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东大日化创始人孙树贵:远见则现行是中国化妆品店领域的旗帜人物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5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依然无利可图,累计亏损数百万。但近五年来,东大日化创始人孙树贵从未放弃,甚至一度想将天猫店升级为旗舰店。

    2013:愿景就在眼前

    孙树贵是中国化妆品店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让他成功的不仅是时代的机遇,更在于他在每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所展现的远见和勇气。五年前决定涉足网上的那一刻,孙树贵就想得很清楚:不管怎样,化妆品店一定要上线。这是未来的趋势,不可逆转。

    五年前的2013年,孙树贵的想法不同寻常。当时,广大化妆品店主正处于电商的无限愤怒之中,更多的人认为是马云偷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客流和利润。

    于是,2013年双十一前夕,不少化妆品店老板忙着抵制品牌做线上双十一促销。许多在美妆店渠道成长起来的品牌,迫于压力不得不退出当年的双十一。

    在当时,这样的成绩被很多化妆品店老板认为是巨大的胜利。由于工作繁忙,最后,事情似乎顺其自然。

    2013年双十一前夕,孙树贵也很忙。但他并没有过多关注哪些合作品牌准备在双十一打折。他正忙着在天猫开设东大日化网店。在他看来,与其被动抵制电商的冲击,还不如尽快获得电商带来的红利:“在化妆品领域,肯定有电商这块蛋糕。商业,只是份额多少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未来,我一定要分一杯羹。”

    孙树贵并不是第一个涉足化妆品网店的人。屈臣氏比孙树贵早。

    早在2011年底,屈臣氏就入驻了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这家网店恰好是屈臣氏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1001家店。这个数字似乎充满了新的起点。闻。而屈臣氏也是这么认为的:向媒体宣布,从即日起,屈臣氏将全力打造健康美容零售行业全新的线上销售模式。

    接下来的几年,屈臣氏开始全面接入互联网:2012年底,屈臣氏推出掌上网店; 2013年,屈臣氏官方商城上线;同年,屈臣氏进军京东和亚马逊。

    2014-2017:探索与黎明

    对于有远见的开拓者来说,这不会一帆风顺。在处女地这样的新市场,克服障碍是必修课。

    2013年后的三四年,无论是屈臣氏还是东大日化,其线上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在屈臣氏的时候,运营重心还在线下。线上,重在布局而非运营。存在的问题是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没有协同运作,甚至出现了线上打折、线下不知情的尴尬局面。

    对于东大日化线上的困境,孙树贵认为,本质是思维的不同,“线上和线下店铺的运营思维不同,我们对天猫的思维也不是很清楚。按照线下店,肯定不好。”

    他以选店为例,“线下店铺可以放3000个SKU,每个SKU都可能被消费者看到,而线上店铺只能展示300个SKU,因为消费者最多看前面。 100 页产品,再也不想翻了。”

    从2014年到2017年,虽然屈臣氏、东大日华为代表的先行者在线上发展遇到障碍,但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店从业者不再将电商视为洪水猛兽,不再提天猫,他咬牙切齿,甚至骂街。因为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让大家逐年逐渐认识到,电商风潮势不可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阿里每年双十一血腥的销售数据。 2014年,天猫双11交易额达到571亿,是三年前的十倍以上;三年后的2017年,天猫双11交易额达到1682亿,几乎是三年的三倍。前进。

    从2013年开始的三四年里,屈臣氏和东大日化一直在探索破局之道,更多的化妆品店也开始入局,尤其是在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之后。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年度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他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商,只有新零售。这意味着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起来,打造真正的新零售。线下企业必须上线,线上企业必须走线下,线上线下加现代物流,真正创造新零售。”

    因此,天猫加速了与化妆品店的整合。在“新零售”提出前一个月,天猫就成功引进了全球高端化妆品店标杆丝芙兰。 2017年,天猫成功邀请中国高端化妆品代表企业之一的燕丽入驻。

    2017年11月11日,屈臣氏第六次参加天猫双十一。经过六年多的适应和磨合,屈臣氏天猫旗舰店终于迎来业绩的大幅提升。

    今年,在中国的化妆品店里,很少有人听到骂马云的声音,更多的店主已经上线或正在思考如何上线。化妆品店和天猫经过多年的对峙,终于看到了和解的曙光。这或许是必然的结局: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2018:对话与融合

    随着新零售理念的普及和新零售实践的如火如荼,线上线下的对立逐渐化解,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化妆品店和天猫需要对话。

    2018年8月20日,在品冠和OIB.CHINA的联合组织下,18家化妆品店主齐聚杭州阿里巴巴总部,与天猫共商新零售、智慧门店和门店运营。谈判,为双方寻找双赢点。在这18家化妆品店老板中,有成名的行业领军人物,也有创业短短几年的年轻人。

    在三个小时的会面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化妆品店和天猫,即使经过多年的爱恨交加,对彼此也有很深的了解,但当他们真正交谈时,很多时候还是没有谈过。渠道。融合之路远未修复。

    在不同商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惯性逻辑在三个小时的对话中剧烈碰撞。比如关于“分流”的分歧;比如对“客户信息”的担忧。

    会议期间,天猫小二在介绍了流量入口后,邀请与会者提问。一位店主立即问道:“你会指导我们吗?”天猫小二无言以对,于是又将流量入口的内容简化了一遍。天猫小二认为流量和其他所有服务都需要等价交换;但店主认为应该购买流量和许多新技术或服务作为奖励。

    更大的分歧点是“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在很多化妆品店主的认知中,天猫与线下的合作,就是为了窃取店铺的客户信息数据,这也是很多化妆品店反对与天猫合作的最重要原因。

    天猫美妆总监季云解释说,天猫需要门店数据主要是为了建立门店目标消费者画像。匹配、搜索店内其他相似的消费者,然后通过促销将他们吸引到店内。

    但这种解释并没有说服所有与会者。

    会议地点

    虽然化妆品店和天猫经历了5年以上从对抗到融合的又爱又恨的过程,但仍无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互信。

    三个小时后,有人觉得应该赶紧跟进;有人说时机不成熟;其他人认为网上发生的事情太离谱了。

    就像历史上许多最重要的时刻一样,它们默默地逝去。 2018年8月20日下午,化妆品店与天猫的首次有组织的对话,或许也将被埋葬在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历史中。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人会意识到,那天下午是化妆品零售线上线下大融合的开始。这是化妆品专卖店发展的又一亮点。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结束

    9月18日,仅仅28天后,参加杭州对话的四川化妆品店“算苗”在天猫开设旗舰店。预计今年年底,娇兰美妆、青岛金王彩妆精选、天美联盟三大连锁店入驻天猫。

    同样参加杭州对话的孙树贵在会后谦虚地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开东大天猫店的可能。但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东大天猫店的运营团队已经越来越成熟:从最初的“懂产品不懂电商”,到“懂电商不懂产品”,再到“懂电商”再次“产品和电子商务”。

    就连屈臣氏也是在进军天猫第六年才开始摸索电商之路;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

    古语有云:生姜还是老辣。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