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20个美容仪品牌后,我们发现了这五个秘密
界面新闻 08.01 11:39
除了美妆之外,美容仪器也很受欢迎。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美容器械相关企业超过8.4万家。 据《百度X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618购物节,射频美容仪成交额将环比下降500%。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美容仪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此同时,美容仪行业也深受资本的喜爱。 据 Track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共有11个本土新锐美容仪品牌获得融资。 在如此良好的增长环境下,美容仪器市场迎来了快速下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51万元至374万元。
然而,美容仪市场快速下滑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顽疾。
首先是产品质量。 宜兰商业以美容仪为关键词搜索黑猫投诉,30天内有2382条与美容仪相关的商品。 就连美容仪老牌品牌楚璞也因质量问题紧急召回了8万多台美容仪。
其次,价格混乱。 宜兰商贸以美容仪器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搜索。 一种美容仪有十几个品牌,价格也不同。 最实惠的优惠券后,只需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张。 而昂贵的美容仪器则可达1亿元以上。
基于以上原因,宜兰商业对抖音平台上销售的TOP20美容仪品牌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研究,发现了这个行业的几个秘密。
数据显示,20个美容仪品牌中,国外品牌12个,占品牌总数的60%,美国品牌8个,占品牌总数的40%。
品牌名称方面,12个国产品牌中有9个既有自己的英文名称,也有英文名称。 他们是Jmoon、AMIRO、婷妍()、木宿()、诗诗锦(OGP)、华智()、西游()、时光贝()、康柏()。
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另外三个品牌的美容仪器根本没有英文名称。 他们是 JOVS、Ulike 和 DJM。
JOVS是其自有高端潮流个人护理品牌,成立于2019年。同年推出JOVS维纳斯多功能美白脱毛仪。 凭借“一机多用、不闲置”的创新理念,产品上市三个月内销量突破3000万台。 目前,其产品包括脱毛仪、光子美白仪、电动牙膏和修复凝胶等产品。 2020年淘宝“双十一”,JOVS品牌进入淘宝美容仪器销售榜前10名。 2022年荣获艺恩金榜()发布的《2022上半年中国脱毛仪品牌排行榜15强》,排名第2位。
事实上,在命名这件事上,国产美容仪一直没能摆脱“崇洋”的习俗。
宜兰商报认为,国产美容仪喜欢英文名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中国美容仪品牌起步较晚。 对于消费者来说,美国品牌的美容仪往往比国产品牌好,而且中文名字会让消费者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有中文名字就是外国人。 这个品牌质量很好。
2、一个英文名称将有助于公司向国际化的目标迈进,进而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
从成立时间来看,美国品牌的成立时间比国外品牌要长。
20个品牌中,国外品牌有8个,占品牌总数的40%,国外品牌有12个,占总数的60%。 从美国品牌成立时间来看,成立时间最长的品牌是雅梦,有45年的历史,成立最短的品牌是,只有3年的历史。 大多数美国品牌创立于2010年之前。美国品牌中,2010年创立的品牌有5个,分别是美国品牌(1978年)、瑞士品牌GEMO(1998年)、以色列品牌silk'n(2006年)、美国品牌Chupu(2006年) ,日本品牌DR. Zeus(2008年),2010年之后诞生了三个品牌,分别是美国品牌(2016年)、以色列品牌NOWMI(2017年)、日本品牌(2020年),美国品牌平均创立年龄约为16岁。
与美国品牌相比,国产品牌成立时间较短。 12个国产品牌中,大多数诞生于2015年和2019年。这五年共成立了7个国产品牌,占国产品牌总数的58.3%。 2015年成立的国产品牌有4个,分别是AMIRO、希友、时光贝、康柏。 2019年诞生的国产品牌有3个,分别是JOVS、婷妍、木素。 当时成立的品牌分别是Ulike(2013)、OGP Age (2016)、DJM(2016)、华智(2020)、Jmoon (2021)。 成立最早的是Ulike,有六年的历史,而成立最晚最有趣的是Jmoon也只有三年的历史。 国产品牌的平均年龄为6年,美国品牌的平均年龄几乎是国产品牌的两倍。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时间往往意味着技术背景。 以本次统计中成立时间最长的雅梦为例。 1985年在美国生产出第一台光学脱毛仪,2009年成为第一家,2013年推出第一代射频美容仪,并于2015年宣布进入中国市场。长期占据中国美容仪器市场的后位。 据亚盟2022年财报显示,其产值已突破20万元,毛利率达到60%以上。 同时,其国外产值数据远超其他同类品牌。 九千众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雅萌淘宝销售额达到11.64元,位居淘宝美容仪器销售额第一。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也是如此。 Ulike成立于2013年,母公司为上海钰。 Ulike脱毛器618已经占据了脱毛器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个月火爆的Jmoon母公司也是上海友来科技。 jmoon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凭借母公司的雄厚实力,一度抢占了美容市场的前沿。 据魔镜市场情报显示,2023年4月,吉梦以销售额超过6762元排名第四,销售额环比增长766.2%。
此外,宜兰商报通过数据对比发现,8个美国品牌中只有3个是2010年之后创立的,而12个中国品牌无一例外都是2010年之后诞生的。
为什么国产美容仪大多诞生于2010年之后?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中国美容仪器市场发展的一个注脚。
与美国的美容仪市场相比,我国的美容仪市场起步较晚。 2013年,美国美容仪品牌(娇韵诗)和FOREO(弗雷奥)首次涉足中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卸妆水。 仪器市场才刚刚开始逐渐增长。
到了2015年,这一年是国内美容仪市场快速下滑的一年。 据国泰君安期货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经济市场规模首次达到2500万元。与此同时,大量美国美容仪品牌进入中国,台湾品牌雅萌和美国品牌楚璞都来了今年来中国。
由于上述诱因,中国美容仪器市场迎来了快速下滑。 观研研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美容仪器相关企业注册企业963家,同比下降39.7%。 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容仪产品,美容仪市场此后持续高速下滑。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注册医疗美容企业数量已达9万多家。 可以说,中国美容仪市场的发展决定了国产美容仪品牌比美国品牌年轻化。
根据对20个品牌的产品系列统计发现,从299元到19999元,各品牌主打产品的定价差异较大。
从价格区间来看,主要产品定价在该区间的品牌最多有8个,占品牌总数的40%。
其次,品牌数量第二多的价格区间在6000元以上,有7个品牌,占品牌总数的35%。
最后,第三个价格区间在6000以上,有4个品牌,占品牌总数的20%。
最终,售价在1000元以下的品牌只有一个,那就是木苏,其主打产品是背出口机,售价299元。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最高售价的产品可以定价19999元,而最低售价的产品也只有299元,几乎相差了50倍。
虽然价格差异巨大,但各个品牌的主要产品功能差别并不大。 根据各品牌主打产品的关键词统计,抗皱、抗衰老、抗衰等词出现频率极高,其中保湿一词出现频率最高,达到5次,占比25% 。
同时,宜兰商务发现,299元的木苏背部按摩器和1999元的随月贝背部按摩器产品关键词相同,都是提升、保湿。
同样功能的美容仪最贵的和最实惠的有什么区别?
