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结束,累计意向交易5.7美元8.3亿美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累计意向交易5.7美元8.3 亿美元。 “沿线国家累计完成47.2亿美元有意交易。
首届进博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国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总展览面积为30万平方米。截至11月10日中午12点,共有80万人进入会场。
在为期6天的展会期间,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联合利华、汉高、花王等国际化妆品和日化巨头凭借服装和消费品领域的新品牌和新技术大赚一笔展区。眼球。
随着进博会的召开,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发展。因此,除了展出的琳琅满目产品外,我们还从40000平方米的展厅中窥见了最新的进口产品动向。
也许你在到达现场之前就充满了好奇。别着急,我们会用大图带你回到现场。往下看!
多个新品牌亮相谁的势头最猛?
在本届展会参展的日化企业中,法国欧莱雅集团以其近60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21个参展品牌吸引了大量参展商。
除了大展位面积和众多展品外,欧莱雅集团还在3天内向中国市场推出了3个新品牌,其中包括由贝克汉姆创立并管理的潮美社区品牌,该品牌首发并定位于电商渠道 与Cole Skin同笔收购的人气药妆Cole Skin( )将于明年通过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将是专注于皮肤的医疗护肤品牌Blanc Sh修复。
由此,欧莱雅集团将在男士和医用护肤品领域形成更加完整的品牌矩阵,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另一巨头联合利华在其个人护理领域也有不少“新面孔”。包括2017年以27亿美元收购母公司的韩国彩妆品牌AHC、针对有抗衰老需求的年轻女性推出的轻奢护肤品牌K-、英国第一护肤品牌、英国-去年收购的品牌。保健品牌Pukka Herbs等
“联合利华在变”,联合利华电商渠道负责人告诉我们,联合利华在全球拥有400多个品牌,但在中国市场,美妆和保健品是主要品类。符合当今的主流趋势。
联合利华此次参展的品牌大部分都是通过跨境采购进入中国市场,但同时兼具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的韩国护肤品牌K-不排除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未来的CS商店渠道。
有趣的是,我们还在医疗器械和医疗保健展区发现了彩妆品牌。它们是OGX、、、Dr. ,以及强生公司带来的高端婴儿沐浴露。护理品牌六大进口品牌。
其中,新品牌精选全球经验证有效的婴儿护理成分,包括首创的多效修护霜、舒缓按摩油、舒缓霜、滋养滋养润肤露和纯净平衡洗发沐浴露5样品产品,以及试水的首选电子商务渠道。
私人定制和试皮服务备受关注
今年的进博会,除了新品牌、新产品,还有多种新技术和智能设备亮相。
在欧莱雅彩妆品牌展示区,一台粉底液定制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机器通过专业仪器采集用户肤色后,可现场配制出对应色号、质地、遮瑕度的粉底液,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据悉,该产品从去年开始在意大利、美国和英国上市,欧莱雅也在努力将其引入中国。
此外,欧莱雅还展示了一款美妆镜,其虚拟试妆技术可以将不同化妆品的效果实时添加到摄像头拍摄的人脸画面中,实现一键换妆。另一个区域的自动化妆机可以准确识别模特的五官,实现精准上妆。
同样在日化中心,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携旗下知名品牌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禾妍、露露共同亮相,首次展示了定制化的物联网技术和3D打印技术在海外市场。面具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肌仪分析肤质和皮肤问题,现场匹配定制精华,最后根据顾客的三维面部图像,使用3D打印机现场定制面膜。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兰芝双色口红的“个性化”服务。自 2016 年推出以来, Duo 已在全球售出超过 370 万支。今年8月,这款双色口红“个人定制”服务在韩国首尔明洞兰芝门店首发。由色彩管理专家分析,从大约 700 种颜色组合中找到最匹配的客户肤色。为消费者带来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美容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品牌的创新定制技术外,我们还在花王的Curon品牌和强生的Dr.Ci: Labo的个人研究展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皮肤测试仪。
据了解,Dr.Ci: Labo 6D皮肤测试仪采用强生公司多年的医学护肤创新技术,由真皮皮肤检测区和保湿检测区组成。该仪器整合了30万真实用户的皮肤状况,首次将大数据处理与新零售相结合。用户测试仅需2分钟,即可获得10多页的全面皮肤诊断方案。同时,还配备有日本国家美容师资格认证和日本皮肤管理8年以上的专家协助解读报告。
结合Dr.Ci: Labo CRM皮肤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根据线下诊断结果随时随地在Dr.Ci: Labo上在线咨询日本护肤专家。 Dr.Ci:Labo 会继续保留皮肤报告。当用户进行第二次测试时,可以将最新的报告与之前的报告进行对比,以判断皮肤的改善情况。此次在进博会上展出后,消费者不仅可以到上海思南公馆的品牌体验中心进行体验,未来该仪器还可能在更多城市的Dr.Ci: Labo品牌旗舰店注册.
