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保健眼睛重在疏通眼部的经脉气血,保护眼睛。恢复视力,养血明日,亦能防治多种眼疾,任何年龄均可使用。
睛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内眦痒痛、目眩、近视。
丝竹空穴:在眉梢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
太阳穴: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赤肿痛。
鱼腰穴:在眉毛的中点处。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四白穴:在颧骨上方的凹陷中。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头痛眩晕。
承泣穴:在眼眶下缘与眼球之间。主治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
攒竹穴: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主治视物不明、流泪。
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
艾灸问答话术
问: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答: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灸疗,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
问: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问: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
答:无论纯艾条还是药艾条,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
问:我今年得了肩周炎,疼的不得了,请问灸那几个穴位?
答: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治愈率达92%。
问: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问: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
答: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问:脸抽动灸那些穴好?
答: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问: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
答: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使用艾灸盒或直接手持灸,每次艾灸一个小时,腰围和大腿很快就可以减下来。
问:艾灸为什么会鼻出血?
答:是因为营气走经里,卫气走经外,如果营卫不固,营气就会溢出经外,导致出血,这和脾胃的关系最密切。你可以每穴少灸一会,慢慢加量,不要一下子刺激量太大。另外再加灸上星、印堂、迎香和合谷,用于灸治鼻出血。
问:能不能一边泡脚一边艾灸?
答:不能,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身体得病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外因是风寒湿诸邪侵袭,一边艾灸一边泡脚,等于是人为地打开皮肤腠理,引邪气侵入体内,暂时效果可能明显,长期会引起跟多问题。艾灸和泡脚并不冲突,但是一定要分开来做。
问:为什么有人艾灸后睡觉,有人又特精神?
答:人体阴阳和谐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
问: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
答: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问: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
答: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问: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
答:风池、外关、风门、大抒、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15、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答: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问:夏天天热了,还能艾灸吗?要注意什么?
答:中医讲“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爱犯的毛病在夏天艾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夏天阳气都浮跃在外,身体内部就会空虚,所以,夏天要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才不致生病。胃“喜甘温恶苦寒”,夏天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