宜兰商业对抖音平台上两个品牌的用户评价进行分析发现,从用户反馈来看,两个品牌的疗效相差不大。 功效,和大部分好评基本一致,参考度较低。 而且,差评中对两个品牌的评价也相差甚远。
(来源:木宿电商平台店铺差评)
(图片来源:岁月贝电商平台差评)
299元的背出口乐器,因为使用过程中腿部疼痛而出现了最频繁的负面颤音评论。 同时,使用后缺乏疗效也是负面评论的主旋律。 评论最多的是关于美容仪的开关。 从这一点来看,50倍的差价大多是安全问题,但在功能上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品牌来说,供应商的实力不仅决定了产品的品质,也决定了品牌的发展。
除8个进口品牌外,12个国产美容仪品牌中还有11家供应商。 其中,极萌和Ulike同属一家公司——上海友来科技,因此两家供应商也都是上海友来科技。 。
从供应商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500亿元以下的品牌有AMIRO、听妍、木素3个,占品牌总数的27.2%。
供应商注册资本在500万元至1000亿元之间,共有5个品牌,占品牌总数的45.4%。 他们是:JOVS、OGP Age 、DJM、时光贝、/康柏。
注册资金在1000万至5000万以上的供应商品牌有3个,占品牌总数的27.2%。 这些品牌是Jmoon、Ulike和华智。 值得注意的是,Ulike和Jmoon的供应商均来自上海友来科技。
最终,供应商注册资金超过5000万元的品牌只有一个,那就是/希友,供应商是 ,注册资金3.75万元。
不仅是注册资本,技术实力也是判断供应商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专利数量最能体现技术实力。 例如,美国美容仪品牌雅梦拥有181项专利和465项知识产权。
但与美国品牌相比,国外品牌的技术开发仍存在一定差异。 企查查数据显示,12个国产品牌的11家供应商中,仅有两家品牌供应商专利数量超过100件,分别是/希友(465件)、AMIRO(222件),其余品牌专利平均数量为专利数量不足100项,国产品牌中专利数量不足20项的品牌有6个,占国产品牌总数的54%。 专利数量最多的国产品牌/西游(456件)与专利数量最少的国产品牌随月贝(12件)相差近400倍。
供应商实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美容仪器的行业标准尚未产生。此前,有关美容仪器的新政策大多是指导性文件,对美容仪器并无强制性要求行业。 因此,大大小小的供应商都可以加入美容仪器行业的竞争。
根据20个品牌销售平台统计,抖音和易迅是20个品牌中的主要销售平台。 主要在这两个平台销售产品的品牌共有16个,占总数的80%。
其中,京东共有8个品牌,分别是雅萌YA-MAN、GEMO、华智、、silk'n、希友、DR. 宙斯和楚普。
抖音平台上的品牌总数也有8个,分别是AMIRO、NOWMI、JOVS、Ulike、听妍、OGP、Time Beam、/康柏。
目前,美容仪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电商渠道美容减肥仪销售额将从76亿元下降至119万元,复合下降率为16.35%。 在此背景下,不少美容仪品牌迎来了自身的快速衰退期。 据新京报报道,亚梦2022年综合净利润环比下降62%至45亿美元,较此前预期高出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国产品牌的下滑速度也非常快。 据魔镜市场情报显示,2023年4月,吉梦以销售额超过6762元排名第四,销售额环比增长766.2%。
然而,通过这一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容仪器市场仍然存在供应商实力不一、美容仪器产品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此类问题引发了大量消费者对美容仪质量的担忧。
从低端品牌到高端品牌,美容仪品牌无一例外都存在质量问题。 就在今年,高端美容仪品牌楚普就因质量问题召回了8万台射频美容仪。 至于黑猫投诉,仅2023年7月,有关美容仪器质量的投诉就多达2386起。
就在去年4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了《射频美容器械注册审评指导原则(2023年第8号)》,其中规定,所有射频美容器械将医疗器械将被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 这也意味着,未来几乎所有品牌都需要加强供应商,否则就会被淘汰。
宜兰商报认为,随着相关新政策的陆续出台,美容仪行业势必迎来一波洗牌潮。 届时,各个美容仪品牌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自身的品牌质量是否还能达到相关标准,而这方面最终是由供应商的实力决定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