主页时,张先生看到各种宣传标语,“排名第一的眼整形修复诊所”“专注眼部整形修复四六年的王某甲医生”……对此,张先生很感动。
2017年4月,张先生到达医院治疗。 经过简单的面对面咨询后,张先生表示会回来考虑一下。 第二天,医院工作人员给张女士打电话,说想邀请她做病例超模,并说她做放疗时,会有世界各地的医生来观摩学习,但放疗费用可以折扣30%。 张先生觉得医院重视他,同时考虑到利润的价格,他决定在诊所进行“双眼皮修复”手术。
2017年4月20日,张先生延迟来到上海一家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放疗,但放疗过程中没有其他医生观摩学习。 这时,张老师才意识到,原来医院承诺的教学观察病例都是假的,我也不是病例超模。
手术后,张先生的两侧眼睑和下眼睑皮肤出现了新的疤痕。 他还出现睁眼困难、流泪、发红、发痒、畏光、爱哭等症状,持续了近一年。 经过反复沟通协商,医院答应再次为张先生进行修复。 2018年3月,张先生再次到医院接受修复放疗,但术后无明显好转,耳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无奈之下,张先生将上海一家医疗美容医院告上法庭。
庭审中,被告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表示不认可张先生的诉讼请求。
经查,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在其陌陌公众号上发布多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广告,并一度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协商选择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进行司法鉴定。 经鉴定,张先生伤残等级为五级。 司法鉴定中心在《关于张先生案件鉴定的说明》中表示,“鉴于医生的疏忽行为,特别是缺乏沟通,直接影响患者对放疗疗效的满意度,这也是评价美容放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应以医学面为主”。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先生在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消费医疗美容服务,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上海一家医疗美容医院存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张先生被上述虚假广告欺骗,接受了医疗美容服务。 应认定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在向张先生提供消费医疗美容服务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 行为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应应张先生的请求,减少张先生所遭受损失的赔偿。 减少的赔偿金额为张先生服务费的三倍。 同时认定,上海某医疗美容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疏忽,张先生应对治疗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最终,法官判决被告上海某医疗美容机构赔偿张先生三倍损失23万余元,同时支付张先生医疗费用47万余元。 、营养费、护理费、伤残赔偿费、精神损害抚慰费。
新闻简报
3月15日下午,朝阳法院召开《医疗美容纠纷审判及典型案例蓝皮书》新闻通气会,通报近三年医疗美容纠纷刑事案件审理情况。
图|朝阳法院召开医疗美容纠纷及典型案例蓝皮书发布新闻通气会
图片|朝阳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负责人刘莉主持吹风会
朝阳法院近三年督办涉及医疗美容纠纷刑事案件,即将发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刑事审判蓝皮书(2016-2020年)》 ”。 发布会上,朝阳法庭党组副庭长、副院长郭立荣介绍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
图|朝阳法院党组副院长郭立荣介绍蓝皮书主要内容
一、医疗美容纠纷案件特点
参与整容手术的患者主要是青壮年男性
从美容师性别来看,近两年审结的医疗美容纠纷案件中,男性186起、男性9起,分别占比95.4%和4.6%。
从美容师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上40岁以下的占76.4%; 23.6%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但在60岁以下。
涉案医美机构多为民间机构
近两年,共有77家医美机构涉案,其中民办机构2家,民办机构75家,约占民办机构的97.4%。
涉诉医美机构中,被诉次数超过10次的有4家; 被起诉2次以上10次以下的有28人; 45人被起诉一次。 从涉及诉讼的医美机构规模来看,以诊所和医院为主,约占总数的71.2%。
绝大多数当事人委托律师进行诉讼
在涉及医疗美容纠纷的案件中,一方以上委托律师参加诉讼的案件约占总数的85.1%。
诉讼涉及的医疗美容项目较为集中,
主要是面部整形手术
近两年,涉及诉讼的医美项目分布如下:背部整形176起,占比52.9%;
减肥塑身68件,占比20.4%;
皮肤美容52例,占15.6%;
磨牙美容纠纷28起,占8.4%;
私人护理8例,占2.4%;
1 隆胸/接发,占比0.3%。
40%以上参与整容手术的患者存在器质性损伤
近两年,涉及医疗美容、对美容患者造成明显器质性损害的案件82起,约占42.1%。 其中,不构成残疾的伤害有25例,约占30.5%; 不构成残疾的伤害52例,约占63.4%; 一级致残或死亡5例,约占6.1%。
40% 参与整容手术的人寻求金钱支持
近两年受理的案件中,求美者索赔诉讼金额合计3536.7亿元,实际赔偿金额(含调解书涉案金额和裁判支持金额)1460.4亿元元,占索赔总额的10%。 41.3%。 求美者诉讼主要集中在返还医疗费、赔偿损失等方面,其中返还医疗费192起,赔偿损失147起。 据悉,求美者要求三倍赔偿的案件有78起,约占总数的36.8%。
涉及医疗美容纠纷案件的调解成功率较高。
大多数已经解决了。
两年来,此类案件调解成功率为71.8%。 95%以上的成功调解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确实签订了和解合同,且大多以金钱赔偿的形式和解。
医美机构疏忽集中,
法院判决李高承担责任。
涉诉医疗美容机构的过失主要集中在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诊疗操作不当、虚假宣传等方面,还涉及其他违法行为。 近两年,90.2%的案件判决医美机构应承担刑事责任。 80%以上的情况下,医疗美容机构需要对美容患者造成的伤害承担同等甚至更多的责任。
二、医疗美容机构存在的问题
1.虚假宣传吸引顾客
2.非法行医屡禁不止
三、病历不规范问题突出
三、美容患者存在的问题
1.轻信广告,对医疗美容认知缺乏理性
2、假名看病,无法识别看病关系
3、复合诊疗造成查明困难
4、美容患者本人拒绝或不配合鉴定
扫描二维码查看蓝皮书完整版
在总结特点、分析问题和动因、提出建议的同时,朝阳法官还梳理了近两年审理的典型案件。 朝阳法院民事一庭杨兵法官通报了五起医疗美容纠纷典型案例。
图| 朝阳法院民事一庭杨兵法官汇报典型案例
随后,第一人民法庭副庭长陈阳向朝阳法院发出关于医疗美容纠纷预防和解决的上诉状。
图|朝阳民事一庭副庭长陈阳法官就医疗美容纠纷的预防和解决发出上诉
1、对于医疗美容机构,我们呼吁:
①增强守法规范意识,强化自我管理。
②完善服务质量管理,降低风险。
③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及时化解分歧。
2. 对于爱美人士,我们呼吁:
①选择正规机构就医,保障自身权益。
②树立科学的医学美容意识,提高风险意识。
③丰富法律知识,提高举证能力。
司法咨询
图|民事一庭庭长宋晓培现场封存司法建议
最后,朝阳法院向国家卫健委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修改制定《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促使修改《执业医师法》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中的责备条款。 《医疗机构管理细则》,提高罚款上限,严惩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医疗美容机构坚决停止调查,对严重违反规定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实施终身禁止就医的处分。 同时,建议国家卫健委建立医疗美容市场监管,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加强医疗美容新技术示范管理,严格审批流程; 建设医疗实名制度,建立医疗信息管理; 加强行业引导,搭建医疗美容投诉调解平台。
供稿:朝阳法院
摄影:曹璐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