另一方面,Curon 表示,该品牌早前也推出了皮肤测试服务,但因消费者反应不佳而被撤回。如果未来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很大,Curel会考虑再次推出皮肤测试服务。
跨境采购成为外商投资集团的试金石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不少品牌和产品都采取了跨境采购的方式来试水中国市场。
我们在强生展区看到了在售的视黄醇系列产品,但还没有进入一般贸易。据强生公司负责人介绍,露得清曾以洁面产品为大众所熟知,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露得清的品牌印象依然存在。
事实上,在美国市场,露得清不仅是知名品牌,而且针对不同肤质拥有多个产品线。通过跨境贸易等方式,露得清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将海外爆款产品引入中国;而在中国市场成功试水的产品,将为品牌线下渠道SKU的选择等其他市场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参考。
联合利华和汉高也是如此。据悉,联合利华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来,仅引进了不到30个品牌。此次将通过跨境采购试水中国市场,根据消费者需求快速做出判断,做出最适合的产品。该品牌走近公众生活。
例如,集团旗下的美国沙龙洗发护发品牌在两个月前开设了海外旗舰店,现在可以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看到产品相关的评论和分享。
也许,一瓶均价200元左右的清洁用品,对于以前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但“由于喀什这样的高端洗护品牌有消费需求,我相信中国的中高端-终端清洁护理产品需求旺盛,市场空间不会小”,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汉高此次参展的瑞典、德国、意大利7个进口品牌,在身体、口腔护理和清洁三大品类中也属于中高端品牌。展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汉高的品牌进口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线下渠道布局以屈臣氏为主,但也在考虑与其品牌定位相匹配的渠道。接下来,汉高将推出更多高端日化产品,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汉高的好品牌,用好产品。
日本公司仍持谨慎态度,韩国妆容占主导地位
除了很多新产品和新技术,我们还在进博会上看到了很多有特色的日韩品牌和医疗护肤品牌。
虽然日本花王公司展出的4个化妆品品牌Curon、、KATE、都是“老面孔”,但新推出的iP Tutai美容液和的现场演讲,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品牌在近距离。此外,今年正式宣布代言歌手田馥甄,本月1日KATE代言人彭于晏刚刚签约,双方都在加深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
此外,在服装及消费品展厅,我们还看到了多个“小而美”的展位,视觉冲击力强,场景感十足。
有趣的是,我们还在医疗器械和医疗保健展区发现了乐敦制药旗下的 6 个化妆品品牌。不难发现,这些品牌都是“网红”产品,但或许是因为太低调,展区位置比较偏僻,了解的人并不多。
最后,除了众多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品牌外,不少中资进口产品也惊喜亮相进博会。
2017年被上海家化收购的母婴喂养品牌唐美星在进博会上带来了两款拥有多项创新技术的明星产品:奶瓶和抗胀气温敏抗胀气奶瓶。数据显示,Tommy Star已经占据了英国婴儿用品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该品类的No.1品牌。
此外,宏道旗下的东京、Ms.Su、澳洲的HOLA Hera、等品牌也参加了本届进博会。
其中,受商务部邀请参展的澳亚集团将原汁原味的澳洲风味搬上现场,再现了格兰玛·弗兰、赫拉、 Hera Baby 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 , 澳大利亚馆因为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前来签到和合影而登上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