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花过整容的人,一般都会对接受整形的人有这样的疑问:花几十万美元去承受痛苦和风险,值不值得?
小R觉得值得。
小R是网红经纪人,拥有2000多个网红资源。从去年11月开始,她正式开启了她的医美之旅。短短两个月,她通过一个医疗美容平台,先后对腰部、腹部、大腿、面部等多个部位进行了整容整形,并集中进行了3次全身麻醉,总费用超过12万元。
但一开始,小R只是想做腹部吸脂。 “但是腰腹环吸后,身材瘦了,脸是不是应该瘦了?脸瘦了,额头就需要立体多一点,然后再做面部填充,之后,眼睛和鼻子都错了。”她很常规地向 Ti 媒体记者解释说,这一系列操作是为了让五官“更匹配”。
与小R有相同想法和相似经历的求美者不在少数,真正的需求给这个市场带来了火。
2016年医美行业的融资情况可以窥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过去一年,悦美、美颜神器、新氧、美德乐、更美等医美类APP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每笔融资金额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更多投资者涌入该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红杉、经纬、IDG、赛富、腾讯、复星、中信、联想等均有投资布局。
吸进去的是资本和消费现金,吐出来的是批量抄袭的“高颜值”妹子。
这点从直播行业的火爆程度也可以看出。映客、一转、ME Live等一批诞生于2015年和2016年的颜值直播平台,堪称“整形脸”的聚集地。 .
“直播对整容行业有没有影响,很难用数据来佐证。但据我所知,95后95后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95后包月。薪水,并将医疗整容手术视为固定费用。”一位直播平台负责人曾告诉钛媒体记者。
专业主播的存在,让直播平台非常愿意提及“帮助年轻人解决就业”的价值。
虽然我没有直接告诉钛媒体具体的收入方式,但用小R的话来说,“我的脸和我的身价是成正比的。在这个圈子里,看你就知道你在圈子里了。”你的脸。人。我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可以通过改变容貌赚回来。”
好处
对于求美者来说,大量医美平台的存在,让微整形就像淘宝上的“选手”一样轻松。 “现在打开APP,只要看到玻尿酸和水光针的特价,就可以囤货。明星和网红更是如此,一次至少打11、2针,不管囤多少,早晚都会用到。”
据媒体测算,各医美平台客户的平均复购率普遍维持在70%左右,每位客户的单价在5000-6000元之间。
悦美APP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上最频繁的订单需求是玻尿酸填充,占比高达60%。以注射和皮肤为主的微整形是医美行业最强劲的增长点。
对于整形外科医生,尤其是那些在行业内不是大牌的人来说,医美平台带来的变化也是相当可观的。打造个人品牌和IP,经典案例是稀缺资源。术后效果与手术中使用的产品、手术的环境、求美者的条件密不可分。多点修炼逐渐开放后,他们在医美平台上找到了这些资源。
“以玻尿酸为例,不同分子大小的玻尿酸适用于不同部位,但在公立医院,国产玻尿酸往往只有1200元,而价格在2000多元的瑞兰是在公立医院基本不允许上架。 ‘奢华’。类似于面部埋线手术中使用的线。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手术效果。然而,一些医院根本没有财力来导入这些线程。只有平台才能提供。没有理由不和平台合作。”小R解释道。
一些设有整形外科的公立医院生意也不错,但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人,手术的目的是“通常抗衰老”。 “现在,医生最喜欢的手术对象是23-25岁的女孩子,因为她们可以随便‘动’,效果很好。而这个年龄段只有医美平台上才能找到。” 。”
更美平台发布的一份《2016医美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医美用户年轻化,25岁以下用户占比24%,同比增长5%——95后开始涌入医美市场。
混乱
巨大的市场蕴含着广阔的商机,也意味着混乱。
小R说,“一是注射式美容,因为操作简单,很多机构都是不合格的护士做的,二是不能保证剂量,每人注射一管肉毒杆菌毒素。两个人打架的情况并不少见,手术的地方更难保证,私人作坊和工作室很多,卫生条件不达标。”
其次,虽然一些平台已经推出了药品真伪的条码扫描工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药品的真伪仍然取决于求美者自身的识别能力。医美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违禁药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
不仅如此,目前医美平台采用的社区+电商模式,也隐藏了不少花招。社区应该为美容爱好者提供可靠和客观的信息来源。但在很多医美平台上,社区的UGC内容也被“定型”了,可以看的案例和专家的日记,很可能只是精心策划的营销。
时任美白公关总监的吴启娟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求美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但简单的行业信息和医美常识“已经被绑架”利益”。更多机构关注“用户增长”和“客户增长”,却对求美者真正关心的真实信息置若罔闻。
人才是这个行业营销链中的一个关键词。小R向钛媒体透露,达人与医美平台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个是分销系统,类似于微商代销面膜,达人把使用面膜的经验记在日记里,一旦有人买,达人可能拿走每盒面膜的50%;二是平台直接利用人才的粉丝资源做微博、微信营销推广;二是做案例,选择合适的专家做某整形项目,主要服务于医生个人品牌的推广。”
人才的存在让产业链变长,社交网络和直播平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不少医美平台也存在虚假价格的嫌疑。 “比如大腿抽脂的价格是800元,其实是指抽脂的第一部分,整个大腿有18个部位,真正的价格应该是800乘以18。稍微有经验的都知道平台上标明的价格通常只有实际住院价格的三分之一。”
对于这样的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宗贤磊明确表达了对医美平台的反感。他认为,“大部分医美平台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医院还没有发布医务人员多点挂号,医院也不允许医生在其他第三方平台随意挂号。
由于缺乏把关和审查,医疗事故仍屡见不鲜,不少求美者为此付出了金钱、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对于像小R这样更幸运的人,通过医美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形象,他们付出的代价更多地集中在心理建设上。
求美者往往背负着来自亲戚、朋友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小R说:“医美最大的成本不是贵,确实贵,和一些奢侈品比起来也贵,但最大的成本是做了医美之后——只要你接触过任何一个人——站在某些人的对立面是很自然的。而站在对立面的人中,很可能有你的朋友和亲戚。”
“所以,我觉得医美最大的代价就是一旦做项目,就要换男朋友换老公,你身边的整个网络都会开始洗牌。”
尽管如此,医疗美容业务近年来仍持续快速增长。根据智研数据中心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医美行业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25%以上。超过一千亿。
在市场份额方面,传统的大型医美连锁机构凭借医生和口碑的优势,依然占据着大部分的医美市场。但为了拉拢更多年轻人,医美与消费金融、网络直播等行业相结合,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期待。
从爱美者的角度来看,一些合适的整容程序“会真正影响你的生活水平”。
消费是手段,这或许就是医美平台存在的意义。
小R一期整容花了12万元。 “项目还有8万元,钱已经交了,我打算等几个月完全恢复后再做。”小R说:“我不管花20万,做完这个项目,明年我可能赚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