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医美纠纷、维权事件也层出不穷。 有媒体报道称,求美者过度保护自己的权利,比如雇佣黑恶势力、“求医闹事”、威胁从高楼坠落等。 一些求美者在整容失败后未能通过正规渠道维权,而是选择跳河。
法律专家表示,如果求美者不采取法律形式维权,而是采用拉横幅、聚众斗殴、侮辱诊所和医生等方式,就构成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
专家建议,求美者维权时,可以先做伤情鉴定,再与医美机构协商; 也可以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及其他部门报告; 如果咨询、调解、投诉没有达到应有的疗效,求美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花费100万整容但疗效不满意
利用黑恶势力主张量刑
据新民报报道,46岁的王姓男子为了“返老还童”,花费100万元在北京一家美容诊所进行美容治疗。 没想到手术后留下了很多疤痕。 对此,王先生深感不满。 交涉维权失败后,王某竟“雇佣”黑恶势力来到美容诊所讨要说法。 日前,北京静安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王先生及其委托充当“医疗闹事者”的恶人,因寻衅滋事罪被减刑两年半至一年。
2019年6月,两名男子站在北京一家整形诊所旁,吸引了大批围观者。
2018年10月,王先生经介绍得知,天津某美容院有“童颜魔法”、“W增强”等项目,并以专利技术提供美容服务。 在中介和美容院医生的宣讲下,王先生坚定了这个美容项目,并花费100亿元接受了美容服务。 但事情的发展却与预想相反。 王先生说,放疗后,皱纹上有胎记,美容院承诺的7天消肿也不真实,大头上也有很多疤痕。
他想“返老还童”,但结果并不理想。 王先生无法接受镜中的自己。 他在徐同学的陪同下,前往美容院要求退款并赔偿维修费用,但遭到拒绝。 交涉失败后,王女士没有走合法维权渠道,开始动起“疯狂的大脑”。
2018年11月,徐某向王某介绍了黑恶势力成员宋某,称可以帮助他“讨回公道”。 同年11月22日至12月14日,宋某等恶势力伙同石某、翟某、郝某、孟某等,要求美容诊所返还女士放射治疗费用100亿元,并索要巨额赔偿耗资100亿元,连日聚集美容院,使用喊口号、举标语、侮辱威胁员工、在店边躺坐、阻止顾客进店等“软暴力”。 骚扰、纠缠、叫嚣、聚众造势,扰乱美容诊所正常经营秩序。
2014年,一名男子当街脱掉衣服,在一家整形诊所大闹。
广州黄埔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女士、徐女士指使宋、史、翟、郝、孟等恶势力以“软暴力”威胁他人。 共同犯罪的,应当处罚。
广州市黄埔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最终改判宋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王某某改判一年零三个月,徐某某改判一年。 七名黑恶势力成员被判处二年零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求美者因“医疗事故”而被轻判的现象并非孤例。 2014年12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医疗犯罪案件的判决结果。 一名30岁的黄姓男子在接受眼部整形、修复和重建放疗后多次威胁并砸毁诊所。 敲诈勒索主治医生家属已构成寻衅滋事罪,王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太好了,让人嫉妒?
男孩被殴打了
据中新网报道,2015年5月,男孩杨阳(化名)在南京一家诊所接受整形手术后,被一名不认识的男子重重殴打头部,经鉴定伤势严重。 院方表示,行凶者五年前曾在诊所接受过整容手术,因对手术后的疗效不满意,曾多次来诊所闹事。
“我刚刚完成放射治疗,正在康复中。” 当时24岁的杨洋告诉记者,她是广东人,在杭州读书。 她即将完成学业,想做面部整形手术,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也更方便找工作。
2015年5月12日下午6点40分左右,杨洋在诊所15楼病房里拿着全身镜欣赏自己隆胸后的容颜。 虽然身上裹着纱布,但她觉得应该很好看。
“突然一个30多岁的女人进来问我怎么样?” 杨洋说,她回答“我看起来不错”,对方看着她说她也很好看。
本来以为对方只是好奇问一下,没想到出来的一幕却惹恼了杨洋——对方突然按住杨洋,狠狠地打在他的头上,刚刚修复的脸性感又痛苦。
“我真的不认识她,她为什么要打我?” 杨洋说,她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被打,难道是因为她说“你看起来不错”而吃醋了?
