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韩国品牌在中国的兴衰只是取决于政治?记者深挖一下问题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进口化妆品国内收货人备案、进口备案和销售备案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并提交进口和销售记录。

    新规实施后,很多韩国品牌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甚至韩国进口产品的供应也变得不稳定。与此同时,不少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也遭遇寒流,业绩下滑。

    但为什么记者只听说韩国企业感受到了备案制度的压力呢?为什么只有韩国品牌才会出现供应不稳定的现象,而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产品却没有大面积出现问题?韩国品牌在中国被封锁是因为萨德和新规定吗?韩国品牌在中国的兴衰只靠政治?

    记者决定深入挖掘这个问题……

    一、韩国进口就这样卡住了

    不少企业表示,现在韩国货源不稳定,韩国品牌也遭遇寒流。他们在中国市场发生了什么?

    1. 犹豫是否要申请正式的韩国公司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当多的韩国化妆品企业和代理商被卡在收货人备案系统上。有的企业表示,近两年的交易记录无法准备,也有的企业表示,因为同一个产品是多家企业生产的,所以不知道怎么填写。

    也许,他们只是过于谨慎了。

    事实上,收货人备案系统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去的交易历史,过去的记录只是资格证明;出口商的资质审核也很宽松,只要填写真实信息就可以通过,已经有3400人了。多家韩国企业和公司已成功注册。

    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只要是正规企业,几乎没有被卡住的现象;同时,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没有对韩国品牌的歧视性对待。但仍有相当多的韩国企业和品牌未按规定及时注册备案,造成一定的供应受阻。

    2.标准化操作,韩国“水货商”被卡住了

    刚才,记者表示,正规来源的韩国进口化妆品可以顺利进关,并不代表“平行进口商”可以过关。与此同时,韩国进口化妆品的来源受阻最为严重。

    你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韩国的“平行进口商”规模是相当大的。据知情人士透露,韩国至少有12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的“平行进口商”。走私等方式直接供应给国内部分代理商和门店。

    进口收货人备案系统开始运行后,几乎所有进口化妆品都需要通过正规渠道入关,而这些“水货商”的国内“收货人”大多无法在系统中登记,加上海关目前严格近来,对进口产品的查验,确实让庞大的“水货商”过不去。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水货源头韩国某知名化妆品批发市场,曾经有数百家店铺从事化妆品批发业务;如果生意好,每家店每天的销售额可以达到300万元。,而就在三月初的周日,这应该是最忙的周末,还没有开店。

    3.海关严查,质量问题频发

    在进口收货人备案制度运行的同时,海关也开始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检查。据了解,目前海关将对所有进口产品开放查验,整个流程会更加细化,这也意味着整个海关入境流程会比较慢,对质量问题的查处也会比较多。严格。

    近期,主要进口口岸城市检验检疫局曝出进口品牌存在质量问题。可见,“严查”二字绝非开玩笑。虽然韩妆曝出不少质量问题,但其他国货也都被曝出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4.市场抵制,韩货凉了

    由于受到萨德导弹系统的影响,中国已经形成了“反韩”趋势。

    据悉,百雀羚、汉舒等本土品牌已撤出上海乐天玛特,辽宁东港青春、天成美妆等化妆品连锁店已撤出韩国产品。一些化妆品零售店也表示不敢贸然推荐韩国品牌,甚至计划下架韩国化妆品;代理商在采购商品时也更加谨慎,减少采购量甚至停止采购,这无疑给韩国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用洋枪打洋人的刘晓坤为什么不成为韩国品牌?

    虽然现在的“萨德”把炙手可热的“韩流”变成了“寒流”,但这只是外因。早在韩流在中国走红之前,韩国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摸索之路的时候,就暴露了一些问题,为自己的风风雨雨铺平了道路。对此,雅体企业新西之谜董事长刘晓坤在韩妆兴起前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1.韩国品牌缺乏稳定的核心优势

    刘晓坤认为,韩国品牌有自己的地缘优势,可以直接找韩国代工做品牌,也可以直接收购韩国小品牌。但“韩流”本身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趋势。“韩流”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对年轻消费者的文化影响也是暂时的。当趋势过去时,相当多的韩国品牌将走下坡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当时没有“萨德”之争的情况下,刘晓坤和公司管理层已经认为做韩国品牌比较冒险。

    另一方面,当大家都容易引入或成为韩国品牌时,成为韩国品牌的壁垒不够强,韩国品牌很难拥有“只有我”的优势. 刘晓坤表示,最初选择丹麦的和新西兰原装进口的新西兰奥秘,前期可能会有些累和辛苦,但门槛会更高。

    然而,当时的疲惫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短短几年时间,新西之谜拥有洛阳彩、遵义胶澳、广西汇智林等百强连锁的1000多家CS渠道网点。同时,刘晓坤还表示,2017年新西兰之谜的单品牌门店数量将扩大到50-100家。主渠道屈臣氏贡献了新西兰奥秘50%左右的销售额,品牌布局可以说非常完美。

    2.韩国品牌的价格体系乱成一团,玩不了

    从商业角度来看,刘晓坤也不看好韩国品牌:“韩国人没有系统,很乱。” 例如,韩国品牌的定价通常是 1:5 的倍数。如果要在中国市场给各级渠道足够的利润空间,就需要达到1:8的比例。这就要求品牌对价格有严格的控制。

    然而,韩国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太多,价格体系难以维持。刘晓坤说:“韩国品牌市场运作不够规范,对跨境电商、水货、假货等货源的管控也比较混乱,甚至本土品牌也可能比他们好在此刻。” 3. 耐压不足

    “韩国品牌在市场投入和营销传播方面仍存在不足,研发技术仍有提升空间。” 刘晓坤认为,韩国制造不代表高品质,只迎合时尚潮流。抗风险能力不足。

    目前来看,一旦“萨德”事件发生,中国对旅游和跨境电商实施合理限制,韩国品牌将立即受到很大影响。但萨德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本问题在于,当市场的容忍度降到最低时,韩国品牌的内部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三、规定不是针对韩国企业,韩国企业要靠自己脱困

    有传言说针对韩国化妆品企业的政策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先来分解一下韩国企业最近遇到麻烦的进口收货人备案制度:

    注册流程如下: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出口商的注册手续比较简单。只需要填写出口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就连卫生许可证号都不需要输入,即生效。

    进口产品收货人备案并非故意针对韩国化妆品企业。毕竟这个规定是在2016年8月公布的,从时间和范围上来说,新规定只是为了更好地监管市场上的进口产品。流动。另一方面,受访进口代理企业也表示,整个注册过程只用了3天时间,重要的是后期的维护工作。同时,该公司所代表的韩国品牌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在海关方面,被严格检查的进口产品不仅仅是韩国品牌,而严格的检查本身只是政府对进口产品实施规范管理的一个配套措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仍按照《中韩自贸协定》相关内容取消双方关税壁垒,可见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并未受到恶意打压。用刘晓坤的话来说,中国只是做出了没有针对性的合理“限制”。

    不过,仍有一些韩国中小企业和新产品仍感到压力很大。刘晓坤认为,这些中小品牌最终要靠品牌本身走出困境。“本质上,品牌在研发投入、营销策略、品牌建设等方面仍需努力。”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