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是指通过涂抹、喷雾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唇部等人体表面,达到清洁、防护、美化、修饰目的的日用物理工业产品。 护肤品分为专用护肤品和通用护肤品。 烫发、烫发、防失眠、防晒、祛斑保湿这5种护肤品是专用护肤品(我简称为“三毛一防晒一美白祛斑”),皮肤特殊护肤品以外的护理品均为普通护肤品。 国家对特殊护肤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护肤品实行备案管理。
现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制定于1989年,30年来,为促进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相关监管手段较为粗放,没有体现出风险管理、精准管理、全流程管理的理念。 已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监管实践的需要。 为加强化妆品质量管理,国务院于去年6月通过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完善监管措施,着力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目前,全市凤岗县仅有一家护肤品生产企业。 共有护肤品经营、使用单位1847家,其中经营企业848家,使用单位999家。 其次,根据规定,护肤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市、县市场监管局只负责对护肤品经营、使用企业的监督管理(单位)。
护肤品的最小销售单位应有标签。 标签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进口护肤品可直接使用英文标签或添加英文标签; 如加设英文标签,英文标签的内容应与原标签的内容一致。
国产护肤品的标签应当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成分、净浓度、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使用方法和必要的安全警示语; 批准文号(仅限特殊用途护肤品)。
进口护肤品的标签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原产国、进口商或者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成分、净浓度、有效期、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批准文号或者备案号。
案例:我市某县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检查某知名化妆品店,发现护肤品展示柜内有4个产品名称(进口护肤品),共42箱(瓶)表明保质期已经过期的护肤品。 执法人员当场扣押了上述超过保质期的护肤品,并结案侦查。 经调查,市场监管局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管细则》中关于销售过期护肤品的相关规定,对经营者处以违法所得一倍的罚款。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护肤品与乳制品、药品、医疗器械一样,直接影响人体,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 经营者要重点履行主体责任,定期检查、下架销售的护肤品,杜绝违规行为。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管理细则》将对护肤品生产、销售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护肤品经营者应当健全和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核查供货者的市场主体注册证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情况、产品出厂检验证明,并如实记录、保存相关账册。 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化妆品标签的要求储存、运输护肤品,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发霉、过期的护肤品。 护肤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护肤品。
首先,要求护肤品电商平台经营者在平台上进行护肤品经营者实名登记,承担管理责任,发现存在违规行为。
对违法行为应当制止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平台服务; 要求平台内护肤品经营者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其经营的护肤品信息,并完善和落实采购订单。 检查记录制度并履行相关义务; 其次,对于电商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护肤品经营者未履行相关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药监部门将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业等相关行政处罚依法予以整改。
案例:2017年11月,福建省海门市居民王先生因身上长痘,来到扬州市一家西医美容院。 他要求美白。 美容师推荐了一套“国药堂”美容护肤品,并广告称,除了美白水、祛痘洁面乳外,还有保湿面膜、美白无瑕嫩肤霜,还有美容师准备的草药沙龙根据包装原液。 随后,王女士每天晚上坚持做美容。 半个月后,王先生身上的痘痘减少了很多。 在美容师的建议下,王先生改为每十天做一次面部护理,并购买了一套“国药堂”化妆品使用。 没过多久,王先生开始出现过敏,四肢开始肿胀。 2018年2月4日,王女士到广东省中医诊所检查发现肝炎,为汞中毒所致。 期间,她突然晕倒,被送入ICU半个月。 2018年3月,相关执法部门检测发现,该美容院使用的“国药堂”系列护肤品中汞浓度达到1/kg~/kg。 9月9日,扬州市公安局抓获“中药传统”系列护肤品供应商赵某、袁某。 发现在市场开拓上,他们直接将这些“三无”化妆品进入美容院,并为美容院提供售后服务,从而打造了一个护肤品消费的“神秘王国”。 2019年3月26日,扬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决主犯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5亿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应该正确、理性地对待美容院的消费。 关于皮肤美容,虽然很多皮肤科医生都呼吁皮肤“差”。 很多皮肤科医生只使用两种化妆品:一种是紧致,保护皮肤屏障;另一种是紧致,保护皮肤屏障。 二是防晒,防止皮肤晒黑,加速衰老。 一般情况下,使用后有奇效的护肤品大多都添加了违禁物质,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对于彩妆,我们建议一句话:防干燥、防晒、防折腾。
消费者在购买护肤品时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根据肤质选择护肤品。 在购买护肤品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皮肤和发质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二是选择正规渠道订购,如商场、百货、超市等有合法营业执照的店铺或正规电商平台购买护肤品。 三是查询产品注册信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护肤品监管APP查询护肤品注册备案情况。 四是观察产品质量,看是否有变色、油水分离、头虱等现象,闻味道是否有变化。 五是检查成分标签。 化妆品成分表中标注的成分名称是按照其在配方中浓度的降序排列的,即排名越高,该成分在护肤品中的浓度越高。 六、试用产品,将少量产品涂抹于眼睛正面或弯曲的手臂侧面,确认无刺激、过敏后下单。 第七,保留订单簿,购买时索要收据或超市收据,保留护肤品的包装。
护肤品出现不良反应后,首先应停止使用可疑的护肤品,并立即洗掉皮肤上的残留物; 第二,对于轻症患者,我们可以采用正确的热敷形式,以减轻皮肤发红和症状。第三,重症患者需要及时到皮肤科诊治; 四是看病时携带可疑护肤品及外包装,以便诊所做皮肤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并配合医生报告护肤品不良反应。
加强护肤品监督管理不仅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相关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努力。 欢迎您监督举报护肤品违法行为。 举报热线:12315。
来源|资料整理:安然,部分图文来源:云南市场监管局、互联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