肇事者微博
当天诊所的值班医生常医生向记者否认,杨阳所言确实属实,当天他就被打得神魂颠倒。 张医生说,打架的男子是该诊所的前病人。 “她是外省人,自称是上海的研究生。” 张医生说,5年前,该男子曾在市第一人民诊所接受过头部轮廓手术。 。
“可能是我对术后效果不满意,来诊所闹了好几次。” 常医生表示,由于对方拒绝走正常路线,也没有做相关鉴定,所以他只是缠着医生要求赔偿,但最终没有成功。 谁也没想到,五年后,这个男人又回来了,“可能当时找不到放疗医生,就在病房里转悠了。” 张医生说,他后来溜达到杨阳的病房,与人打架后逃跑。 他表示,诊所在事件发生后也感到惊讶,并鼓励杨阳报案寻求帮助。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对自己的面子不满意,就想毁掉别人?” 张医生表示,未央警方当天下午介入调查,锁定了男子打斗的相应证据。 常医生表示,之后杨阳也做了相应的伤情鉴定,结果是重伤。
案发后,未央警方介入调查。 洋洋表示,他已经聘请了律师来起诉殴打他的男子。
23万人整容手术失败后上吊自杀
已经发生多起跳河事件
据四川电视台报道,西安的顾先生告诉记者,2019年5月,她的父亲在北京一家整形美容诊所花费了23万元进行整形和放疗,包括局部隆胸、去除鼻唇沟等。面部、嘴部周围的眼袋去除以及眼袋去除。 皱纹。 手术后,并没有达到诊所承诺的疗效。 妈妈脸歪了,下巴也长了疤痕囊肿,却腰酸背痛在床上打滚。 在多次与诊所沟通无果后,第二年4月,父亲选择跳河。
顾先生说,这是他女儿第五次上吊自杀。 她去世前不到一个小时仍在与诊所联系,诊所没有回复。 母亲去世后,顾先生希望能见到诊所负责人解决问题,但负责人却回避见他。
经梳理发现,因整容失败而跳河的案例不乏其例。
去年4月,23岁的赣州男子小何在广州一家酒店外服药自杀,生前留下遗言。 从最后的话来看,家人怀疑小禾跳河与整容失败有关。 小河爷爷说,小河二月底曾跳河一次,因为他对整容手术的疗效不满意。 据小禾家人介绍,从小禾和整形诊所负责人的聊天记录来看,当时小禾已经很绝望了。
2019年1月,23岁的网红主播小慧因整容失败选择跳河自杀。 小慧在2018年接受了整形手术和放射治疗,丈夫得知她隆胸失败后,选择放弃这段感情。 这样的打压让小惠难以接受。 虽然,放疗失败后不久,小惠自杀了,并被及时发现的人救起。 一年过去了,小慧依然没有跨过内心的坎。 2019年1月18日晚,小慧再次想跳河,被消防人员救起。 19日下午,她仍然选择了结束生命。
2018年2月,上海浦口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北碚大荣市有人跳楼身亡。 初步调查显示,受伤的李某因隆胸失败产生了跳河的想法,留下遗言跳河自杀。
绍兴一名19岁男子因不满意整容手术的疗效,向诊所要求退款时想跳河。
2017年4月,徐州一男子因整容失败被整形诊所拒绝后试图跳河自杀。 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趁男子不备,果断冲上前,3秒将其救出,解除了险情。
2014年12月,南昌市一位65岁的女士想通过隆胸和放疗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没想到皱纹消失后,她的眼睛又转回来了,两只耳朵却一个大一个小,比隆胸前还要大。 困难的是,隆胸失败后,他整天焦急万分,在生日那天跳河自杀了。
2014年1月,湖南省新乡市一名25岁女子因隆胸整容失败后患上精神疾病,母亲为她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 这名女子觉得自己伤害了母亲,于是在周二生日那天,她爬上诊所的平台,试图跳进河里。 当地女记者来到现场进行独家采访。 得知女子隆胸失败,并与男孩六年没有联系后,她伸出手来与男孩谈心。 该女子握着女记者的手长达40分钟后,民警趁其不知情将其制服并带回安全地点。
2013年4月,来自广州的小丽(化名)在徐州一家整形诊所接受隆胸手术失败。 协商赔偿未果后,她爬上诊所屋顶试图跳河,被消防员救起。
对于整容失败而选择跳河,有网友坦言“不值得”。 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你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也有网友表示,“从你选择隆胸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知道有风险,你要有勇气和责任去承担隆胸带来的后果,如果你没有这个勇气和责任,那就不要做隆胸手术。”不要选择隆胸。”
维权应采取法律形式
“医疗纠纷”或违反民法
当求美者对整容手术的疗效不满意时,该如何合法维权? 中国整形美容商会法律部主任曹伟律师表示,首先可以与医美机构协商,也可以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该部门将报告; 在咨询、调解、投诉没有达到合适疗效的情况下,求美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曹伟律师表示,如果求美者不采取法律形式维权,而是采用拉横幅、聚众斗殴、侮辱诊所和医生等方式,就构成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就构成违法行为。扰乱社会和公共秩序。 将被追究民事责任。
“医闹”属于违规行为,维权必须采取法律形式。
我国《刑法第九条修正案》第290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给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工作造成困难的。”参加科研、医疗救治,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力量。” 可见,如果“医闹”行为严重,涉及犯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近年来,医美纠纷越来越多,医美从业者应引起重视和反思。 曹伟律师表示,首先,现在信息量越来越大,求美者知道的越来越多,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引发纠纷及维权; 二是医美机构要加强自律。 医学美容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医学美容的质量。 如果医美质量不提高,仅靠营销最终会引发更多纠纷。
遭遇“免费整容”诈骗如何维权?
