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名女子因抽脂死亡一事仍在网上热议。北青-北京头条记者7月17日获悉,在网友对整容手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的同时,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声称基于注射的微修整技术更安全。真的是这样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访发现,微整改引发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非法生产销售医疗美容注射剂形成了“黑色产业链”。有些假的医用注射液只要几块钱,有些假的玻尿酸注射液甚至没有填充玻尿酸。
虚假美容注射让微塑形变得“危险”塑形
7月14日,一位女性,网络名人,承认自己不敢出门,因为8年来使用了太多的透明质酸。在她的视频中,她用手按着额头,额头就像一个水袋。当她的手指被挤压时,有一些液体在它下面流动。这位网络名人说,他已经打了400多棒透明质酸,冬天额头会结冰。她建议网友不要盲目注射玻尿酸。“透明质酸不宜过多使用。整容需要谨慎,凡事都要三思。”很多网友被自己的“玻尿酸额头”吓到了,也有网友表示市场上假玻尿酸泛滥,打劣质玻尿酸或者假玻尿酸也会导致后遗症。
李女士十年前注射的美人针造成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治愈。当时美容院称之为注射填充用透明质酸。但由于脸上坑坑洼洼,注射半年后去医院治疗,才发现注射的是假注射液,里面的主要成分根本不是透明质酸,而是长期被禁的奥美。近年来,出现了注射假透明质酸致盲的案例。
非手术显微操作项目和Light医疗美容项目因创伤小等因素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同时,由于注射用药长期不见效,回购率很高,这让医疗、美容机构乐于推广。据统计,到2021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医疗和美容市场。其中,微整形市场的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填充是最受欢迎的医疗和美容项目,引领微整形市场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3%。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注射剂市场规模约80亿元,其中透明质酸约占65%。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相比手术,去正规机构进行微调节更安全。网上微调频频失败,让微调“危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假冒伪劣的注射剂。这些不规律的医疗和美容注射从何而来?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一些电商和社交媒体成为假货流向消费者的渠道。为了躲避平台的监管,一些卖家还玩起了医美的“黑话”,有的打出了同类产品的名称并加上了“同款”字样,有的则标注了包装颜色+功效。这些卖家不在产品详情页描述产品,都是为了引客户到线上社区或者微信单独联系。
非法医疗美容注射液销售潜伏网络社区
事实上,所谓购买和代理非法医疗美容注射剂的人一直在通过网络社区和微信寻找客户。在中国整形外科协会2021年第五次化妆品舆情报告中,报告期内不良事件涉及的产品包括水光针、肉毒素、脂肪填充等。,而以上三位医美也位列不良事件前三。在其通报中,有27条关于网上非法购买假货和水货的相关信息。个别网站的非法产品信息多次出现,并试图通过招募代理商来扩大其非法销售网络。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某网络社区平台上看到,各种销售玻尿酸注射液的广告随处可见。而一些微信业务也借助发帖功能,在很多帖子里留下了联系方式。为了抢货源,一些卖家还贴出一些所谓“不良商家”的信息,提醒网友注意,转身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北青-北京头条客记者联系了其中部分客户,发现他们有的从事医疗美容注射剂的销售,有的声称自己有货源充足的仓库。当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问及为何疫情防控形势下进口商品供应充足时,对方表示是疫情前的渠道货。但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大多数透明质酸注射液产品的保质期只有两年。当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质疑他的资质时,对方表示进口产品确实没有办法扫码验证,但是国内产品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检验。如果担心货源,可以选择国货。
从其发来的价格表中也可以看出,在一些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中售价低于进口产品的国产玻尿酸注射液是价格表中最贵的产品之一,价格在3、400元左右。韩国透明质酸注射液的最低价格只有80元。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根据医美上市公司爱美客财务报告中的数据,2019年医美注射用透明质酸hi body和艾薇儿的平均售价分别为353元和311元。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微信商务价格表中所有所谓进口玻尿酸产品的价格。
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进口水货,如微信商家所称,其销售的国产玻尿酸注射液可以通过扫码测试,但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国内注射用透明质酸注射液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这也是医疗器械管理最严格的最高风险等级。不仅生产而且销售都需要特殊的营业执照。正规厂家不能把产品卖给不合格的经销商或个人。
早在2019年,微信业务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被上海某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
生理盐水、低成本原料、假冒医疗美容注射剂仍在低价牟取暴利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一些消费者或不良医疗美容机构寻求这些非法渠道购买医疗美容注射剂,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低廉。但更大的隐患是微信业务或一些非法平台通过某种方式脱离监管,消费者无法知道自己的商品来自哪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医疗美容注射剂最大的问题来自水货和假货。其中,水货是指国内未批准但已销往国外的医疗美容注射剂,假货是指国内或国外未批准的产品。
一些假货的来源主要是假冒知名品牌的产品。他们会找一些小工厂甚至车间来合作。这些厂家没有资格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最大的隐患来自于原材料的安全卫生。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透明质酸注射液产品的大配方是对公众开放的,基本上可以通过公众渠道找到。大多数厂商都掌握了核心配方,就像可口可乐一样。虽然每个人都能生产可乐,但它的味道是不同的。此外,透明质酸是一大类产品,不同等级的透明质酸原料价格相差十几倍甚至上百倍。注射用透明质酸就属于这种,给造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据爱美客财经报道,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测算,2019年hi-sports和Avery的成本分别为单笔25元和31元。正规企业使用医用级原料的生产成本依然不变,“黑作坊”生产的玻尿酸注射液成本只能更低。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部分车间生产的玻尿酸注射液出厂价平均在2元到10元之间,一级代理会后大概50元,然后朋友圈二级代理后200到300元。最后用户看到的价格会涨到1000元以上,产品溢价几百倍,利润很大。曾查处案件价值数千万元假冒美容注射剂的南京市公安局栖霞警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制假窝点使用的原料是成本仅为0.6元/瓶的冻干粉,犯罪分子的利润“远超贩毒”。
不仅如此,一些无良商家甚至根本不卖玻尿酸。一位在北京三甲医院从事美容手术的医生向记者透露,在他咨询的患者中,有些人用于医生鉴定的注射剂不是透明质酸,而是生理盐水。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医疗美容市场的正品注射率仅为33.3%,即每三次注射中,就有两次是水货、假货等非法注射。
当地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的化妆品针头案件,国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警方报告了重大的假美容注射案件,其中一些价值超过1000万。2017年,丽水遂昌警方还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涉案金额1.2亿元。
2017年以来,国家对医疗美容市场进行专项整治。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委针对为期6个月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再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工作方案,此次专项整治包括严厉打击医疗美容相关违法行为,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严厉打击药品、医疗器械非法生产、销售等行为。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注射的玻尿酸是否是正品?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注射美容用的法定透明质酸必须“机械”。透明质酸注射液按国内三类医疗器械管理。但是在中国销售的医疗器械外包装需要中文标签。如果包装都是英文的,这个产品很可能没有在中国注册,有风险。合规医疗器械产品的外包装上注明了注册号、制造商、生产许可证和预期用途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SFDA的官方网站上找到。
来源:北青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