近年来,不少医美机构打着免费整容的旗号,以虚高的欠款协议和看似简单的抵押条件,引诱年轻人甚至大学生抵押贷款。 这种“套路贷”让爱美的女孩们难以还款。
女大学生佳佳仍然认为自己的耳朵很小。 有人加她为沫沫,说要当整形诊所的“整形代言人”,免费隆胸,每月还给她3000元代言费。
据说是免费的,虽然要求嘉嘉先在网贷平台分期抵押3.98万元,然后诊所每个月用背书费还清抵押贷款。 而且她想在同学圈子里发布广告来吸引顾客。 诊所交了2个月的背书费,却停了,佳佳的房贷也无法偿还。
青海省干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黄玉华律师表示,佳佳遇到的情况是典型的“美女贷”。 医疗机构和抵押平台的行为可能违反以下法律规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就医疗机构而言,佳佳是一名大学生,不具备还清房贷的能力。 医疗机构以低利率和担保引诱佳佳欠款,然后以虚假理由误导佳佳签订虚假高额贷款。 “借贷”协议。 可能违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本机构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的“套路贷”情况(2019年4月9日发布)”。 而且,大额抵押贷款还受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的限制。
佳佳本人没有固定收入,申请欠费是因为医疗机构承诺每月支付3000元作为背书费,并签订了虚高的抵押合同。 这样一来,该合同可能违反了《个人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个人抵押贷款申请的债务人应当有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
抵押平台组织明知嘉嘉资不抵债而违规放贷的,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交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接受抵押贷款的,依法给予处分为违反规定取得抵押物罪。 。
如果医疗机构明知债务人是大学生且资不抵债,但仍向其推荐抵押平台机构,并承诺提供变相担保义务,督促其办理抵押贷款。 抵押平台没有严格的前期审查,如果违规获取抵押,医疗机构和房贷平台可能构成违规获取抵押罪并受到处罚。
医美纠纷中维权的三点主张
法律专家表示,如果发生医疗美容纠纷,要确定纠纷的责任,首先要分析该纠纷属于哪一种法律行为,包括欺诈、侵权、违约等。 就会形成不同的法律处理结果。
1. 声称消费者欺诈
无资质的整形美容机构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可以主张消费欺诈,要求退款一赔一。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2017年10月,冯先生在散步时,一家美容店的销售人员走过来对他说:“公司在搞活动,顾客可以免费送礼物,但一定要送礼物。”来商店领取。” 冯先生很感动。 是的,跟着营业员去美容店。 没想到,她接受后就迷迷糊糊地接受了长达11个小时的美容放射治疗。 除了支付18万多元外,她的嘴唇还被割了四次。 此后,冯先生因面部不适多次到诊所就诊。 她还偶然发现,自己经营的美容店并没有“医疗美容”相关资质和执照。
生活美容机构的美容院为冯先生做了医学美容放射治疗,属于诈骗行为。 二审法院支持了冯先生的抗辩,并判决美容院“退一赔三”,服务费三倍超60亿元。
2. 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美容机构在提供美容服务时,常常因其疏忽行为而使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损害。 这就需要有伤害的事实。
这些损害事实包括三类:(一)财产损害:受赠人因美容而遭受的财产损失; (2)人身伤害:因美容导致身体内外有形组织及各器官生理功能受损; (三)精神损害:是指损害给当事人造成精神痛苦。 对于因侵权引起的美容纠纷,赔偿范围基本包括医疗费、住院费、误工费、后续医疗费等一切人身伤害,还可以索取精神抚慰金。
3. 声称违反服务协议
美容服务是一种服务协议关系。 所谓服务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某种服务行为或者客观上具体的服务活动,对方必须支付服务报酬的一种协议。 例如,割掉眼皮、割掉眼睛,或者割掉的疗效不如样品,就属于违约行为。
对于因违约引发的美容纠纷,赔偿范围仅限于赔偿损失,最多可以退还医疗费,很难索要精神抚慰金。 看似能获得的赔偿没有那些声称侵权的多,但却很容易成功,因为只要对方违反了约定,就不需要过失。
确定双方责任后,协商不成的,求美者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一些美容院、发廊、美发店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生活美容经营许可证。 此类单位私自扩大经营范围、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一旦发生美容纠纷又无受理依据,可以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反映问题,然后共同处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